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寺镇初级中学校长周红星同志在宜昌市教科院调研我校工作时的汇报

zzz

<p class="ql-block">文化引领 落实过程 建设品牌</p><p class="ql-block">——枝江市安福寺中学追求高质量发展探索纪实</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知道,网上流传着经典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作为一所典型的农村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同样无法回避这三个问题,因为这三个问题决定着学校究竟是顺其自然,自生自灭,还是自我革命,异军突起。</p><p class="ql-block">回顾安中人走过的探索之路,我想用三句话来概括:顶层设计,文化引领,奠持续发展之基;明确目标,落实过程,务质量立校之本;守正创新,建构品牌,走特色兴校之路。这三句话既是我校对上述“哲学三问”的个性回答,也是我校现在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走向与实践路径。</p> <p class="ql-block">一、顶层设计,文化引领,奠可持续发展之基 </p><p class="ql-block">一所学校要持续稳定地发展,文化引领无疑起着重要作用。安福寺中学经过多年积淀,已经形成了基本稳定的“安中文化”,也正是有了这种文化,才有了学校的昨天和今天。我们的目标追求是,高质量发展,我们的动力引擎是求真务实文化,做最好的自己,让优秀成为习惯。</p> <p class="ql-block">第一,方针指引,立德树人。 </p><p class="ql-block">党的教育方针,中小学生守则,始终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宪法”。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尽管存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但作为农村学校,我们一直不敢、也没有偏离。依循《守则》,我们因地制宜将传统文化、爱国主义、诚信礼仪等系列教育活动分布到全年,12个月。确保月月有主题,周周有重点,事事有德育;围绕《方针》,我们倡导做“四有”教师,实行育人导师制,让每一名教职员工担负“立德树人”使命,结对帮扶特殊学生,拧成一个成长共同体,把农村学校的留守、单亲、贫困问题消减到最低程度。深入了解家庭文化背景,鼓励“替身父母”补位,互补助力形成稳定教育合力。与家长、学生交心谈心,共同寻找适合的成长目标,共同制定适合的学习路径,共同找到成长的获得感。</p> <p class="ql-block">其次,理念务实,文化多维。 </p><p class="ql-block">安中人坚持“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双向提升办学理念,在“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引领下,践行“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16字治校方略。“和谐共建、团结共进、规范共勉、务实共荣”的团队文化引领着校风建设;“崇德尚教、爱岗敬教、善研兴教、高效乐教”的敬业文化引领着教风建设;“勤奋自励、善思自信、乐学自勉、博学自强”的自励文化引领着学风建设。务实的办学理念,多维的校园文化,让学校、教师、学生既各得其所,又彼此成就。</p> <p class="ql-block">第三,师资过硬,业务精良。 </p><p class="ql-block">安中现有12个教学班,540名学生,53名专任教师,师生比为10比1。专任教师中有高级教师8名,一级教师35名;有宜昌名师1名、宜昌明星管理者2名、宜昌市学科带头人2名、宜昌市e教能手1名、枝江市骨干教师及e教能手15名。在普遍师资弱化、空心化的同类学校中,安中基本做到了教师队伍任课能专职、教研有领头,实属不易。我们也倍加珍惜这笔宝贵的财富,因为他们才是安中文化得以延续的血脉所在。</p> <p class="ql-block">第四,发展稳健,成效卓著。 </p><p class="ql-block">正因为有安中文化的引领和浸润,我们走着“外部争援、内部挖潜”的办学之路,一班人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办学成绩。学校先后获得湖北省最美书香校园、宜昌市教育教学现代化学校、宜昌市花园式学校、宜昌市平安校园、宜昌市体育艺术特色项目学校、枝江市文明单位、枝江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荣誉与称号。这些成绩是安中文化的结晶,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二、明确目标,落实过程,务质量立校之本 </p><p class="ql-block">安中的管理向来为兄弟学校所称道,究其实,也不过两个字:落实,特别是教育教学过程的落实。</p> <p class="ql-block">1.过程落实,让教学扎实有效。 </p><p class="ql-block">课堂革命,究竟怎么革?课堂的样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学校通过正确引领,开展深度学习研究,力求让深度学习在每一堂课真正发生。 </p><p class="ql-block">一是凝聚合力,打造研修共同体。校园内没有个人英雄,只有打整体战才能全面走向胜利。教研组与备课组是学习共同体,也是利益共同体。这两个共同体在常规教学上做到了备课、进度、练习、测评、分析的五统一、一盘棋。校本教研实行半天无课日研修,骨干引领,同伴互助,教案、课件、试卷等资源共享。集体备课、集体研讨,或分享培训收获、或观课评课、或研课磨课、或探讨学业评价。评课议课,坚持不送恭贺,多谈意见建议,营建校本教研良好生态。</p> <p class="ql-block">二是精耕细作,高举目标一面旗。建立健全值周领导日常课堂巡查、教研组常规督查、学校集中检查、间周一次集体备课、培优帮困跟踪考评等一系列制度,杜绝“平时不努力,考试来作弊”“今天损失明天补”的思想和行为。鉴于农村英语教学落后的现实问题,学校开展英语教学振兴行动,将英语纳入校本研修研究的重点课题,加强听说训练密度和频度,弥补学校英语学科短板。</p> <p class="ql-block">三是教学比武,磨练课堂出精品。赛课是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坚持开展“青蓝杯”“砥柱杯”“夕阳红杯”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为各个年龄层次教师搭建观课议课磨课的平台,让每一名教师能拥有一节“学生信得过的常规课”,让积极追求进步的老师通过同伴互助拿得出一节“对得起观众的公开课”。