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寻找滇缅公路筑路人 曹先强

云南.曹歌

<p class="ql-block"><b>滇西抗战历史田野考察报告·滇缅公路挖路人 阿昌族乡村发现挖史迪威公路命令纸质文物 </b></p><p class="ql-block"> 一寸山河,一寸血,血肉筑成滇缅路。滇缅公路,举世瞩目,被称为中国抗战的血线。 滇缅公路,1938年8月31日,由滇西20万各民族民工,艰苦挖掘,血肉筑就,仅用9个月时间,终于挖通这条维系中国抗日生死存亡的生命血线。</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滇缅公路挖路人及历史背景</b></p><p class="ql-block"> 1937年12月份,举世瞩目的滇缅公路,在国难当头之际,艰难开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云南行营主任龙云,根据紧张国际形势,抗战时局,地理位置与地缘政治,一再要挟工期提前。滇西滇缅公路沿线17个县府及设治局各县长,都收到了龙云派人送来的一封鸡毛信,饬令如期完工。据说,龙陵县境内工程艰难,加收到一副手铐盒子,如违期未完工惩罚。历史档案显示,滇缅公路沿线各县需要派工人数是:风仪县 4000 人,大理县5000人,巍山县8000人,漾濞县6000人,风庆县5000人,昌宁县7000人,永平县8000人,云龙县10000人,保山县28000人,龙陵县7000人,腾冲县8000人,镇康县5000人,潞西设治局8000人,梁河设治局3000人,陇川设治局1000人,莲山设治局1000人,瑞丽设治局1000 人。</p><p class="ql-block"> 在这样人命关天、国难当头之际,滇西20万各族民工,男女老少,浩浩荡荡,开上了滇西崇山峻岭之间的工地。滇西父老乡亲,自带伙食、自带锄头、砍刀、大锤等工具,盖起窝棚,按照上峰划给的施工任务区域,艰难挖掘。<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昌挖路人也投身其中。</span>梁河县、盈江县民工,挖路地段,在龙陵县境南天门附近,工程十分艰巨,在滇西荒无人烟处,炸悬崖,琢崄岩开路。回忆修筑滇缅公路的艰辛岁月,乡村许多老人都一直说他们去龙陵那边挖的路。还依稀记得南天门、放马桥这些老地名。</p><p class="ql-block"> 滇西各族儿女,没有退路,尽管有少数人受不了那种鬼活路而逃跑了,多数人面临国破家亡,只有拼命完成工段挖掘任务才能回家。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万众一心,众志移山。 </p><p class="ql-block"> <b>滇缅公路</b>,全长1146.1公里。从昆明西站零公里,到达滇西畹町口岸,全长959.4公里。其中,昆明西站零公里起点至滇西大理下关,叫“上段”。此段已于1935年修通,全段路长411公里。从下关到畹町段,叫“下段”,路长548.4公里。缅甸境内腊戌到畹町,路长186.7公里,由缅甸负责。抗战时期,滇缅公路下段,1937年12月开始动工,云南滇西17个县的20万各族人民,数千公路测绘工程师,桥梁工程师,舍生忘死,克服困难。只用9个月时间,就在1938年8月31日修通了下关—畹町滇缅公路西段,<span style="font-size:18px;">挖通了这段震惊世界的公路,</span>修筑了这条维系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的生命线。 </p><p class="ql-block"> 从滇西重镇下关到国境线上畹町,全程虽然只有548.4公里,这个下段路线却是穿过了世界最崎岖的山区,穿越西洱河绝壁、施甸707兵站段、龙陵南天门、畹町黑山门等8个陡峭的悬崖。翻越高黎贡山等6座大山脉,跨过漾濞江、澜沧江、怒江、瑞丽江等5个著名江河大峡谷。滇缅公路,工程艰巨,民工牺牲无数。滇缅公路通车后,源源不断输送抗战物质,巨大支撑了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p><p class="ql-block"> 滇缅公路,保通艰巨,军民联合成立护路队,保路队,又组织维护保畅通,日军飞机轰炸,高炮,工兵,守护重要桥梁路段,为之又付出极大牺牲。一寸山河,一寸血,因此,血肉筑成滇缅路。滇缅公路,被称为中国抗战血线。</p><p class="ql-block"> 滇缅公路上风景最好的芒市—畹町段,在1928年12月由芒市傣族土司方克明,邀请一个叫赖泼的印度人测量工程师,发动民众,挖通一条土路,并从缅甸买了四个红色小轿车,用船运到嘎中,一百人轮流抬一辆车,抬到公路,公路坑坑洼洼,汽车经常走不动,尾着的人抬的抬,推的推,走走停停才挪到芒市三棵树,毛路基本是一段等外路。1938年开挖滇缅公路时候,此段公路主要是在原基础上扩宽拉直。</p><p class="ql-block"> <b> 中印公路,</b>也叫史迪威公路。连接中国、缅甸、印度,全长2125公里。中国境内为850公里,国外为1275公里。它始于印度雷多(也译为列多)从列多出发,进入缅甸,穿过野人山,在缅北胡康河谷,自北向南到达密支那,分成南线、北线两条。