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爱读书的老爸

博采众长

<h3>  老家在农村,藏书颇多。多以工具书、古文书为主,铜制版、线装书亦占据了一定比例。拥有全套中外文学名著。</h3><h3><br></h3><h3> 简要说说这些书的主人,我的老爸。他是一位博览群书、爱动脑筋、擅于写作研究的人。近300篇论文,题材广泛,涉及古今中外,分别发表在《古汉语研究》、《敦煌研究》、《文史知识》、《中国语文》、《中学语文教学》、《语文知识》、《咬文嚼字》、大学学刊和诸多报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分别被收录到文献、辞源或学术著作中。</h3><h3><br></h3><h3> 小时候的他,受我祖父的熏陶,耳濡目染了许多医书。上学后学习成绩优异,小学、初中连续跳级,在方圆几十里绝无仅有;从小学到高中各门学科几乎全满分,至今家中仍保留着一份姜堰中学高中三年的成绩单,除一门课有一次考了99分外,其余全满分。</h3><h3><br></h3><h3> 他成绩虽然优异,怎奈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吃尽了成分的苦头,差一点被剥夺读书的权利(能写一本书)。他没有被冷漠、歧视、迫害所击垮,克服缺衣少食、经济拮据等重重困难,逆境中求知识谋生存。</h3><h3><br></h3><h3> 几十年如一日,他以书为友,每到一处第一站必是逛新华书店、古籍书店,挑选心仪的书籍。热爱旅行,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最热衷的就是买一份地图,说一图在手,走到哪都不会迷失方向、最在意的就是各地风俗文化,说高楼大厦处处有,文化积淀才是一个地方的灵魂。必须用心积累,注意甄别提炼,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虽不敢说是走万里路读万卷书,但却有异曲同工处。</h3><h3><br></h3><h3> 在物欲横流的时下,他淡泊名利,闲时在家院种花、嫁接果树、帮忙农活,弹弹琴琴(有点象吉他),拉拉手风琴,吹吹笛子,过着田园般的生活。兴致高时,对弈几局象棋,写上几幅毛笔字。静时伏案疾书,陶醉其中。</h3><h3><br></h3><h3> 所写文章我看过一些,因专业性较强,有些似懂非懂。</h3><h3><br></h3><h3> 这些年,他辅导外甥考上了北大硕博联读,主动帮某知名教授解决了考证无解难题,帮某211特聘教授解决了敦煌学的一些研究瓶颈;应邀帮助某985、211大学研究所所长修改其博士论文近百处,其导师和该博士生联名写信致谢。惊叹:万没有想到在这偏僻的乡村还隐藏着您这样一位博古通今的高人……</h3><h3><br></h3><h3> 酒香不怕巷子深,文好自有识货人。</h3><h3><br></h3><h3> 他勤于笔耕,寄出的文章几乎没有什么修改,少则几百字,多则上万字,尤其是一些报纸更是经常整版刊发。</h3><h3><br></h3><h3> 他以文结友,赢得了不少同行的关注和敬重。如南方某有影响力的报社总编直接致信期待他出更多的精品;如麻省理工学院的麻醉教授邀他长谈;再如苏州某私营企业老板也酷爱研究历史文学,读了他的文章后,找到编辑部索来电话和住址,不远数百公里驱车到我家当面解惑,从此成为文友。</h3><h3><br></h3><h3> 他治学严谨,站在知识的至高点上,不迷信权威,有错必纠,眼中容不得一粒沙。</h3><h3><br></h3><h3> 有两件事印象较深。某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写了一首诗,在原稿中改动了一笔,他发现中央政策研究室某知名学者和已故领导人秘书考证理解有误,于是引经据典,用大量无可辩驳的史料抒发己见,得到学术界认同。某省市文联副主席在某报上发表文章,将一带一路地理位置划分错误,他又一次以大量史实考证,发文纠错。他说,一带一路是举世瞩目的大事,如果犯常识性错误会贻笑大方。</h3><h3><br></h3><h3> 理不说不清,文不辩不明,学术若无争鸣尤如一坛死水。有时也有专家、学者就某一观点、某一论述提出商榷,他从不畏惧质疑和挑战,总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和无可辨驳的史实使对方心悦诚服。</h3><h3><br></h3><h3> 他爱好广泛,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参加知识各类竞赛答题获一、二等奖无数;参加乒乓球、象棋赛,获市、单位冠军。家里的果树嫁接全他承包,家里的门窗家俱全他油漆(在我眼里水平一般,但为了他的兴趣只好认了)。</h3><h3><br></h3><h3> 老爸有三怪:第一怪平时我们若与他谈买房、购车、换家电,他要么一言不发,要么劝你不要整天想着追求物质享受,气氛尴尬,很难深入下去,更别想他掏一分钱。若是谈论时政、学术、读书、孩子上学等方面的话题,他则滔滔不绝,通宵达旦也乐此不疲。学习上遇到需要花钱,他会什么话也不说,掏腰包速度比高铁提速还快。</h3><h3><br></h3><h3> 第二怪:不吹空调不骑电动车。楼上楼下就只有一个空调,还是因为住惯了暖气房的我们今年春节回家,老弟直斩不奏临时买的。这么多年无论冬天多冷夏天多热,他从不吹空调,夏天连电风扇都很少开,他说家里房子空间大,冬暖夏凉。夏天井水冲凉,冬天只穿条薄薄的棉毛裤,几乎不穿棉袄和羽绒服,喜欢睡硬板床。家里没有电瓶车,每次出行都是骑着他的二八大杠。骑车、走路腰杆笔挺,且速度特快,一般年轻人绝对不是他的对手。总之我是甘拜下风。</h3><h3><br></h3><h3> 第三怪:不配手机、很少看电视。我们多次想送他一个手机却不肯要。还说了一堆手机的不是,这肯定是许多现代人不能接受的。截至今日家中的电视还是十四英吋的老款,通常情况下他只收看2个节目,一是天气预报,二是延边族歌舞。偶尔会看些欧美足球、篮球比赛。由于他爱看报,爱听收音机,国内外大事比我们还清楚,一点也不out.<br></h3><h3><br></h3><h3> 其实关于老爸的话题太多太多了,例如能成篇背诵诗词古文;应邀担任中学语文课本校注工作20余年;所有文稿全是手写;投稿从不联系编辑,并在每篇稿件后注明:文稿若无采用价值,请直接撕毁,不必退稿;一些协会邀他加入,他总是婉言谢绝,为的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曾应邀参加敦煌研究年会,敦煌研究100周年出书三卷,他是唯一一位普通的作者,其余均为大学教授或研究机构的研究员……</h3><h3><br></h3><h3> 总之,老爸在我眼中就是一个既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h3> <h3><font color="#39b54a">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知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lt;劝学篇&gt;</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一高尔基</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font></h3> <h3>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h3> <h3><font color="#39b54a">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宋)朱熹</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font></h3> <h3>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h3> <h3>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h3> <h3>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高尔基</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论文片断</span></p> <h3>编辑部寄回的部分发表作品</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家中藏书暂拍一小角<br></b><b>谢谢您的光临<br></b><b>祝友开心快乐</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