经常性的课堂教学大比武,让老师们发现自身不足,增强找回“课堂应有的样子”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四是多措并举,读书研学强底蕴。组织每周教育故事分享,激励每一名教师思考,让各自的专业成长“看得见”,让团队成员感受到方方面面正能量;试行中青年教师结对子,多渠道发现身边优秀教师典型,自觉接受身边“影子培训”,在跟岗学习中共同成长;激励“走出去、请进来”研学培训,带回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活学活用课堂授课艺术;倡导反思读书写作,提升个人人文底蕴,从根本上争取课改的参与和支持。多措并举让立德树人大方针与现实的学校教育和谐共振。</p> <p class="ql-block">2.评价落实,让付出有目共睹 </p><p class="ql-block">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学校本着“老年教师看家,中年教师持家,青年教师发家”的当家思路,力求让每一名教师站在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C位”。</p> <p class="ql-block">一是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让发展方向“有的放矢”。我们沿袭精细化评价,尝试创新评价,通过多种方式评价教与学。鼓励多上课,上好课,克服干好干坏一个样,真正让勤者上、闲者让、能者优。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中层后备干部培养计划、班主任及骨干教师青蓝工程规划,未雨绸缪,多措并举,保障队伍建设青黄相接。</p> <p class="ql-block">二是学生评教激励,让敬业精神“有口皆碑”。学期末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对学生的评价总结分析后与教师个人交流;通过家校联系广泛征求教学意见和建议;开展教师互评活动,重点对于岗位意识进行评价,让广大教师通过活动,认识到自身问题,理解评教意义,三省吾身提升师德品位。</p> <p class="ql-block">三是教学成果奖励,让倾心付出“有利可图”。对教师,学校内部集体研修活动都要评价,给予物质奖励和成果认定,颁发荣誉证书,与评先表模、晋升职称挂钩。对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相关部门通过张贴光荣榜、微信公众号、表彰会、校报,宣传表彰优秀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十佳明星等,让每一位学生收获“看得见”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三、守正创新,建构品牌,走特色兴校之路 </p><p class="ql-block">只有知晓家底,才能守正创新。作为一所乡镇寄宿制初中学校,比不了现代化技术体验,我们就比生产劳动技能;比不了新时代编程学习,我们就比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等。在积极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地方课程本土化上,我们正在做一些探索。乡守正创、传统文化、乡村教育,就是我校的特色兴校关键词。</p> <p class="ql-block">1.以书法为依托,传承文化。“写字·育人”是安福寺中学的特色创建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实施,如今“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理念在全体师生中开始生根发芽。我们通过实施“写字育人”专项管理、加强“写字·育人”师资培训、推出“写字·育人”成果展示、提升“写字·育人”课题内涵等活动过程,弘扬汉字书写为主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化爱国主义教育。</p> <p class="ql-block">2.以阅读为载体,浸润书香。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作为湖北省最美书香校园,我们推动读书的态度是肯定的,推动措施是倾力而为的。一是建立班级图书角,营造书香教室。通过馆藏借阅、师生自备、班内漂流等形式推动师生阅读。二是成立校园读书社,拓展阅读兴趣。硬性规定,每周四下午课外活动为自由阅读时间,通过集体共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说写结合分享阅读感悟。三是激励教师引领阅读。读书是最好的修行。学校从上到下,旗帜鲜明地倡导教师读书,多措并举地鼓励教师读书。</p> <p class="ql-block">3.以本土为阵地,记住乡愁。安福寺是革命老区,我们充分发掘徐家花屋、玛瑙风暴革命遗址等地域红色文化,拓展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一是通过讲革命故事、唱红色歌曲,传承红色基因;二是通过参观湖北省果蔬工业园,宣传全国文明乡镇,激励学生热爱家乡,参与家乡建设;三是通过学科教学调查实践,激发学生关注玛瑙石、玛瑙河、灵芝山、桃花缘等地域文化资源自觉保护行动。</p> <p class="ql-block">四、不忘初心,展望未来,期待高质量发展 </p><p class="ql-block">一所农村学校,如何走出乡村教育的时代困境,已经是摆在安中人面前的课题。各位专家今天的到来,我们有两点期待:</p> <p class="ql-block">一是在学校可持续发展层面上,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上带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方向还比较模糊,思维比较局限,行动也比较滞后,期待各位专家指点迷津。</p> <p class="ql-block">二是在学科教学发展层面上,我们面临着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滞后,家庭教育依托不力的现实问题,如何做好5+2大于等于7,而不是5减2等于3,甚至等于0的算术题,最大化缩小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期待各位专家献计献策。</p> <p class="ql-block">今天你们的到来,是安福寺中学全体老师的期待,也是家长孩子们的期待。我相信有你们,问诊课堂来把脉,深入一线摸实情,关注需求解难题,安福寺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一定会展现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p>

学校

教师

文化

引领

学生

育人

教学

安福

宜昌市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