</p><p class="ql-block"><b> 南线,</b>也叫旧线,是1945年1月24日修通。从密支那,经八莫,南坎,再到中国畹町,与滇缅公路共线。</p><p class="ql-block"> <b>北线,</b>是新线,自密支那出发,经过腾冲,到达保山,汇合滇缅公路,<b>北线也叫保密公路。又叫腾密公路。</b>北线越过伊洛瓦底江,经腾冲、龙陵与滇缅公路相接。北线,又分正线、支线。北线之正线,是翻越高黎贡山大蛇腰,过大蒿坪,过怒江,过道街,蒲缥,到大官市,汇入滇缅公路。北线之支线,是从腾冲到龙陵连接滇缅公路。北线正线也是保腾公路、保莲公路、腾八公路的测量规划路线。保密公路段,全长295公里。其中,中国境内约180公里,境外约115公里。1946年1月中印公路北线完工修通,昆明至保山段与滇缅公路共线,而后由保山转往腾冲直线开往缅甸密支那,再往印度雷多终点。</p><p class="ql-block"> 1944年9月 在滇西大反攻隆隆枪炮声中,中国驻印军与国民政府、云南省政府,赶修史迪威公路,虽然有工兵机械化做主力军,但是,为了赶工期,一些路段,民工缺一不可,先用民工开挖出基础毛路,便于机械推土机挖掘机操作,于是又开始大量征集当地民工开挖,梁河县与腾冲县毗邻中印公路,就近征召民工,完成挖路任务,责无旁贷。阿昌族乡村又收到火速派民工挖公路的命令。滇西阿昌族扶老携幼,选出了强壮精干男劳动力,前往腾冲参加抢修保密公路史迪威公路。</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寻找滇缅公路挖路人 </b></p><p class="ql-block">云南滇西17个县20万各族人民舍生忘死,克服困难。只用9个月时间挖通滇缅公路。</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滇缅公路阿昌族挖路者</b></p><p class="ql-block"> <b>杨明寿,</b>腾冲县蒲川乡黑石河人,阿昌族杨明寿,曾经参加龙陵县民工挖滇缅公路,被抓丁派款,自带席子铺盖,自带板锄条锄,数月在工地,艰苦挖掘。后来,上门入赘到梁河县曩宋公社关璋大队弄坵生产队,取名郎其帮,在1986年去世,享年75岁。他是弄坵二社贫下中农协会主席,1964年社会主义教育活动中,多次在群众大会代表贫协诉苦发言,忆苦思甜,回忆修筑滇缅公路的苦难经历。其岳父是弄坵郎章有,他上门的是其岳父的大姑娘梁云秀。其爱人的爷爷郎大高,是民国年间弄坵乡佬。</p><p class="ql-block"> 据原梁河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主任、曩宋阿昌族乡马茂村大水平村民小组人,阿昌族老干部梁本生回忆,享年86岁,采访之际,时年82岁,本村有4个男人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政府派去龙陵县境内挖滇缅公路的。</p><p class="ql-block"> <b>梁大川,</b>梁河县曩宋乡大水平村乡老,阿昌族梁大川,有文化,有管理能力,受土司委托,作为梁河民工领队,相当于工头,前往龙陵参加挖路与负责民工联络工作,领工钱,丈量尺寸,算土方。<b>梁大恩,</b>阿昌族马锅头,会多种语言,九走夷荒坝,曾赶马帮走脚去缅甸。有一年秋收季节,腾冲大地主董氏差使三人抬簿子,驻扎大水平他家收租,在楼上翻弄手枪,小枪走火误伤梁大川脚干,因破伤风感染去世。为此,董氏赔偿寨脚田4箩种面积一块。此田亩耕种至今。</p><p class="ql-block"> <b>赵安聪,</b>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芒展村人,修挖滇缅公路时,赵安聪38岁(1900年一1959年)参加梁河县民工筑路队,在龙陵附近修挖滇缅公路。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芒展村人赵兴旺说,当年他爷爷赵安聪,挖公路不久,在工地生病,带口信来,完成不了工程任务,家里又专门派儿子赵大忠等人前去参加筑路。赵大忠是1917年出生之人。家父挖路中患重病,接到口信,赵氏家族邀请村里几个年轻人前往龙陵,找到滇缅公路工地,用马驮子翻过来,用竹杆绑起一个担架抬回来治疗。经过乡村土医草医草药治疗,身体恢复了健康。这次去龙陵抬挖滇缅公路民工赵安聪回家,有两个重要物证,一是龙陵这么远,不乱来过,过街子时买了一个锑盆,准备做纪念。锑盆现在依然在使用。二是带回来一棵万年青树苗,栽在芒展赵家老祖坟墓地,位置在双坡下,蹬欠山。虽然那坡地是苦屎岭干,地质较贫瘠,70多年后这棵万年青树,郁郁葱葱,树干粗壮,如今已有一抱大了。</p><p class="ql-block"> 根据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芒展村人赵兴农提供线索说,芒展当年是有三户人家被派工去滇缅公路挖路的。第一户<b>赵启堂</b>(赵苍贵之爷爷)。第二户是<b>赵安宽</b>(赵家庆之二叔)。第三户是<b>赵安定</b>(赵兴龙之爷爷)有文化,与他父亲<b>赵大厚</b>前往龙陵挖路。他记得小时候,听他父亲说,从家里出发,扛了锄头,背着锣锅家俬,铺盖行李出门。走了三天才到工地。