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市女摄协一徐锦

<p class="ql-block">赏牡丹—刘禹锡</p><p class="ql-block">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p><p class="ql-block">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p> <p class="ql-block">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是中国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p> <p class="ql-block">问道洛阳花正好</p><p class="ql-block">家家户户闻春风</p> <p class="ql-block">洛阳四月,牡丹倾城。</p> <p class="ql-block">洛阳牡丹,“为由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犹未天下奇”。“其栽培始于隋代,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它头容华贵、国色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複色九大品种,十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p> <p class="ql-block">今年是第三十九届国际洛阳牡丹节,因为天气暖和所以花期提早(今年4月5日左右开的最旺)许多深色花朵已经有的蔫了或谢了</p><p class="ql-block">往年洛阳牡丹的初花期从四月上旬开始,盛花期从四月中旬始,花期持续二十天左右,晚花期到四月末,五月初。花开时期,整个城市都展现倾国倾城的气质。“唯有牡丹真国色”,洛阳也成了全国最美的城市。花开谷雨,惊艳天下。</p> <p class="ql-block">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p><p class="ql-block">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p> <p class="ql-block">国色天香绝世姿,开逢谷雨得春迟。</p> <p class="ql-block">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市区内景点:应天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洛邑、神都。中国古代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史学考证,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圣贤云集,人文荟萃。洛阳还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span></p> <p class="ql-block">明堂</p> <p class="ql-block">明堂内部景点</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人文之祖”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次,周公“製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p><p class="ql-block">固在这里写出《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资治通鑑》,程颐、程颢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造纸,马钧发明翻车⋯⋯。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塔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天堂外观)</span></p> <p class="ql-block">天堂内部景点:在旧址原样复原,理政,朝见、礼佛、生活、娱乐等场所尽显当年武则天的奢华威武霸气</p> <p class="ql-block">连阶梯扶手都精雕细刻</p> <p class="ql-block">市区景点</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多已褪色。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卢舍那大佛,以及在洛阳皇宫紫微城建天堂的消息传入日本后,圣武天皇发愿“朕亦奉造”,在奈良建立东大寺。另有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国家营造,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碑刻题记2860余品,有古碑林之称。代表作:“龙门二十品”、龙门双璧(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宋真宗《龙门铭碑》</p><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主要景点:香山寺、白园、卢舍那大佛、“剪刀手”佛像、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大卢舍那像龛、潜溪寺、宾阳洞、药方洞、擂鼓台北洞、蒋宋别墅等。</p><p class="ql-block">禹凿龙门</p><p class="ql-block">大禹开凿的龙门山,就是现在龙门石窟所在。《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p><p class="ql-block">龙门山水</p><p class="ql-block">在禹凿龙门之前,龙门山是一个相连的整体,不分东西两山。</p><p class="ql-block">伊水在龙门山之南积聚,受阻于此山无法向北流出,形成了一片汪洋,时常洪水泛滥。因此,大禹凿开龙门山,使龙门山分为东西两半,伊水便得以从两山中间向北流出。龙门山可作东西两山的统称,在其被伊水(伊河)分为两半后,其东山于武则天建香山寺后而专称“香山”,而西山则继续称“龙门山”。</p><p class="ql-block">传说中那个洪水泛滥的时期,洛水和伊水都因受阻而形成一片大的汪洋,类似于堰塞湖,当然在那个时期形成的规模远比堰塞湖大得多。人民窘困不堪,溺死甚多。大禹甚至遭受洪水之苦,于是带领人民首先疏通了洛水,使之注入黄河,而伊水受阻于龙门山,因此凿开龙门山使得伊水和洛水汇合一起注入黄河,从而解决了这里的水患。</p><p class="ql-block">鲤鱼跳龙门</p><p class="ql-block">鱼跃龙门的传说故事,便发生在今洛阳龙门石窟所在地。李白《赠崔侍御》:“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诗中的“孟津”即今洛阳下辖县,北临黄河。</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p><p class="ql-block">龙门地区的石窟始凿于北魏,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清等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p><p class="ql-block">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石窟佛像损坏严重,多数佛像残缺不全,历史上发生多次毁佛运动</p><p class="ql-block">会昌灭佛</p><p class="ql-block">唐武宗时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当时提出“杀沙门令”,众多寺院关门,僧尼还俗,对于佛教来讲是一次浩劫。在此次浩劫中,龙门石窟没有逃过劫难,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对于龙门石窟来讲并不是灭顶之灾,会昌灭佛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僧尼以及佛教的传播。</p><p class="ql-block">民国迁都</p><p class="ql-block">1932年,南京政府财政危机严重,当时蒋介石便决定将国民政府迁往洛阳。在修建龙门石窟西山的步道时,对龙门石窟进行了严重的破坏,炸毁佛窟、炸毁壁画,在这一时期龙门石窟遭到了严重破坏,不过此次破坏是区域性的。</p><p class="ql-block">民国盗毁</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战争频发,当地政府疏于对龙门石窟的管理,使龙门石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珍贵的壁画、佛像遭到盗挖,出卖到商人及外国人手中,如今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皇帝礼佛图》、美国堪萨斯纳尔逊博物馆的《皇后礼佛图》就是来自于龙门石窟,整面石壁被盗挖。龙门石窟历经千年可谓是历经磨难,在晚清和民国时期,有大量的外国商人、侵略者及不法分子到中国搜刮文物及奇珍异宝,在这一时期我国很多珍贵的国宝都遭到了破坏或遗失,令人心痛。1907年-1918年是龙门石窟近现代被大规模破坏、盗凿的开始阶段;1918年-1935年间,是龙门石窟有史以来遭劫难最为严重的时期。日本学者关野贞当时两次实地考察龙门后在一本书中写道:“洞窟雕刻的多数佛头,能取下的都被取掉卖给外国人。”</p><p class="ql-block">文革时期再遭破坏,改革开放初,盗窃走私破坏猖獗</p> <p class="ql-block">千年之剪刀手🌸</p> <p class="ql-block">铮铮铁骨,感天动地</p><p class="ql-block">13壮士五年时间用血汗和生命开凿出 1300多米的悬空壁挂公路(1972—1977年间)</p><p class="ql-block">坐落在1700米悬崖上的村庄,这个震撼与柔情并存的“世界第八奇迹”,这里600年来,就靠720个台阶的“天梯”攀登,83户人家居住于此,是实至名归的中国北方的“世外桃源”,它就是郭亮村</p><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巍巍太行,万丈石崖巍然陡立,山水之间全是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据说,在东汉末年,连年灾荒,民不聊生。太行山区的农民郭亮率饥民揭竿而起反抗压迫,农民纷纷响应,很快形成了一支强大的队伍。后因寡不敌众,郭亮只得退守西山绝壁,于是,他们的后人世世代代就生活在这封闭的山沟里。</p><p class="ql-block">尽管如今修通了一条通往村里的水泥大道,但仍然保留着昔日进入村庄的唯一一条石板小路。石面上印迹斑驳,仿佛岁月刻下的沧桑历程。</p> <p class="ql-block">微信下载动图</p> <p class="ql-block">微信下载动图</p> <p class="ql-block">辉县教育局250名人民教师与郭亮人并肩施工,鼎力援助,功不可没,教师节立碑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