朱金华老师作品欣赏

刘清勇(木兮)

<p>&nbsp;&nbsp; 朱金华老师是什邡这块富庶土地培育出来的画家、艺术家,他的影响从什邡扩散到全川,扩散到全国,甚至他的画在国外多有展出而名声不小。朱老师十分谦和,为人低调,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既根植传统,又力求创新,他在国内权威美术期刊《美术》杂志上,发表过五篇美术论文,阐述自己的见解,在许多大展中得过大奖,是一个并不多见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朱老师为了创作一幅反映人民教师辛勤工作的油画,他寻找了很久都没找到适合的模特,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相貌十分端庄,朱老师认定她就是自己一直苦苦寻找的那个人!朱老师上前攀谈,十分巧的是她正是一位教师,刚退休不久。朱老师于是请她做模特,画了一些速写,拍了一些照片,据此创作出油画《蜡炬》,在1982年四川省职工美展中荣获三等奖。载誉归来,朱老师决定将这幅获奖画作送给画中主人,然而十分遗憾,这位在教坛耕耘一生的老人己溘然离世。打听不到这位老人的家属,朱老师便把《蜡炬》放到城市最热闹的街边铺面里,相信总有一天这位老师的亲戚会有人看到。果然不出所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位老师的丈夫老张老师看到了自己妻子的画像,最后这幅画便成了他家的传家宝……</p> <p>  2011年,朱老师辞别居住了45年的什邡,到杭州居住。作为第二故乡,难舍什邡的土地和友人,临别时他写了一首诗:“离别堪比相见难,辗转反侧不能眠,此去杭州五千里,不知何时能相见?”要能天天见到什邡的土地和树木,惟有露台上的花卉,便专门租了一辆大卡车把露台上大大小小的几十盆装满泥土的花卉拉到杭州去,他要在异地他乡种植对什邡的牵肠挂肚,种植氤氲于心的满满情怀。每年各种花开的时候,朱老师都会在朋友圈晒出一些照片,有一次他写道: 什邡的泥土开出的花真美真香啊,让人情绪难以平复……</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朱金华老师虽然远离了什邡,但他的心始终牵挂着曾经一笔一刀画过的什邡的山山水水,田野村庄,大街小巷,牵挂着新朋旧友,他每年都要携夫人回到什邡,到处走走看看;平时通过微信指导什邡美术界的后生晚辈,他创作出新作也首先发给什邡的朋友,让大家分享他的快乐。朱老师,真真切切蠃得了大家广泛的尊重和敬仰。</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好了,让我们来欣赏一组朱老师的精美作品吧。看一看朱老师的画,尤其是风景和风情画,是不是每一幅都倾注着对什邡、对川西坝子浓浓的乡愁和千千情结?</p> <p>1974年 《下午的田野》油画纸写生 11.7x15.7cm</p> <p>1974年 《什邡高登寺旁的洗衣妇》 油画纸写生 纸板12.8x15.2cm</p> <p>1974年11月 《什邡罗汉寺大门》 油画纸写生 21x15.8cm</p> <p>1975年6月1日 《打麦场上》纸板油画写生 19.8x27.2cm。</p> <p>1989年5月 《农家》油画写生 35x75cm</p> <p>1989年6月 《烟乡》之二 油画写生 35x75cm.</p> <p>2008年10月 《国殇贰零零捌》之《溪畔》布面油画 50x60cm</p> <p>2011年7月24日 《蜀水荷乡》》布面油画 50x60cm</p> <p>2011年4月 《国殇贰零零捌》之《蓥华山依然举起》布面油画 80x100cm</p> <p>2004.年 《千钧一发》油画 入选四川省美展</p> <p>2010年 《孟夏 芒种》水彩画 79x105cm</p> <p>2009年5月 朱金华老师主笔与多位画家合作 油画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2009年“四川画家512地震周年祭美术作品展”优秀奖。</p> <p>1991年 《十五月明》水彩画 51x35.5cm</p> <p>1992年 《故乡那片桦林》故土之三十六 水彩画 37cm×28cm</p> <p>《中秋雨》 水彩画 39.1cm×59.8cm</p><p>2021年4月12日,莫斯科“观:中国当代艺术展”</p> <p>2014年《古道》 油画 60x90cm</p> <p>2014年 《上塘河畔小路的傍晚》油画 50x60cm</p> <p>2015年 《古堡斜阳》 油画 50x60cm</p> <p>2016年 《塘栖子夜》油画 102x66cm</p> <p>2019年 《西溪湿地的雪霁》50x80cm 获2019美国艺术大奖赛三等奖。</p> <p>2020年 静态 布面油彩 66cm×56c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