</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腾八公路挖路者</b></p><p class="ql-block"><b> </b><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二战期间,梁河县西山上的腾八公路,是国民政府主持修建的战备公路,最初规划滇缅公路测量路线时的规划线路。1942年5月10日,日军侵占腾冲,抓民工在梁河河西山抢修“腾八公路”即现梁河西岸河西公路,从遮岛链子桥到腾冲曩烟,当地人仍然叫路名为“日本人公路”。日军占领腾冲以后急于想打通滇缅腾八公路到处派佚役,抓民工。</span><b> </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8px;">赵大连,</b><span style="font-size:18px;">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span>横路寨阿昌族有赵大连,他被派去挖公路。其子赵兴忠,在遮岛傣族家上门,今仍有后人。赵大连说工地有日本监工。民工只要干活路卖力,慢一些也是不挨骂的。赵大连约有90岁左右去世,去世时思维表达,语言表述清楚。</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印公路挖路者</b></p><p class="ql-block"> 滇缅印抗战期间,在滇西到腾冲修挖史迪威公路历史,在乡村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据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弄坵自然村梁其生老人回忆,弄坵村有三人去参加挖腾冲公路。采访口述历史者, 梁其生享年90岁,采访之际时年83岁,曾因弄坵小学老师杨管哨人李维胜生病疑似患精神病无法上课。1958年左右梁其生被推荐担任弄坵小学代课老师。</p><p class="ql-block"> 梁其生老人说,弄坵有三个人去挖过公路。第一个人是<b>梁本华</b>,小名,常华,1979年左右已故,享年约68岁,是梁早春家父亲。第二个人是<b>曩路石,</b>小名郎有德(学名梁本正、其父曩姓、母李氏)现已移居缅甸滇丙村。当时的说法是修路回来后拐着寨子的郎富宝姑娘(郎大河之女,梁本忠之姐)跑缅甸了就在洋人街附近,70年代梁其生和寨子的私下到缅甸买米得到了其人的帮助并在他家住过。现在弄坵的后人与梁其序为家道。第三个人是<b>梁其才,</b>也就是梁存昌(小名郎存德)家父亲。1978年已故,享年65岁。当时是由寨子共同承担他们三人费用,具体的按户均来承担的数量不祥。</p><p class="ql-block"> 在二战期间,日本军队进入腾冲后,在梁河县河西区抢修“腾八公路”。从遮岛链子桥到腾冲曩烟段,也就是现在梁河西岸公路。当时弄坵寨子参加人员是<b>梁本云</b>(郎永兴)已故,是梁其苍家父。<b>梁本华</b>(郎常华)已故,是梁家昌家公和另外一个是<b>梁本生</b>。这件事梁河河西村寨老人知晓的人还有好大一部份。</p><p class="ql-block"> 根据老关璋村人曹连恩享年93岁,采访之际,时年88岁,新关璋村人曹连能80岁讲述,在二战期间新老关璋村合起来计算户头,被派遣去挖滇缅公路,被派送去挖中印公路,被派去挖腾八公路的人家有好几户。按照三户人家派一名民工份额去挖路,曾分批次去挖路。民工轮换去挖路,挖路好的多次被派工去挖公路。关璋村最早去挖滇缅公路的有3户。第一户是曹先品的爷爷<b>曹和春,</b>修路当年40岁,1962年去世,享年72岁;第二户是曹金苍爷爷<b>曹石顺</b>,当年50岁,1952年已故,享年64岁;曹石顺修路回来后脚步走路,有一些跛脚,晚年需要拄拐杖才能走得稳步子。据说是在挖公路期间被一种“莫多嘎”的东西,可能是摩托或者卡车或者工程车碾压着脚丫受伤回来以后,他的脚一直崴跛“拜”着走路,晚年还依靠拄拐杖才能走路。曹石顺与曹先崇的爷爷曹石有,1975年去世,享年96岁,是亲兄弟;第三户老关璋寨曹约妹的爷爷<b>曹自德</b>,当年约50岁,1950年已故,享年57岁。关璋村弄坵村去挖路人的报酬怎么抬?现在后人只说当时的政府有一些民工补助。</p><p class="ql-block"> 【百度百科】 设治局在清朝末年出现,凡是某一个地方预备成立新的县政府之前,总督署、巡抚署或省政府可预先成立设治局,以筹备之,主官为设治委员,权限相当于知县(清朝时期)、县知事(北洋政府时期)或县长(国民党政府时期)。设治局在民国时期为二级行政区,隶属于省政府。中华民国有34个设治局,但在国共内战战败并失守中国大陆后,目前事实治理的台湾地区没有设治局。(曹先强 撰文)</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参考书目:</b><span style="font-size:18px;">《保山县志》《梁河县志》《德宏史志资料》(第三集)《盈江交通志》《猴桥镇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印公路挖路民工口述历史访谈录,</b><b>受采访人:寸永态,汉族,今年97岁。采访地点:腾冲市新华乡荒田村 。采访时间:2023年1月31日,上午11点。