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集体的研讨和分享。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4月20日上午第一节课,祁东县思源实验学校组织开展了数学教研观摩活动。陈美蓉老师带着1802班的孩子们,展示了一节生动高效的毕业班数学复习公开课——《方程、不等式及函数的实际应用》。</p> 精彩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陈老师首先请学生们思考通过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回忆了列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审、找、设、列、解、验、答。引入自然,条理清晰,重点突出。</p> <p class="ql-block">“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接着陈老师让学生自主阅读书本94页例题3,然后对学生进行思路点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从这个题目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化繁为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学生小组讨论后,再独立完成能力训练,活动中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了集中点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陈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书本96页例题5,并对学生进行了思路点播:(1)该如何设元?本小题的等量关系有哪些?(2)①期末考试后购买甲、乙两种笔记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②期末考试后购买甲、乙两种笔记本的总费用是多少?由几部分组成?分析精准到位,降低了题目难度。</p> <p class="ql-block">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组合作,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p> 课堂总结 <p class="ql-block">最后,学生自由发言,总结本节课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正所谓“润物细无声”。整个课堂,在陈美蓉老师的引领和感染下,同学们逐步分析题意、寻找基本量和数量关系、发现本质,既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体会到“化繁为简”、“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更是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学校领导、老师们和学生一起认真听课并做好课堂记录。</p><p class="ql-block"><br></p> 评课活动 <p class="ql-block">听课结束后,在教导室屈文涛副主任的主持下,数学教研组进行了评课活动。陈美蓉老师先对自己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简单的阐述。</p> <p class="ql-block">老师们研讨教学方法,交换教学心得,在肯定授课教师闪光点的同时,及时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使教师们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陈美蓉老师的《方程、不等式及函数的实际应用》点评</p><p class="ql-block"> 一、成功之处如下</p><p class="ql-block"> 1.陈老师教学普通话标准,思路清晰,重点、难点突出,数量关系、等量关系及不等关系分析的非常到位。</p><p class="ql-block"> 2.以学生为主体,不同层次学生分组合作,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p><p class="ql-block"> 3.过渡自然,环节紧扣,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p><p class="ql-block"> 4.将文字转化为式子引导精准。</p><p class="ql-block"> 二、建议如下</p><p class="ql-block"> 1.内容稍多,可再精简一点。</p><p class="ql-block"> 2.语速过快,可放慢一些,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p><p class="ql-block"> 3.小组合作不太主动。</p> <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一周一研,同研共进,在日常教学中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教研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胸怀、有勇气的教育人是我们思源实验学校教师的不懈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