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来被称为中国国粹的“女性国服”美照!

竹林听雨(军)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摄影交流平台)</b></p><p class="ql-block"><b>来源:佩瑞摄影教学 ID:ipeiru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旗袍历经百年的演进,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样式,让人目不暇接。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发展的黄金时代,样式变化多且非常丰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二十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旗袍的样式很多,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38年在美国纽约街头发生大型华人游行抗议活动,12000多爱国人士走上街头声讨日本侵华的罪恶行径。二打头阵的就是上组图片中的10位旗袍美女,她们向国外展示了中国女性身上独有的美丽,自信、勇敢、独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i>民国挚爱&nbsp;</i></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风行于二十世纪20年代的旗袍,是由中国传统袍服在民国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无专业服装研究中心,服装式样的变化以千家万户,在时代风尚的影响下不断变化。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30年代末出现了"改良旗袍"。旗袍的裁法和结构更加西化,胸省和腰省的使用旗袍更加合身,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体了。有人还使较软的垫肩,谓之"美人肩"。这表明女性开始抛弃以削肩为特征的旧的理想形角。这些裁剪和结构上的改变,都是在上海完成的。这时旗袍已经成熟已经定型,以后的旗袍再也跳不出30年代旗袍所确定的基本形态,只能在长短、肥瘦及装饰上作些变化。全世界女性们所钟爱的旗袍,就是以30年代旗袍为典型的。而30年代的旗袍,就是以海派旗袍为楷模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还传至国外,为他国女子效仿穿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女装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这时的旗袍造型纤长,与此时欧洲流行的女装廓形相吻合。此时旗袍已经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新服式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i>民国女明星</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民国之时"旗袍"的称呼之所以最终会流行开,是因为整个清代,汉族女装依然保留汉族女性传统的"上衣下裳"制。除了贵族命妇礼服外,寻常女子一般并不穿袍服,而旗女不论贵族女性礼服还是寻常女子的日常服饰却都是袍服。因此在长达近300年时间的潜移默化下,普通人已经习惯了"女子穿袍=旗女之袍"的历史记忆,所以在民国旗袍开始出现的时候会给普通人一种这是"旗袍"的联想。实际上民国旗袍首倡群体并不承认"旗袍"这个称呼,而是"只叫它做长衫、长衣或长袍,与男性服装混为一词,1926年2月27日上海《民国日报》有短文《袍而不旗》,提议改称"中华袍"。又有人提议叫作褀袍的,但兜兜转转的,最后还是叫回旗袍了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民国旗袍风行的原因,有众多学者和当时的媒介认为,民国初女子为寻求思想的独立和女权的解放,效仿男子穿长袍是一个重要原因。民国建立初期的一段时间里,由于西方文化与思想的大量涌入,国家饱受列强侵略和军阀战争之苦,思想先进的年轻人积极学习西方,特别是女性勇敢地追求解放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当时爆发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以年轻人为参与主体的社会运动,为当时女性寻求思想解放和平等权利提供了巨大推动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民国名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民国政府财政部部长宋子文的夫人张乐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宋美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宋美龄衣橱内的旗袍件数,大概现今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无人出其右者。宋美龄的旗袍件数多,和有一个勤奋的裁缝师傅,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这位裁缝师傅叫张瑞香,是一位男性裁缝师。张瑞香所以受到宋美龄那样爱护的原因,无非是因为手工细巧、忠心耿耿。张瑞香几乎每天都在不停赶工,为宋美龄制作旗袍,他大约每两三天就可以做好一件旗袍,做好后,张瑞香就把新旗袍捧到宋美龄面前邀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赵四小姐张学良被软禁时期,赵四小姐一直陪伴其身,就算如此也是旗袍不离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穿着旗袍上街的美女传统旗袍是上下一条直线,外加高高的硬领。三十年代初期,袍腰开始日积月累地收缩,到一九三四年后,女性身材的曲线终于全部显露出来。高耸及耳的领子也逐渐变矮,后来有的成了无领旗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旗袍作为中国的传统服饰,具有简洁和有东方神韵这两大特点。旗袍加上高跟皮鞋的衬托,最能体现出东方女性的优雅俊美。人美声甜的台湾歌星,当年多少大陆小青年的梦中女神邓丽君,她也是极爱旗袍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对欧美明星,公众场合穿旗袍也许更多是为自己添加异国情调。中外媒体曾发布过伊丽莎白·泰勒、帕丽斯·希尔顿、凯莉·米洛、艾玛·沃特森、珍妮弗·洛佩兹、比约克、滨崎步的漂亮旗袍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伊丽莎白·泰勒</b></p> <p class="ql-block"><b>来自:(摄影交流平台)版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