受访人近况:滇西抗战老民工寸永态,现年已97岁仍在世。 曹歌 拍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中印公路挖路民工口述历史访谈录,</b><b>受采访人:</b>寸永态,汉族,时年91岁。<b>采访地点:</b>腾冲市新华乡荒田村 。<b style="font-size:18px;">采访时间:</b><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7年2月10日,上午10点。</span><b>受访人近况:</b>老民工寸永态,现年已96岁仍在世。 曹歌 拍摄</p> <p class="ql-block">滇缅公路,1938年,滇西20万各民族民工艰苦挖掘,血肉筑就,9个月时间,终于挖通这条维系中国抗日生死存亡的生命血线。(照片资料来自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中印公路,在武装部队护卫下,机械化军工与工兵团、民工,正在中、缅、印边区建设史迪威公路。这个挖路者从嚼烟草习惯,民族风格服饰,看是少数民族妇女。 (照片来自网络 资料图片)</p> <p class="ql-block">滇缅公路筑路者,男女老幼皆民工,把石头敲碎铺筑公路土路面。面前黑锑壶是民工喝水用。(照片来自网络 资料图片)</p> <p class="ql-block">滇西抗日战争时期,各族民工身披蓑衣,在滇缅公路筑路工地辛苦劳作,赶工期,早通车,支援抗战。<span style="font-size:18px;">(照片来自网络资料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b>二、滇西抗战历史文化遗迹考察报告·阿昌族乡村田野调查中发现挖中印公路命令纸质文物 </b>曹先强</p><p class="ql-block"> 在滇西阿昌族乡村田野调查中,发现挖中印公路命令纸质文物,许多人哪条路是中印公路? 说起来还有一些复杂。</p><p class="ql-block"><b> 中印公路,</b>也叫史迪威公路。抗战时期,连接中国、缅甸、印度,全长2125公里。中国内为850公里,国外为1275公里。它始于印度雷多(列多),从印度列多出发,进入缅甸,穿过野人山,在缅北胡康河谷,自北向南到达密支那,在密支那分成南线、北线两条。<b>南线,也叫旧线,</b>是1945年1月24日修通,从密支那,经八莫,南坎,再到中国畹町,与滇缅公路共线。<b>北线,叫新线,</b>自密支那出发,经过腾冲,到达保山,汇合滇缅公路。北线也是叫保密公路,又叫腾密公路。1946年1月北线完工修通,昆明至保山,与滇缅公路同线,而后由保山龙陵转往腾冲直线开往缅甸密支那,再往印度雷多。</p><p class="ql-block"> 中印公路北线,越过伊洛瓦底江,经过密支那,经过槟榔江猴桥,到达腾冲,又分正线、支线。正线是翻越高黎贡山,过大蒿坪,过怒江、过道街、到蒲缥、到大官市,进入滇缅公路。支线是从腾冲,过龙川江腾龙桥,到龙陵县城附近,与滇缅公路相接。保山至密支那公路,地方上也习惯叫保密公路,全长295公里。其中,中国境内约180公里,境外缅甸约115公里。</p><p class="ql-block"> 1942年4月28日,云南省紧急成立了“协修中印公路募工处”,刚刚开始测量工程,日军占领滇西怒江西岸,国内段被迫停工。1944年5月 在滇西大反攻的隆隆枪炮声中,中国驻印军与国民政府、云南省政府,赶修史迪威公路,出动总数为10万的滇西民工前往中印公路工地,加上已先期到达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就地招募的民工,这支筑路大军已达12万多人。同时印度方面也出动了7万多人赶修印度境内的道路。中印公路修筑的同时,施工铺设中印输油管,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输油管。 </p><p class="ql-block"> 1944年9月,在滇西大反攻的隆隆枪炮声中,赶修史迪威公路工程,全力推进,虽然有工兵机械化做主力军,但是,为了赶工期,一些路段,民工缺一不可,又开始大量征集民工开挖,梁河县与腾冲县毗邻,挖路任务,责无旁贷。阿昌族乡村,又收到火速派工挖路的命令。滇西阿昌族同胞,扶老携幼,选出了强壮精干的男劳动力,前往腾冲参加抢修保密公路,即修挖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参加修筑的是史迪威公路北线。</p><p class="ql-block"> 春节我回滇西老家过年,在德宏州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走访老人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组珍贵的抗战文物。“滇西阿昌族乡村1944年修挖史迪威公路的命令纸质文物”,令人惊奇。抗日战争胜利70年了,这些文物的发现,有利于纪念这场伟大和正义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这些纸质文物,与一大包旧纸约旧契约,被塞在马帮从缅甸带来的马锅头放小物件的小铁桶,放在土墙洞里,经历清除“四旧”扫除“封资修”的运动,躲过了“文革”浩劫,保存下来,十分罕见。