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2021.4.21</p><p class="ql-block">地点:萧山河上镇</p> <p class="ql-block">河上镇是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下辖的一个镇。位于萧山区南部距离萧山城区26公里,地处萧山、诸暨、富阳三市区交界地带,唐代开始就形成集市。</p> <p class="ql-block">河上镇的牌坊展示在前方</p> <p class="ql-block">显眼的徐同泰广场站</p> <p class="ql-block">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打完卡</p> <p class="ql-block">河上老街其实并不大,徐同泰官酱园就占了很大的门头。“百年官酱园”的美名遍布国内外。</p> 酱园 <p class="ql-block">酱园现状及企业文化</p> <p class="ql-block">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正因为有这些调味剂的存在,才使得人生这份大菜单变得更加鲜活和多滋多味。萧山作为一座拥有八千年历史的城市,底蕴深厚,文化源远流长,在千百年的岁月中,沉淀了许多独属于萧山人的风味记忆,此次萧山之行,除了细品萧山的自然人文景观,还邂逅了这样一个地方,它承包了萧山人的全部味蕾,成了萧山人钟爱的独家味道。</p> <p class="ql-block">“问药胡庆余,润味徐同泰”。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而句中的所指的徐同泰,正是位于杭州萧山的徐同泰酱厂,这是一个拥有140年历史的老字号酱料生产企业,如今成了澳门豆捞的御用酱油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的老技艺都定格在了人们的记忆中,逐渐销声匿迹,然而徐同泰的古法酿酱技艺,却被完好无损的传承下来,在生生不息的岁月中发扬光大,不断丰富萧山人的味蕾,更成了本地人心目中的王牌酱料。</p> <p class="ql-block">来到徐同泰酱厂,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白墙黛瓦的门楼,门楼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正上方的青砖上,“徐同泰”三个大字惹人注目,四周没有花哨的雕刻,也没有浓墨重彩的底色,一股股真挚而质朴的匠心精神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肃然起敬。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门口的左侧摆放着一口偌大的石缸,上面盖着三角尖顶盖子,看着朴实无华,但却显得有些生动可爱,让人忍不住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徘徊在酱厂中,可以看到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景观,比如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石柱建筑,灰白的前面上,再现了徐同泰人制作酱油的过程,一字一句都在向游人传递匠心精神。一侧的围墙上,生动描绘了徐同泰酱厂的分布图,一道道工序清晰可见,绘声绘色,诉说着属于这个百年老字号的独家记忆。</p> <p class="ql-block">园内陈列着酱油的制作方法和工具,还有大大小小的罐子,码得整整齐齐,甚是可爱。</p> 酱园历史 <p class="ql-block">园内不仅仅是陈列,还在酿造酱油,空气中处处弥漫着酱油香,河上老街,真是我见过最朴素而有生活气的老街。</p> 尚书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书房就在酱园边上,不细看很难发现。这是一家比较惊喜的书店,窝在阁楼一角。因为光线比较昏暗,分外有种</span><b style="color: rgb(60, 60, 61);">年代感和幽深</b><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的味道。</span></p> 河上老街 <p class="ql-block">井泉街</p> <p class="ql-block">惠民街</p> <p class="ql-block">河上老街不同于其他老街,这里人气不旺,店铺少量。但家家挂着红灯,还保留着农村最原始的样子。他们的生活如晒干的玉米、丛生的杂草、拴着的猎狗冲你“汪汪”叫。就连锈迹斑斑的铁门和哪家烧来的柴火香都真实地充斥在街道上。</p> 凤凰坞 <p class="ql-block">沿着一条有标线的游道,步行到凤凰坞</p> <p class="ql-block">一颗有700年树龄的银杏树。</p> <p class="ql-block">它是凤凰坞的像征</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有抗战烈士雕塑和名录</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是萧山不动产文物单位</p> <p class="ql-block">民众重新修建</p> <p class="ql-block">施耐庵在文昌阁写《水浒传》的。他(1296年—1370年),名耳,又名肇(zhao)瑞、彦端,字子安,号耐庵,或称“钱塘施耐庵”。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出生于兴化县白驹场(今属于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一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赞扬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施耐庵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p> <p class="ql-block">游客中心和村委会</p> <p class="ql-block">正谊堂是老年活动中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关于岩将庙及岩将老太</b></p><p class="ql-block"><b> 在楼塔镇管村、河上、凤坞一带,岩将老太的故事流传很广,且三地原来都建有岩将庙。在管村的纪贤山还有乾隆年间重修的岩将老太墓。将庙在过去香火一直很旺,信奉者甚众。