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真的无悔吗?二

人生如梦

<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八年九月二十日,我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一辆大解放汽车在濛濛细雨中和一个长长的车隊一起,把我和我的同学们从我的家乡沈阳、我们的父母身边拉到了辽北山区,开原县八棵树公社的山沟沟里,这一天,我成了农民!………</p> <p class="ql-block">农村的天是篮的,山是绿的,开着名种各样我们不知名的野花,那滿山遍野的榛子棵和山里红树在风中摇摆着向我们微笑;村边的小河水清澈见底,鱼儿成群的在自由自在的畅游和穿梭;田野里山坡上长滿了大豆、高粮和玉米,散发着粮食成熟了的芳香。……农村真美,令我们陶醉!………。</p><p class="ql-block"> 刚到农村,我们没有住的地方,男生被安排在小队部住,而女同学们就幸运的多了,被安排在社员家里住。那时农村真穷,生产队部的炕上连个完整的炕席都没有,破席子下面铺的厚厚一层谷草,倒是挺宣乎,不过晚上睡觉时总觉得下面有什么东西在爬,谷草嗦嗦在动在响。起身把谷草扒开用手电一照…下面爬满了叫不出名字的小虫,有的甚至还有两只长长的夹手;我们害怕它们更害怕,在手电光下四处躲藏。不过时间长了,我们也就习惯了,互不干扰和平相处,和谐共生、和谐社会吗!</p><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乡的时候,正是开始收割庄稼的时候,所谓农村三大忙最后一忙的时刻,所以,我们还没等从刚到农村的新鲜感中解脱出来,就立马滿腔热情、奋不顾身的投入到了秋收大忙之中去了。这下子,我们这些从城里来的孩子们可真正尝到什么叫苦和累,什么叫流泪流汗又流血了。</p><p class="ql-block">秋收开始了,县革委会和公社革委会号召全体社员打好秋收革命仗,要做到早上出工三点半,晚上收工看不见;什么叫起五更爬半夜?这就是!真他妈的能折腾!天还黑里咕咚,社员们就聚到小隊部院里一起出发下地,晚上再黑里咕咚的回来,那是真叫累啊!我们哪干过这样活挨过这样辛苦呀?真抗不住了;很多女生哭了:…想爹想妈想家了。于是她们哭的满脸的泪水找到大队,要求回家回沈阳。……可惜上船容易下船难,大隊革委会早已收到上级层层传达的命令:…任何知青不许回家,不但秋收时节不许回家,而且春节也不许回家,让知青们在农村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天哪!我们这群十六.七的半大小子丫头们头一次过了回没有父母陪伴的春节。</p><p class="ql-block"> 农村人很淳朴也很善良,他们大多数人没有读过书或只读过很少的书,看似没什么坏心眼很愚苯,但实际他们的算计和聪明狡猾是你无法想象的。说实在的,他们对我们的到来是不欢迎的,他们常常在背地里议论:“这帮城里的学生是因为在城里是造反派,搞打砸抢才给弄到农村来的”,所以刚开始对我们是敬而远之的。可也是,那几年城里的枪炮齐鸣,各派争权大打出手、甚至血肉横飞,一切都乱糟糟,他们虽然没有目睹也是有耳闻的。而且农村就那些个地,起早贪黑拼命了干也就那么点产量,我们又跑到这儿和他们抢工分,从心里讲,他们是不乐意的。但碍于是毛主席的指示和号召,谁也不敢反对和说什么,所以就想法设法算计我们。</p><p class="ql-block">那年代社员是靠出工拿工分的,开始的时候我们无论怎样卖力气,干整劳力一样的活,样样不拉不少,甚至比他们干的还多,可评工分时就给我们算半个工,按半拉子算,秋收大忙,工分是最高的,整劳力是十四分,而我们就得七分,气人不?……当然,随着时间我们地位的上升和成熟,和他们平起平坐甚至领导他们了,这现象就消失了。</p><p class="ql-block">秋收完事,粮食收到场院打完场,就开始分配了,除了交国家公粮就是分社员口粮和留种了。气人一幕又出现了,他们把扬场上风头的粮食分给自己(社员),把中间或有点下风头的分给我们;而且还特有理由:…这些学生(社员对知靑的普遍叫法)是毛主席派来的,无论如何政府是不能让他们饿着的。实际上,时间一长我们非常理解农村人的做法,太穷了啊,很多家庭确实支撑不到新粮下来,那年月全国到处都割资本主义尾巴,给社员的自留地又太少,种不了多少粮食,所以家里都是壮汉的那些口粮根本就不够吃,一到青黄不接时就得去大队申请返销粮,唉!那年月,农村一些地方真的生活很艰难。</p> <p class="ql-block">前些年,社会上流行着一首歌叫《小芳》,每当这首歌的旋律响起,我和曾经一块插队的老婆就会不由自主的跟着啍唱起来,唱着唱着就会泪流满面…;我们想起了共同经历的艰苦岁月,那山那水那山村,那村边的小河……………。</p><p class="ql-block"> (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