半年时间里,我阅读大量滇西抗战历史,了解修筑滇缅公路、修筑史迪威公路历史,多次采访知道滇西抗战时期历史情况的当事人老者,特别电话联系采访了乡村里的许多知情人。在家父曹连能,现年已80岁帮助下,请关璋村曹连恩老人享年93岁,弄坵村梁其生老人享年90岁,马茂梁本森老人,享年86岁,等老者,请一些乡村老人们帮助回忆历史,核实口述历史事实,记录历史碎片记忆。确实发现,在七十多年前的滇西抗战中,故乡族人们,经历了那些被征派民工,被拉民夫赶去挖滇缅公路、修筑中印公路(保密公路、保腾公路,史迪威公路)、修挖腾八公路(原滇缅公路规划路线,日本人河西公路,梁河县链子桥头至腾冲县界曩烟段)的苦难岁月。</p><p class="ql-block"> 回到历史现场,乡村田野调查发现什么?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有些什么内容呢? </p><p class="ql-block"><b> 乡村收到挖史迪威公路命令</b></p><p class="ql-block"><b> 【第一件抢挖公路命令,附图】</b>民国三十三(1944年秋 ),国民政府,出于抗日战争紧急需要,抢修保密公路(保山一密支那),也叫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当时,滇西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马茂村、弄哄村、弄坵村,共同收到上峰传来,立即派民工去赶挖公路命令。</p><p class="ql-block"> 这个命令是写在棉纸上的,派邮差送来给寨子主事的乡老。村里乡佬后人,把它与一大包旧纸约旧契约,塞在马帮从缅甸带来的马锅头装放收藏小物件的小铁桶,安放在土墙洞里。经历抗日战争、经历解放战争,躲过了“文革”浩劫,保存下来,十分罕见。纸条上面说,如果乡村当事人不按照要求办理,不派民工去挖公路,要<b>“枪毙当事人”。</b>这是当时由国民政府在梁河的国民党设治局发出的紧急派工命令,上速乡村民国时期原属于国民政府梁河县设治局遮岛镇木二甲管辖。</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挖中印公路命令内容全文抄录:</b></p><p class="ql-block"><b>条 商(殤)该各寨漏夜(连夜)赶办事:</b></p><p class="ql-block"><b>案奉 官处 设治局 紧急命令内容: 查现修保密公路,上峰命令伤(殇)紧,克不容缓,查本镇应出之民工,业经讨论,实合户口三家一名,其民工须各带锄头、粪箕、砍刀、锯子、斧头,也不论谁一种可,又被盖衣服。仰该各寨持事赶速漏夜派足,于明日前来官处点名,而所到之民工应暂带七天伙食,以后自有政府担负,事关交通重要,辜勿违误。如违枪毙当事人。火速!飞速。</b></p><p class="ql-block"><b> 右仰。 来人脚力国币共伍百元。 木二甲 官章 弄哄 马茂 弄丘 速遵办。 军粮也要送来。 </b></p><p class="ql-block"><b> 十月二十三日 条</b>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份阿昌族乡村发现的命令,是七十年前,在滇西抗日战争时期,抢挖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命令纸质文物 ,字迹清秀,纸质完整破损小,保存完好。</span></p><p class="ql-block"><b>【第二件催交军粮命令文物,附图】</b></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三 (1944年5月—9月)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第54军第198师,从滇西抗日战争前线怒江栗柴坝渡口,渡过怒江天壑,拉开滇西大反攻战役,开始攻击高黎贡山灰坡北斋公房古道一线,打响腾冲攻坚战光复战役。<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全力支援抗战前线,</span>国民党梁河设治局长封维德,南甸宣尉司老土司官龚绶,联合发出给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马茂村、弄哄村、弄坵村,要求给驻地的抗日部队198师筹交军粮命令条。上有<b>“如违军法究办 ”</b>内容。当时国民政府在梁河县成立国民党设治局,上速乡村被划入其在原属梁河县遮岛镇木二甲之管辖权内。</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催交军粮命令内容全文抄录:</b></p><p class="ql-block"><b>条 商(殤)飞速赶收事:</b></p><p class="ql-block"><b>顷奉 梁河设治局长 封(封维德) 老司官龚(龚绶) 手令 开:为令殤遵赶事,兹经开会议决,每日补给一九八师军粮,遮岛镇每日应送捌百柒拾柒市斤。由本月初七日起,逐日照数送至九保街交师部军需处。如违军法从事一案。等因奉此。