记得幼时岁终谢神,大人们必在祭祖前先祭岩将老太,现终于重建竣工,将来或许有可能将其与岩上汤团庙、镜台山许询幽居地元度岩、仙人洞等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现就一些志乘史料略加整理如下: </b></p><p class="ql-block"><b> 康熙以前的《萧山县志》均无岩将庙的记载。乾隆十六年(1751)《萧山县志》载:“岩将庙在凤凰坞,唐时建(应是后唐)。国朝雍正九年土民又建行宫于河上镇。邑人章钰《传略》:大尉管姓,后唐人,不详其名氏,世居邑南之管城。兄弟三人,刚方岸异,不畏强御,其舅氏董戈行十五,亦任力喜侠……事闻,诸朝赠大尉,又赠惠民侯,立祠祠,并祀四公在凤凰山右。灵爽不渝毫发,历今显赫焉。”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有关岩将庙及岩将老太的文字记载。它说明了:岩将老太姓管,是管城(今楼塔镇管村)人,但不知其具体名字。岩将老太的事迹出自邑人章钰的记载。这位章钰就是首次主持管村正式辑谱的梅溪公,字其相,曾任萧山儒学训导。其次是乾隆二十年(1755)修的管村《萧山章氏家谱》载:“迴龙庵在溪岸而当村口有关锁迴抱之象义,所以取诸迴龙也,中供岩将老太像,有田亩作庵产。”可见最迟在乾隆二十年前,管村作为岩将故里也建有岩将庙。再后来的《越中杂识》所载岩将庙内容与《萧山县志》基本一致。但将凤凰山误为县东三十里(今衙前镇)的凤凰山。</b></p><p class="ql-block"><b> 凤凰坞的岩将庙最近一次重建是嘉庆廿四年,由黄元明、朱毓秀、董启奎等募资,并于光绪十八年增建戏台,抗战时被毁。有说凤凰坞有岩将庙是因为其舅姓董是凤凰坞人,这是牵强附会。凤凰坞董姓始祖董得用(小九太公)是元至正六年(1346)才由萧山党耆(今戴村上董)入赘于斯,与岩将老太生活的后唐相差四百余年。凤凰坞最早有岩将庙是因为“立祠祠,并祀四公在凤凰山右”。现凤坞村东南面,河上干坑桥北面的山仍叫“凤翅膀”。《浙江古今地名字典》载:“凤凰坞,村名,在萧山市区西南27公里。属河上镇,以村傍凤凰山得名。”</b></p><p class="ql-block"><b> 河上镇的岩将庙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民国《萧山县志稿》称嘉庆七年(1802)邑人朱静远、孙良臣、俞成德、俞仁美、傅九韶、傅名扬、章佩玉、章君彩等各舍基地。十八年造正殿门厅各五楹、两旁侧楼十楹,中有演台。道光十七年(1837)增建后殿。“这是规模最宏伟,构造最考究的岩将庙。可惜在民国三十三年(1944)毁于日人之手(章建明)</b></p><p class="ql-block">(扎自网络)后来民众筹款修建</p> <p class="ql-block">岩将庙</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广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凤坞村诞生了中国首个民间筹资共建的</span><b style="color: rgb(60, 60, 61);">萧山抗战纪念馆</b><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和</span><b style="color: rgb(60, 60, 61);">中美合作抗战纪念馆</b><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它们不仅成为浙东抗战历史的展示窗口,还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萧山抗战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70多年前,作为浙东抗日的主战场,萧山也是日军在浙江最早实施细菌战的地区。而河上镇是萧山抗战的指挥中心,抗战时期,萧山县政府曾三次迁入隐秘在大山中的河上凤坞。去年,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经过前期民间的爱心捐助和政府扶持,萧山抗战纪念馆于2016年9月初正式开馆。</p> <p class="ql-block">凤坞村的文昌阁、岩将庙两处名胜古迹当时都被炸毁,还有萧山县政府的办公用房30余间民房被日军烧毁,数十名无辜的百姓惨遭日军枪杀,这些历史都要陈列在抗战纪念馆,让后人铭记。”直至今日,在凤坞村的巍巍青山上,还安葬着几位新四军的战士。</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投弹地</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日寇集中扫荡之地,这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我们怎么能忘记?长达8年的艰苦抗战中,萧山的军民从未放弃抵抗,这些都要讲给我们的后一代人听”,</p> <p class="ql-block">2017年1月,中美合作抗战纪念馆正式开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美合作抗战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抗战图片墙</p> <p class="ql-block">一幢萧山抗战纪念馆,记录了萧山的抗战历史;一幢中美合作抗战纪念馆,讲述了飞虎队队员和小村庄的故事。这两座纪念馆,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偏僻的河上镇凤凰坞村,都靠众筹建成</p> 原萧山中心小学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凤凰坞村,一片祥和。路边的一面子弹墙上,还留着抗战时枪林弹雨的痕迹。现代生活和乡村历史,在凤凰坞交织、融合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不管是有130年历史的</span><b style="color: rgb(60, 60, 61);">徐同泰酱园</b><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还是</span><b style="color: rgb(60, 60, 61);">抗战</b><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时期保存下来的纪念馆,还是各种</span><b style="color: rgb(60, 60, 61);">民间艺术</b><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的的留存,都让河上变得意义非凡。怱忽地走了一圈,刚到下班时间,纪念馆沒有参观,外围了解一下,如有不当请指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