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行山深处的古老文化和秘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燕子梯~雷公梯~拐弯梯~骷髅沟~木梯~喉咙系徒步穿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引 言</p> <font color="#ED2308">★</font>太行山是中华魂魄,是中华文明与历史的见证者,太行山深处蕴含着始祖文化、古都文化、佛道文化、医药文化、红色文化等,构成了太行山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p class="ql-block">【户外团队】小猫游园户外运动俱乐部</p><p class="ql-block">【技术支持】新乡登协户外技能登山队</p><p class="ql-block">【活动时间】4月17日</p><p class="ql-block">【出行方式】自驾拼车徒步登山</p><p class="ql-block">【参与人员】星,大海,磊磊,巴顿,亮园。</p> 【公用装备】自驾工具,绳索,应急救生物品等。<br>【个人装备】对讲机、登山包、保暖衣、头灯、登山杖等户外装备;自备活动中的路餐等。<br> 户外徒步登山的汇报帖子不仅记录徒步过程中的美好时刻和欢声笑语,更重要的是知道当地的生活习俗,体验当地的风土民情,追寻当地的历史文化,你会觉得这一趟驴行才具价值和意义。 很多人户外徒步登山从网上下载一条轨迹就匆匆上路,不仅自己玩不好,有时候也会走错路让自己迷惑,更有甚者,出行回来发朋友圈、发抖音或发汇报帖时,地址名称总会张冠李戴,地名胡叫胡起胡说。驴友不仅仅是爬山锻炼身体,还有更多的文化和精神需求。 <p class="ql-block">【徒步&攀爬线路描述】</p><p class="ql-block">方家沟村~燕子梯~雷公梯~水梯(口)~拐弯梯~菩萨岩(经过)~鸡冠岭~平石板路~寨门~阎王鼻<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四</span>方脑(大庄)~寨门~骷髅沟~木梯(铁橛子梯)~二寨门~新梯~喉咙系~关霖沟村。</p> 本次线路名称描述,得到了关霖沟村为驴友做地接和向导的李双林同志的帮助,同时也感谢用摩托车将我送到方家沟村去开车,为我们返程节省了体力、争取了时间。<br> 【徒步线路特征】休闲徒步穿越行程为17.42公里,开始海拔460米,最高海拔高度1566米,徒步环线穿越累计爬升高度1237米。此线路是叫老驴感慨,强驴满意,新驴称赞的一条休闲美景野驴线穿越线路。 燕子梯是从方家沟徒步开始的那一段,继续往上走就是水梯,走到二辿路往三辿路上走这一段就是拐弯梯。小猫游园户外团队始终尊重穿越线路的历史文化渊源,尊重当地老乡的地名称呼和叫法,其中,包括发音和方言都应该保持当地的风俗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给咱们户外赋予生命力的源泉。 雷公梯是近两年爬山的驴友自行开发出来的攀爬线路,之所以叫雷公梯,是因为山体有一个直角形状裂缝,也因为好奇和大家的想象,认为这里是打雷时雷击将山体劈成的能容纳一人通过的缝隙才叫雷公梯。雷公梯由两部分组成,下面一部分是小攀爬,上面从缝隙中通过,感觉很好啊!!! 骷髅沟,当地老乡也叫拱窟窿梯和滚石沟,多数人称这里为骷髅沟,据说N年前曾有村民于此沟发现过一具骷髅而得名。传说归传说,其实骷髅沟沟内虽然乱石遍地,坡度陡峭,但并没有太大的险度和难度。 刚刚送走春意盎然的桃花风光,随即迎来了四月份太行山绿色如海,鲜花如潮,黄花怒放山川秀美的景象,极目所至,那漫山遍野的连翘花灿若金色云霞,闪耀着生命的灵动,焕发着勃勃生机,这是太行山独有的如诗如画、如入仙境的醉美景观。<br> 寨门。在徒步四方脑(大庄)的途中,会经过三道寨门,此寨门是当年高欢在四方脑驻扎时修筑,因生活之需还修筑了燕子梯,拐弯梯、平石路等交通要道,四方脑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天然战略要地,也为高欢屯粮练兵提供了最佳场所,四方脑东面的跑马岭就是当时的产物,小西天也与高欢有不解之缘。 不同的线路,不同的体验,有一段路是沿百丈崖边行走,若不是崖沿边树丛遮挡,估计无人敢行!视觉上的安慰战胜了内心深处的恐惧,每一步看似安全,着实步步惊心。户外徒步的魅力,或许就在于前方永远给人无限的遐想和憧憬……<br> <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ED2308">●</font>为啥要跟小猫游园去徒步登山<font color="#ED2308">●</font><br></div>小猫游园户外团队是有经验、有保障、有激情、能互助、能担当、能分享、会嗨皮、会开心,会踩时节在最佳地点赏最美风景,更是专业和确保安全的户外团队!!!<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align="left"><font color="#ED2308"><b>高欢东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实际统治者</b></font></h3><h3 align="left"><font color="#ED2308"><b></b></font><br><b>高欢(496年~547年)</b>,原籍河北省景县,出身于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固阳县,成为鲜卑化汉人),属兵户之家。东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北齐神武帝。