查遮岛镇以户口计算,每户每日应着军粮柒合,共计摊合肆拾贰斗,除交叁拾伍斗外,所余七斗之数,作为民伕吃米,不过减省手续,以十天摊派一次,每户收合柒升,仰该頭人赶速收齐,限三日内,按户送交前来。以凭转送师部,如违军法究办。切切右仰。</b></p><p class="ql-block"><b>木二甲 持事頭人 遵办 </b></p><p class="ql-block"><b> 来人脚力国币肆百元 </b></p><p class="ql-block"><b>十月初六日 条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梁河设治局长封维德,南甸宣尉司老土司官龚绶联合发出给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马茂村、弄哄村、弄坵村,要求给当地驻军抗日部队198师筹交军粮命令条,民间保存的抗战政务文件文物,字迹清楚,纸质完整污损小,保存完好。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b>【第三件分派承交学兵费命令,附图】</b></p><p class="ql-block"> 民国三十三年农历八月二十八,梁河县遮岛合镇镇长,奉梁河设治局长封维德命令,下给木二甲马孟、官章、弄烘、弄邱,各寨持事欠正興、郎大贵、曹生春等人命令通知条。</p><p class="ql-block"> 这个命令内容是分抬学兵壹名,每月筹缴兵费国币贰萬元,服装各等一慨在内,由九月起,此款按月認承,不出月底如数清交,不致短少拖欠。</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催交学兵款命令内容全文抄录:</b></p><p class="ql-block"><b> 条:具承認人 木二甲 马孟 官章 弄烘 弄邱 各寨持事 欠正興 郎大贵等 今於镇長座前呈具承認事 </b></p><p class="ql-block"><b> 爲因遮岛合镇奉局長命令 商(殤)着学兵 民各寨附厂(近)遮岛镇 应分抬学兵壹名 今商请由镇长代僱抵充言定 每月筹缴兵费国币贰萬元 服装各等一慨在内 由九月起 此款按月認承 不出月底如数清交 不致短少拖欠 其兵如何日取消 兵款随即停止 至民各寨本系特别区域 应抬一切杂款 不能与遮岛户口平均分抬 只能作爲遮岛贴户 量帮幾贴补助倂 此声明理合出具承認是实 </b></p><p class="ql-block"><b> 民国三十三年 阴历八月二十八日 具承認人 曹生春 劝正兴 郎大贵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个命令上面写明了三个具承認人曹生春、劝正兴、郎大贵。据笔者乡村田野调查他们的历史情况发现分别是这样的:1、曹生春,阿昌族, 是时任梁河县关璋村乡佬乡贤乡绅,关璋村当时主要持事人,今老关璋村曹老坤家的爷爷。2、劝正兴,傣族,是时任马茂村傣族寨乡绅乡贤乡佬,解放后民主政治协商土地改革时期,被划成了地主成分。欠姓,也写成劝姓,欠氏其后人是劝德文,向自英。1950年3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打响解放德宏第一仗的“马茂战役”中,消灭的反共匪徒,当时所谓的“滇西反共救国军”钱有森司令部,就设置在劝正兴家里。3、郎大贵,阿昌族,是时任弄坵寨乡佬乡贤乡绅,梁禧昌之爷爷。 此文书命令,是抗战时期,民间保存的民国边疆乡村抗日政务文件文物。另外,此命令,没有一个标点符号。字迹清楚,纸质完好。</span></p><p class="ql-block"> <b>【第四件抗战命令文物,附图】</b></p><p class="ql-block"> 这张纸质文物条,是民国三十三年,阿昌族乡村收到为远征军抗日部队上交军粮、服装费的通知帖子以后,乡村按照要求户头人口数分担上交兵员款项、服装费的记录。</p><p class="ql-block"> 其中,记录有具体日期详细名目数量,共有十次上交记录:</p><p class="ql-block"><b>“十月二十六交服装费新币一萬五”</b></p><p class="ql-block"><b>“腊月二十七交服装费新币陆千”。</b></p><p class="ql-block">(曹先强撰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一件 滇西抗战历史考察报告•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乡村田野调查中发现挖史迪威公路命令纸质文物。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十月二十三日)南甸土司 梁河设治局紧急命令,速派民工赶修保密公路,内有“如违枪毙当事人”。 曹先强 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二件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农历十月初六)梁河国民党设治局封维德局长,南甸宣尉司老土司官龚绶联合发出给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马茂村、弄哄村、弄坵村,要求给抗日部队198师筹交军粮的命令。 