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致谢”走红 黄国平给网友回信了 附《致谢》全文

邓氏文艺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一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网上引发了人们的热切关注。论文致谢部分作者克服各种艰难困苦走出小山村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br><br>  论文的作者叫黄国平,201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攻读博士研究生,是该研究所研究员宗成庆指导的学生,其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对于自己因“致谢”走红,黄国平本人做出了回应。 黄国平博士2008年9月入读于西南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西南大学只是黄国平博士成为冉冉新星的开始。在校期间不仅获得了西南大学三好学生的称号,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同时也登上了学校的校报,被评为“学习先进事迹 争做先进典型”模范。在校期间拿过全国软件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重庆赛区二等奖,也参加过两次全国软件程序比赛。在数学建模方面也是极具天赋,获得过美国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一共参加过9次数学建模比赛。这些都为后来保送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做了准备,而西南大学也成为了黄国平博士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附全文:<br><br>各位网友好:<br><br>我是黄国平,因博士学位论文致谢意外受到大家的关注。网络流传的致谢是被人节选后发布到网上的,现将完整版本附后(隐私相关的敏感信息已被隐藏)。<br><br>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我先后就读于炬光小学和大寅镇中学;2004年升入仪陇中学,2007年在绵阳南山中学复读;2008年进入西南大学,2012年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博连读,导师为宗成庆研究员,并在2017年7月毕业。现就职于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I Lab),继续博士期间确定的研究课题,持续向目标靠近。<br><br>作为众多从大山走出来的学生之一,受益于国家、政府、学校、社会以及老师和爱心人士的帮助,包括但不限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中学、绵阳南山中学、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尤其是博士导师宗成庆老师的悉心培养,我才能走到今天。还有许许多多我没办法列举的好心人,在此一并感谢!<br><br>目前科研工作繁忙、精力有限,网上的留言与讨论,朋友的问候与关心,很多无法回复。在此向各位致以诚挚的歉意和谢意!也祝愿大家努力终有所成!<br><br>黄国平敬上<br><br>2021年4月19日 <b>黄国平伯父:每年过年都会打电话询问家里情况</b><br><br>  2021年4月19日,四川新闻网记者联系到了黄国平伯父,他为我们讲述了这篇“致谢”背后的故事。<br><br>  “他们家当时穷到什么程度,基本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黄国平的伯父这样说道。伯父说,黄国平母亲因为精神有问题经常都会离开家,父亲是在黄国平初中毕业那年,去广州打工时出车祸去世。而在不久后离世的婆婆,更是从喂饭到洗澡一路照顾黄国平长大的人。<br><br>  记者从伯父处了解到,黄国平还有一个哥哥,比黄国平大9岁左右,由于家中实在贫困,哥哥在小学毕业后便没再继续读书。而哥哥在黄国平后来的求学过程中也提供了莫大的帮助。伯父说:“在黄国平上大学时,那时学校需要一万多元学费,都是他的哥哥、堂兄弟、表兄弟们一起凑出来的。在进入大学后,黄国平便找到校长说明了情况,也就减免了不少费用。”<br><br>  黄国平的伯父说,虽然自己能力有限,无法承担黄国平上学的费用,但是他也经常教育黄国平,千万要记住党和人民的恩情,“在他求学的过程当中,真的离不开党和政府帮助。黄国平高中时就入了党。”<br><br>  如今的黄国平已经走出了那个小山村,在城里安了家,伯父说:“如今他把我们还是记在心里的,每年过年都会打电话询问家里情况。” <p class="ql-block">黄国平面对命运捉弄无能为力、却又从未放弃过抗争的人生经历。其实,让人热泪盈眶的,从来都不只是苦难,还有苦难背后的坚守与奋斗。这是昨天努力的成果,也是对明天最好的馈赠。</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jidmo24" target="_blank">【直抵人心】中国科学院黄国平博士论文《致谢》(全文):看哭了,不容易</a></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