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千岛湖

李志坚

<p class="ql-block">  县泳协组团去千岛湖参加游泳比赛,报名的人不少,几天下来,竟有50多位。可能疫情影响,几次活动都是半途放弃,大家想外出散散心吧。而我并不想去,一是千岛湖已去了多次,二是游的距离太长了,5公里与2公里两个项目。根据自己的速度,2公里需一小时。泳人一般的说法,水温几度游几分钟为佳。四月中旬的水温多为十六、七度,要游个把小时能否成功,没什么把握。</p><p class="ql-block"> 报名截止的前一天晚上,几位泳友一起喝酒。在座的克勤、志良已报名参加。酒这东西是奇妙,有说“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有说“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有说酒后开车乃洪水猛兽。此时已是酒酣耳热,顿感豪情万丈,竟应允下来,当即报了2公里项目。朋友厉害,报了5公里。</p><p class="ql-block"> 距离比赛尚有半月,要抓紧适应了。不似有些泳友整个冬天都坚持在公开水域游泳,我在温泉已游三月。春天的库水给人以挑战,感觉今年早春天气阴雨绵长,特别寒冷。开始只能游二、三百米,逐渐拉长。</p><p class="ql-block"> 周末,天公作美,阳光明媚。大巴坐的满满的,到达目的地已是午后。原来这次活动叫“千岛湖 界首铁人三项赛”,我们参加的是公开水域游泳项目,公路自行车、公路长跑是不参加的。这“界首”地名好熟悉,原来武义也有个叫界首的地方,是新安江移民村。应该是当年做水库时,从这附近迁移过去的。成就千岛湖名胜,他们是最大的贡献者。</p><p class="ql-block"> 检录处附近,见到一些外国人,女的有一米八左右,身材修长健美,男的更是高大壮实。泳友开朗活泼,便与她们攀谈起来。得知他们是荷兰人,有的参加比赛,有的来鼓劲。大家议论,这些白人这么强壮,当时品种不同。我暗自忖度,恐非尽然,也许是我们的生活条件使得体能不如人家。</p><p class="ql-block"> 我的少年时代,长年以番薯当主粮,咸菜当主菜,十四、五岁就要挑一百多斤的担子,而父辈更是经历了动荡饥饿的岁月。在正常年份,也好不到哪里。岳父告诉我,他们村里招待客人有些规矩,中饭有肉,为了节省晚饭不上肉。对客人吃肉多少也有不成文规定:先生一,手艺二、零工三、抬轿4⃣️,杀猪胡乱吃。意思是说,教师、医生、风水先生这些人上桌吃饭,一餐只能吃一片肉。工匠,篾匠、泥瓦匠一餐吃两片。打零工的,体力消耗大,可吃三片。抬轿子的,肯定是遇上大喜事了,吃四片吧。杀猪师傅,吃肉是天时地利,多吃几片也不好说人家。我国开改开放后,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儿辈身体要比我们高大强壮的多。如果天佑中华,丰衣足食,健康生活,假以时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必定会在这铁人三项运动中,在这烟波浩渺的千岛湖上,与洋人并驾齐驱。</p> <p class="ql-block">  比赛从千岛湖的一个深湾岸上出发,碧水青山间,远处的座座岛屿隐约可见。5公里项目的运动员首先下水,很多穿了防寒游泳胶衣。我们都没有这种装备,即使能租借也不敢使用,因为平时未曾用过。武义泳协有八位运动员参加了这个项目,有些已是年近花甲或奔七的人,真是可敬可赞!从出发处到目标点一个来回是二点五公里,要游两趟。半程后,几个洋人已占据明显优势。</p> <p class="ql-block">  两公里项目一小时后开始,几百人一起下去当然拥挤。广播报告水温18.8度,有些欢喜,前些天没这么高。本来冬泳下水前要用水试擦身子,预冷适应一下,可这场合已不可能。跃到水中,顿觉冰冷,应该是众人搅拌后,下面的冷水翻腾上来了。运动员绝大部份用自由泳姿,我自知开始的速度不错,把大部分人甩在身后。因常会触碰到别人,只得靠侧边游。三、四百米后,渐感寒冷,特别是右腿不怎么摆动,有点麻木。踢了几下,加快血液循环。七、八百米的阶段,人已累乏,路途尚遥远,是难挨的一段。过了拐点,回程路上,快的已在前面,慢的已跟不上,竟感孤独,我想应找个速度差不多的。忽见前方不远处有个女运动员,速度不慢,我加快速度,稍稍靠近,紧跟着她。虽说没有“男女搭配干活𣎴累”的效果,在水中两个速度差不多的一起奋力前行,确有鞭策激励的作用。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前方的终点已映入眼帘。这时一个浪头打来,竟呛了水,等动作调整好,那女运动员已在我前面十多米,追赶不上了。终于上岸,寒意已入心腑。</p> <p class="ql-block">  晚上大会发来了成绩,绝大部分队员完成赛程。荣南队友是武义游得最快的,他的进步神速。记得去年还不一定能超过我,今年5公里的平均速度比我2公里的还要快。除了年富力强,更是因为进取精神与勤奋。他虽工作繁忙,无论严寒酷暑,阴睛雨雪,从不停歇。白天没时间,夜暮降临也要去游。也常与大家一起切搓技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p><p class="ql-block"> 2公里项目三位女队员也顺利完成了,几乎同时到达,也是奇迹。我的成绩53.07分,在同组的185人中位列67名,在队友中算是最好的。如果算是取得一点成绩,完全是积年累月,铁棒磨针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到建德冬泳基地。秘书长安排的好,当地泳友已在等候。前几年曾经到此,“夏日冬泳,共享17度清凉”的广告在滚动闪烁。试了一下水温,手有点发麻,异常寒冷。他们介绍,今天的水温13度。昨天的赛事有点受寒了,鼻水涟涟,用了不少餐巾纸。本不想下水,受大家的热情感染,也去过一下瘾。宽阔的新安江,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造就亚洲首富的水,异常的清辙甘冽。人游在水面,几米深的江底,看得一清二楚,块块鹅卵石散落泥沙上,人动景变,自是奇妙。</p> <p class="ql-block">  回到家里,发现鼻水不会流了。看来不只是药能以毒攻毒,这水也能以寒攻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