曹先强 翻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三件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农历八月二十八)梁河县遮岛合镇镇长,奉梁河设治局长封维德命令,下给木二甲马孟、官章、弄烘、弄邱,各寨持事 欠正興、郎大贵、曹生春等人命令条,负责承担上交军费。曹先强 翻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四件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给中国远征军交军粮服装费记录文物。曹先强 翻拍</span></p> <p class="ql-block">血肉筑成的滇缅路工地。(资料照片)</p> <p class="ql-block">滇缅公路,华侨机工车队,中国远征军,盟军,各种战备车辆,风雨兼程,日夜奔驰,运输抗战物资支援抗日前线。(照片资料图片)</p> <p class="ql-block"><b>三、散落在乡村里的抗战历史文化碎片记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1、两个便衣吊死在香果树上</b></p><p class="ql-block"> 1942年5月—1944年9月怒江东岸、腾冲北部积极准备滇西抗日大反攻,抗日各部队多次派出侦察兵,深入敌占区沦陷区,探听情报,多次从怒江东岸过江到怒江西岸,侦察敌情,组织抗日游击队,预备2师,深入敌后,在腾南腾北打击日寇。阿昌族乡村关璋村,位居腾梁边界,一条腾冲县城至阳广哨口(今讹叫杨管哨)至梁河、盈江、缅甸八莫的马帮古道,穿村而过。明朝崇祯年间,三百七十五前,大旅行家徐霞客,从腾越来到古道阳广哨,在其《徐霞客游记》中,记录了哨口附近关璋村阿昌族村落“村人不通汉语”。</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 一天,两个便衣被日本鬼子沿古道追击而来,追到关璋村,便衣走投无路,被日本鬼子抓获,然后用底线(细线)吊死在村边香果树上。兵慌马乱,村民躲避兵患入密林深谷,不敢冒昧探究,后来遗体生蛆了,臭气熏天了。胆子大的乡村人,才去查探。村人不知道他们身份,就当无名尸骨,帮他们收尸安埋了。并且经常传说这两个人是打日本人时候死的兵。后来,我经过了解滇西抗战历史,大体知道,他们可能是滇西抗战第20集团军第54军预备2师或者是第198师抗日游击队侦察兵情报兵。 </p><p class="ql-block"> 1942年5月—1943年4月预备2师深入在敌占区,在附近组织游击队抗日,打击日军。梁河县盈江县境内发生多次抗日激战,浑水沟阻击战,九保三眼井阻击战,曩宋河三角地带陆击战,大盈江三角洲抗日阻击战。预备二师抗日正规军与地方民族武装力量,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日军穷凶极恶,发动残酷扫荡,多次从腾冲出动清剿经过这一地区,经常残忍扫荡,追捕抗日游击队,捉拿抗战情报人员。日军在曩宋关遭到预二师四团三营打击,组织力量反扑,追击已退出阵地的抗战游击队,追到马茂,马茂村民四处追亡,追到关璋村西头桐油园息风寨,日军发现躲避战乱的民众,狂暴兽性大发认定这些民众是抗日军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惨无人道地</span>吊打,残杀害死了这些马茂村10多个逃难躲避战乱的民众。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不由分说,把民众当奴隶,抢走了关璋村曹茂春家的大架子猪,剥皮煮吃。关璋村民众遇到日军土匪劫难遭遇时,有乡保甲长组织村民躲难,大多数人躲避到寨子脚下的“张俩”(地名)凹子里,男女老少不能出声,不能生火冒烟做饭。紧急敌情过去了人员才回到村子家里提心吊胆的过日子。</p><p class="ql-block"> 这两个兵,或者是两个人,路过关璋村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兵慌马乱,战火纷飞中,绝境遇敌,无力回天,康慨就义,生命永远无声无息地定格在抗战岁月中。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都是一个无人知道的秘密。关于他们的身份,肩负使命,生命经历,为何牺牲在此边地敌后战场,谁吊死了他们,他们有什么心事遗言未来得及吐露,他们未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当地老百姓不知道,战火前线上的他们的战友及后方亲人也更不可能遥知这一切了。他们就象一股山风裹来的一朵云,风轻云淡地飘过来,又永远无声无息地嘎然而去了,一个来无踪去无迹的殉国者殉难者,留给人们猜想。我反复查看滇西抗日战争历史文献相关资料,推断研判那两个人是不是抗日游击队,抗战便衣队,军事情报员,化妆侦察兵,落伍兵失联者,伤兵,散兵失踪者,都有可能,也都可能都不是。抗战时期,战争年代,非常时期,人的个体生命,生命遭遇,与国家命运,国家安全,休戚相关。他们的死难,甚至连能不能确定是无名英雄,对后来者而言都已成为了一个无法完成的论述与叙事。