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缘

萍水相逢

<p class="ql-block">  生在茶乡长在茶乡的我,对于普洱茶,不仅是打小耳濡目染的一门营生,更是对它有着特殊的喜爱之情。</p> <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第一次对普洱茶的深入了解,是93年在思茅市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普洱茶叶节”,普洱县设分会场。回忆起当初的情景,虽然那时经济落后、物资匮乏,但那次茶叶节办得格外的盛大、隆重。各种大型文艺演出此起彼伏,大街小巷彩旗飘扬,哈尼人民穿上节日的盛装,跳起三跺脚,载歌载舞,人声鼎沸,热闹非凡。100多名茶乡姑娘,手摇簸箕翩翩起舞,诗画般地再现了茶农们采茶制茶的摇曳风姿,令人目不暇接。茶艺队还向中外宾客表演了民族传统茶艺。勤劳善良的哈尼人民,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  普洱茶的疯狂大炒作,还得从2005年4月这届茶叶节说起,届时组织了一次成功的营销活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即“马帮茶道·瑞贡京城”。这是普洱茶第一次在全国范围的大规模营销活动。从那以后,普洱茶瞬间红遍祖国大江南北,各大山头茶叶坐地起价,普洱茶店大街小巷遍地开花,很多人盲目跟风炒作,瞬间把普洱茶推上风口浪尖。</p> <p class="ql-block">  2007年,在普洱历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经国务院批准,思茅市正式更名为普洱市。这一更名不仅是对历史的回归,也是为了重振普洱茶的雄风。当时我大姐已是从事茶行业多年的老茶人,诚信经营,匠心制茶的她,借着普洱茶大潮也淘了一桶金,便试着说服我跟着学茶。看到身边朋友靠着茶富了起来,我心动了,于是便跟着学习识茶,认茶,品茶。可能是当时年轻太过心浮气躁,也有可能缘分不到,静不下心来喝茶,最终放弃了!这是我第二次与普洱茶的完美错过。当然,经过短暂的辉煌,至2007年下半年,普洱茶的价格经历了一次断崖式的下跌,从“凡是压成饼的”都能赚钱,变成了“堆在仓库里没人要”的赔钱货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发生,整个市场陷入了崩盘的绝境,也让很多狂热的从业者瞬间清醒。</p> <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一晃到了2017年,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我,面临高额的门面租金和电商冲击,只能选择转型。再三考虑之后我开了一家民宿。于是我在民宿小院里打造了一间温馨的“逸境””茶室,从此开始精心习茶。</p> <p class="ql-block">  习茶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追求的是雅致,是一种感觉一种意境。慢慢的你会悟出,喝茶是一种心情,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静想。当你品到一款心仪的好茶时,茶汤里有一股神奇的力量穿透五脏六腑,让身体瞬间通透,喉韵深厚绵长,可谓是妙不可言。人生像极了茶,用爱去浸泡,用心去品味,芳香,清新,淡雅。</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前世500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茶席间的萍水相遇,品茗相知,一定是千年的等待……两次擦肩而过,换来一生的挚爱,我想这就是我与茶结下的不解之缘!我的普洱茶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