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逛扬州古城老街旧巷(151)汶河北路

闲庭信步(郑启伟)

<p class="ql-block"><b>汶河北路</b></p><p class="ql-block"> 位于扬州古城西部南北直道,南至文昌中路文昌阁广场,与汶河南路相接;北至盐阜西路,与北门外街相接。街道长604米,宽65米,沥青路面。汶河路系古城1959年为庆祝建国10周年,填平汶河而建成的又一条南北道路,1964年到1969年汶河路进行了较大改造。1992年4月至1993年6月,汶河北路进行拓宽改造,由20多米宽的主干道 、10多米辅助干道和40米宽的街心花园组成。</p><p class="ql-block"> 汶河经文昌阁往北并不是直行,而是往西北方向偏至四望亭,河的东岸分别是院大街和北门街。汶河北路就是由这两条街道拓宽拉直而成。院大街在盐院署西侧,原名院西大街,南接南门街,北至大东门街,与北门街相连。北门街南接大东门街,与院大街相接;北至盐阜西路,与北门外街相对。唐代北门街通蜀冈衙城,宋代随城池改建缩短至漕河路一线,明代缩至盐阜路一线,清代扬州南北门街已不再直接相连,被院西大街和三元街间隔。这也印证了扬州城因历次兵荒战乱不断南缩、变迁的历史。院大街和北门街旧时也是比较热闹繁华的商业街,沿街商铺林立。民国时期,院大街有结安理发店、和丰五金电料商店、同和兴洗染坊和刘实岁开办的仁慈医院等。解放后院大街东侧南端有饺面馆、理发店、三元浴室(后更名淮海浴室)等,中段向东至院东街是两淮盐漕察院(简称两淮盐院,也称皇宫),北端多为小副食品店、小百货店、小日杂店。院大街南端的30—1号解放后开辟为工人文化宫,现扩为文昌广场(今属汶河南路);中段的皇宫改建为新华中学,南大门前的东西巷道命名为“皇宫”;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搬迁后,原址沿街建起了“皇宫广场”和商业楼群,教学楼和操场改建为皇宫住宅小区。北门街清末时期有张顺兴豆食店、顺兴源饼面店等,民国时期有源泰南货店、孔德兴洗染店、源丰酱园等。解放前后已开始萧条,后来店铺演变为民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汶河北路西侧兴建起扬州工艺厂、扬州绣品厂,九十年代后街道两侧先后竖起天地大酒店、奥力威大厦、开发大厦在、万家福商场、工商银行大楼、蓝天大厦、交通银行大楼等多幢楼群。至2019年秋季,据个人不完全统计,汶河北路商业店铺约有75家。其中商场酒店有11家,占14 .7%。</p> <p class="ql-block">  汶河北路由南向北,东侧的巷道、商铺有: 1号万家福商城及停车场,肯德基,皇宫,3号麦当劳,优嘉零食铺子,乡作茶坊茶壶,悦课(扬州乐课培训中心有限公司),扬州市广陵区新东方教育培训中心,高视眼镜,vivo,华为手机,中国移动环球手机连锁,皇宫广场(和颐酒店),上元教育,澜亭精品酒店,方通教育,淘宝地中城老鼠街,悦课四望亭店,扬州市广陵区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扬州市侨联、扬州市老科技工作者之家),31号罗森便利店,优品百货,扬州智航线培训中心、扬州市苏扬职业培训学校,豪客来牛排,来伊粉,都可,中国移动环球手机连锁,大东门街,江苏银行甘泉支行,45号四望亭大药房,温尔缦中老年分步鞋,水手KTV(弘智教育),47号常青藤食品,老俩口蛋炒饭,吴氏酒业,扬州市广陵区文化和旅游局,正谊巷,61号蓝天门诊部,江苏省水文资源勘测局扬州分局、江苏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扬州分中心,5G智慧生活馆汶河北路营业厅,水井巷停车场通道,君临天下国际会所,食为天文昌店,汉庭酒店,威步足道,文昌公馆,智选假日酒店等。</p><p class="ql-block"> 汶河北路由南向北,西侧的巷道、商铺有:2号交通银行,交银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行,社会保障卡服务中心,12号阿姨奶茶,最终幻想文昌店,丹阳眼镜文昌旗舰店,至中小街通道,工行自助银行,18号建卫监理,扬州市中国旅行社,足博仁,丹阳时尚眼镜直通车,如果享水果冷饮,雨洁足浴养生馆,至中小街通道,景和宾馆,华瑞堡苏果便利店,花筑九月精品酒店,必香居,BIXIANGJU,华建地产,四望亭,国大药房大德生文昌中心店,信隆典当,36号头桥排骨,中国国旅(江苏)扬州分公司,羊绒大衣工厂直销店,同程旅游,兆荣超市,38号全季酒店,驼岭巷(扬州八怪纪念馆),42号江苏省糖烟酒总公司,木香宝阁,蒙羊羊汤馆,宏泰烟酒,42号玉蜻蜓雅致酒店,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46号蓝天国际旅行社,肯德基,威步足道,如家酒店通道,君亭酒店停车场,君亭酒店,韦博国际英语,万江隆便利店,58号家和豆浆等。</p><p class="ql-block"> 路名由来:汶河路因汶河得名,汶河北路因位于文昌阁以北路段,故名。</p> <p class="ql-block"><b>  文津园(街心花园):</b>位于汶河北路主干道与东侧辅助干道之间,占地面积约2公顷,南北长约700米、宽约40米,于1993年市政府投资1000万元建成。文津园最初的总体设计规划师是当年扬州古建公司的总工程师吴肇钊。为表现扬州历史文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采取虚实结合、水意旱做等手法,由北向南造景次第为盘古开天、秦砖汉瓦、唐宋元明清和现代文明,体现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当年最吸引市民眼球的是喷泉水景,一座大型不銹钢的仙鹤雕塑叠立池中,成为一道新鲜夺目的风景线。但也曾有因鹤头面西而产生“驾鹤西去”之非议。随着不断的升级改造,文津园的景观建设与人文休闲融合得更为紧密,更具人性化。2002年,市园林部门采用了上海有关专家的设计改造方案,突出“山小、水瘦、亭胜”的特点,营造出“城市山林”意境。以三排24棵银杏树矩阵,取代了运行了17年的“二分明月夜、骑鹤下扬州” 的水池雕塑,将文津园由景观观赏提升为街心休闲花园。现全园分为三个部分:南区有歇山单檐丁字阁和寓意南方之秀的湖石假山,中部设有古朴的八角亭、曲桥和无双亭,北区有寓意北方之雄的黄石假山。玲珑小巧的亭台,曲折相连的回廊,卵石铺就的步道,汉白玉围砌的护栏,依势栽种的花草树木,增添了宜人空间,迎合了市民的需要。园内乔、灌、草复式丛林,常绿树与落叶树的结合,营造了浓郁的城市山林氛围。春天白玉兰醉人心目,樱花、桃花、海棠花、芍药繁花似锦;夏天广玉兰、女贞、香樟冠如华盖;秋天桂花清香宜人,银杏、鹅掌楸、红枫灿若披锦;冬天五针松、海桐球、麦冬绿阴浓浓,使园内充满蓬勃生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