</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坟墓,是乡村阿昌族民众,善良大义,义务出力,就地掩埋在死难处。古道边,山村外,荒草碧连天。坟墓很小,只有一块碑心石,枯草掩映,令人悽怜又畏惧,过去经常受到乡村献饭祭祀。滇西本地人有鬼神意识,灵魂观念。人们认为,他们是外来人或者外省人,在阿昌族社会观念社群意念里,他们是不丹子(可怜)的外鬼,不可能上家堂祭祀,只能在清明节,偶尔祭祀一次,因此,他们就是经常吃不饱的鬼。孤魂野鬼,不能被周全伺俸,可能也是饥饿无比,偶有疏漏魂魄就会咬小娃娃。鬼魂咬了小娃娃,小娃娃就肚子疼,满地打滚,大人就送一碗烧红的鸡骨头,放一点冷饭,打一些凉水,弄成一碗冷水饭,当地方言叫“江水饭”。大人抬凉水碗,绕绕小娃娃头两三圈,吐了一口吐沫,向大门外泼去,把碗扣在门口外,小娃娃就安好了。</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坟墓,很小,小得人们误认为是未成年人的坟堆。坟头明显的标志就是它有一块碑心石立在那里。原来在村子边半坡荒地上,在小学校西后面缓坡上,周围有香果树,有黑果树,郁郁葱葱。六十年代生产队开荒地,栽过茶叶台地,种植过板栗树,四围修长的大竹蓬,密集围绕着,春天荒野上,芦苇草发嫩芽,开白花前,小学生们经常去采嫩草芽吃。后来曹香早家搬迁到附近盖房子,周围被围挡起来。1983年农村包产到户联产责任制以后,农户把坟墓边空地开垦种植经济作物甘蔗。岁月更迭,流年易逝,现如今,魂在墓已不存。</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2、阿昌人“玩春灯”给抗日部队送“灯帖”</b></p><p class="ql-block"> 滇西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抗日部队,有一个连队驻防在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马茂村大水平寨的乡佬孙广茂家、杨儒旺家,老百姓记得说是198师的部队。</p><p class="ql-block"> 原梁河县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曹连能(时年80岁)回忆说,1983年,在林权改革分山期间,在弄坵生产队勘察山林的路上,听梁其明说,有一年,应该是1945年春节,弄坵村“玩春灯”,阿昌族春节习俗,正月初二至十六,舞狮玩灯,逐户送祝福,派梁本益(梁其仁之父)、梁本应(梁其显之父)两个人去“送灯贴”到大平子村,给驻扎在孙广茂家、杨儒旺家的抗日部队198师一个连队,准备给抗日部队玩春灯,舞狮子,祈求作战顺利,结果被当官的骂骂咧咧,拒绝和推挡了出来。后来,经过驻地大平子村汉族乡老乡贤孙广茂、杨儒旺帮助解释劝说,玩灯是阿昌族过年好的古本风俗,可以“接灯贴”,接了粘福禄寿喜,部队长官听明白后,非常内疚,又比较高兴,便接了“灯贴”,还给了送灯贴的二梁,两个半开大洋,做回礼。梁其明,弄坵村人,于公元2010年已故,那年玩灯,他是小伙子,男扮女装,扮小姑娘,此口述历史属于当事人经历者口述。</p><p class="ql-block"> 马茂村大坪子寨驻防的抗日部队是中国远征军198师,平常在驻防地,战备训练,布防防御工事,在红坡头修挖有许多作战战壕,战坑。这些作战掩体遗址遗迹,居高临下,面对山下,河西山方向,马茂上来的道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今仍然历历在目。驻扎部队,经常来关璋找拿老百姓种植的芋头、南瓜,缺斤短两的情况也有。乡村老人都知道他们是中国远征军198师的抗日部队,有一些人与他们相处的比较融洽,毕竟大敌当前,同仇敌忾,保家卫国,是所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大背景下的大家共同的家国情怀。(曹歌 撰文)</p> <p class="ql-block">抗战筑路工程。<span style="font-size:18px;">(照片来自网络资料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抗战筑路涉水工程。<span style="font-size:18px;">(照片资料来自网络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云南省,四川省,分别派民工,赶修 西昌县←→祥云县滇缅公路,即西祥公路,积极支援抗日战争胜利。(照片来自网络资料图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印输油管道,在武装部队护卫下,机械化军工与工兵团正在中缅印边区,一边建设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一边架设输油泵管线。(照片资料来自网络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中印公路,在武装部队护卫下,机械化军工与工兵团、正在中、缅、印边区建设中印公路,即史迪威公路。(照片资料来自网络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