北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统帅,东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实际统治者。</h3> 东魏武定五年(547年)正月,高欢病逝于晋阳家中。东魏武定八年(550年)正月,其次子高洋建立北齐,追尊高欢为献武皇帝,庙号太祖,后被改尊为神武皇帝,庙号高祖。 高欢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聪明才智,逐渐成为北魏末年崛起于北方的一个军阀,在他手上,北魏王朝最终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后来高欢在东魏的基础上建立了北齐王朝,建都邺城(今安阳与河北临漳交界处)。 可以说,北周和北齐都是在北魏的基础上建立的,它们之间是天然的仇敌。所以北齐被北周灭了,北周被杨坚篡位建立了隋朝。 高欢为逃避宫廷斗争,保存自己实力,亲率大量官兵,携太子高洋从京都邺城来到林虑山上屯兵扎寨,充分利用山高路险山峰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在林虑山“四方脑”建立了行宫,包括东西宫院、操兵场、观鱼池、皇粮仓、斩人岩、寨门等建筑。到现在历经千年沧桑,这些建筑除天然岩洞外,均已坍塌殆尽,仅存遗址。但原来宫殿的瓦砾,仍随处可见。 从高大的皇仓岩、阴森的斩人岩、宽阔的操兵场仍可想像出当年此处的非凡景况。现在老百姓耕地时仍可耕出当时被烧焦的粮仓米谷形成的碳化块,还有不少人从这些遗址处捡到了当年遗失下的金银珠宝。仅遗失散落之物,竟使后人千年捡之不完,可见当年高欢行宫嫔妃娘娘之众多,穿金戴银之奢侈。 高欢的传奇故事在林虑山一带口口相传了千余年,如迷雾之中借助香炉飘烟成功脱险的传说“香炉指路行香崭”,“娘娘险过蒙眼道”,“红娘扯裙罚圪针”“高欢兵败桃花洞”,“三九寒天桃花开”,“高欢自刎四方脑等等。如今的哄娘坨村、坟凹村无不和高欢有着密切因故关系。 高欢为人深沉,富于机谋,极具军政天赋。善用人,不问地位高低,唯才是举。治军严明,将士乐为效死。与当地军民关系极为融洽、军民打成一片、深受百姓爱戴,为北齐立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欢与三国时代的曹操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是从社会的底层开始,靠自己的打拼逐步走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都是典型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都没有称王;都是儿子称帝后封其为王。不同的是,曹操因为罗贯中的一部《三国演义》而名驰天下,高欢因为缺乏这样的机遇而使世人了解不多。<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民国“天门会”在菩萨岩的一段历史经历</b></font></h3><div><br></div><div><b>民国12年</b>(1923年),当时的中国山河破碎,人民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在逼迫与绝望之下,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铤而走险,以农民运动的方式抗拒压迫、谋求生存。贫苦出身的郭官林、韩欲明不满民国政府的腐朽统治,组织广大贫苦农民成立“天门会”,武装起义抗捐抗税,反军阀、反豪绅。声势之浩大波及豫、晋、冀三省的23个县,会员近三十万人。</div> 天门会的主旨思想,反映了广大贫苦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积极响应,纷纷入会,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农民起义军。天门会创始之时坛主是郭官林,发展至1926年(民国15年),会员众多,势力壮大,郭官林胆小怕事,辞去坛主之职,由会员公议,拥戴韩欲明为坛主。 民国17年,庞炳勋率2个师进攻天门会。韩裕明从安阳县、辉县、涉县等地调会队数千人,在林县、安阳县交界处部署了两道防线。战斗三天,终因寡不敌众,两道防线均被攻破。3月17日,庞军占领林县城,韩裕明率天门会队退至城西桃园村菩萨岩,凭险固守。 为支持天门会的斗争,同年10月,中共河南省委派共产党员马载(安阳县人)到菩萨岩同天门会并肩战斗,鼓励他们坚守阵地,同新军阀作持久的战斗。12月22日,庞军再次攻打菩萨岩,炮弹只能打到半山腰,死营长一名,进攻失败。庞军无计可施,提出谈判,韩裕明表示同意,并与共产党员马载、郝建勋商定谈判条件:不接受国民党改编,不离开林县,要求国民党废除苛捐杂税,不许敲诈勒索欺压百姓;否则坚持武装反抗。因庞军代表毫无诚意,所提条件苛刻,谈判未成。 民国18年1月12日,庞军由一土豪带路,从小道攀登到菩萨岩对面山上,用大炮轰击天门会阵地;同时晋军也从小西天峰顶用大炮向菩萨岩猛轰,致使天门会无法坚守。21日夜,韩裕明率会队由黄华口冲击,击溃守敌突围成功,带数名随从潜往东北,投靠奉军。其余会队分散隐蔽于林、安、涉等县农村。共产党员马载、郝建勋也随着离开了天门会。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这支农民武装力量迅速壮大,在打击官僚统治,消灭土匪,掠夺遏制地主豪生压迫和剥削抵制军阀对百姓的欺凌和践踏,不屈不挠抗击日寇侵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户外的路上,小猫游园始终感受的是忙碌的幸福,奔波的快乐,疲惫的享受,智慧的探索,浪漫的洒脱,心灵的放飞和人生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