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足迹(六)行走在忻州的名山、村落、雄关、古城

licongmin

<p class="ql-block">  预计十天的2020年度第二次出行,已过七天,将进入最后回程阶段。准备从榆林回转忻州市辖区。</p><p class="ql-block"> 听战友介绍,宁武县有个芦芽山,此山有几个景点值得一游。我们决定,从榆林走高速,去忻州五寨县,翻越管涔山,前往芦芽山。</p><p class="ql-block"> 果真如此,这天到了五寨县管涔山脚下,刚好遇到新整修的国道完工即将开通,通融了看守路口的老师傅,为我俩自驾老人放行,师傅说,让你们从这上山,能少绕70公里路。我们感激富有同情心的好人。</p><p class="ql-block"> 翻越管涔山的一路风景和见闻,在此不赘述。</p> <p class="ql-block">  这次出游活动大多在忻州市范围, 刚路过的五寨县和芦芽山所在的宁武县也都属于忻州市管辖。有必要对忻州市做个了解。</p><p class="ql-block">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北倚长城与大同、朔州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相望,东临太行与河北接壤,南屏石岭关与太原、阳泉、吕梁毗连,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忻州山岳纵横,大河并流,地貌多样。山区高原约占全市面积的87%,川地占13%。东部自北向南分布有恒山、五台山、太行山、系舟山,中部有管涔山、芦芽山、云中山。平川面积较大的有忻定盆地和五寨盆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自老牛湾进入晋陕大峡谷,流经忻州180公里;三晋母亲河汾河发源于管涔山,在市境全长95公里;忻州母亲河滹沱河发源于五台山,在市境全长260公里。有五台山、管涔山、禹王洞、赵杲观等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p><p class="ql-block"> 忻州遗存丰厚,名胜众多,是旅游热区。名山、秀水、雄关、古城集于一身,自然景观恢宏壮丽,人文资源悠远厚重。</p><p class="ql-block"> 忻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秦汉以来一直是边关重镇和战略要地,素有“晋北锁钥”之称。忻州自古英才辈出,先后孕育了多名杰出英烈,国家栋梁。<span style="font-size: 18px;">高君宇、徐向前、薄一波等革命家诞生在这块土地。</span>革命战争年代,忻州是晋察冀、晋绥两大根据地的中心腹地,著名的忻口战役、夜袭阳明堡机场就发生在这里。现在这里是红色旅游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宁武县大山里的悬空村</p><p class="ql-block"> 离开榆林到忻州市,走盘山公路从五寨县翻山到达宁武县,过了宋家崖村,涔山乡,秋千沟,岔上村,豹子沟,沤泥湾村等,终于找到了宁武县的悬空村。</p><p class="ql-block"> 早几年就曾听说,在管涔山芦芽山的浓密葱茏的林海之中,有三个古老神奇的悬空村。今天到此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三个村相距很近,分别建在悬崖绝壁间。远望好像空中楼阁,天上人家。他们是王化沟村、五花山村、曹家梁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村里的房屋都建在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上,街道是立木支撑,圆木铺架的栈道。在这个古老的村子里,处处可见石砌的小径,古朴的民居。村民们悠然的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这里海拔2300米,这个村子有13平方公里,据说现在人口只有六七百人。</span></p> <p class="ql-block">  悬空村现在对外开放,欢迎人们来旅游观光。我们到达时,看到几辆大轿子车拉着游客,不少人操着南方口音,人们来自四面八方,好奇悬空村,都想来此亲眼见识一下。</p><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到,村内房屋因崖就势。从崖底抬头仰望,极似空中楼阁,天上人间。而要进村,则需沿着一条陡峭的山路缓缓而行。大多数房屋都有两三百年的历史。建筑材料多以石头和木材为主,人走在栈道上如同置身半空,紧张至极。</p> <p class="ql-block"> 转到悬空村的对面望去,这个古村落分为几层。从村外走进村口,是一片平地,可以停放车辆。村民还在盖房,估计是建发展旅游的设施。</p> <p class="ql-block"> 走上几级台阶,又是一片较大的活动场地,应该是村里人家集中活动时的场所。靠近山跟前是一池清水,旁边立着标牌“饮马池”。再上几级台阶,又是一层石板路,里侧是一潭湖水,立有景观瀑布的标牌。估计到了丰水期,泉水似瀑布入潭,夏天一定有绿荷鲜花。转到村头,找到了登上顶层村民住宅区的机关,像是入村的大门,门户还很紧,没有指引,还真进不了村庄。</p> <p class="ql-block"> 登上高高的台阶,再上牢牢的木板楼梯,爬到顶端,看到了悬空圆木栈道铺就的街道,踏在上面,腿下发颤,心中胆战,走路像悬在半空中,真的提心吊胆。站在圆木街道上往下望,百米悬崖就在脚下。</p><p class="ql-block"> 悬空村里的百姓,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真神奇!</p> <p class="ql-block">  从上往下看村落,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古村的层次。</p> <p class="ql-block">  村子从上到下,不同区域,不同功能,各有所用,相互照应,这个和谐共生的家园,就像喧嚣世界里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天色渐晚时,我们不想走回头路,就走过村子的居住区,顺着圆木街道往外走,到村子的另一头,走过小桥,转到悬空村的对面山上,可以看到完整的悬空村全景,西下的太阳照着古村落,可看到村子里不同层次的不同变化。</p> <p class="ql-block">  边走边观察,顺着崎岖的山坡,走下了悬空村,回到了我们刚进村时的那一片平地。</p><p class="ql-block"> 游览一个半小时后,游客们陆续离去,古老的村庄恢复了平静,我们也向悬空村及乡亲们告别。</p> <p class="ql-block">  (2)藏在大山里的万年冰洞</p><p class="ql-block"> 距离悬崖村不远,还有一个特别的景点,赶到时,景区还没有下班,允许我们短时间参观。</p><p class="ql-block"> 一个难以置信的神奇的景观,只有到现场看到了,才敢相信。这是一个让普通人百思不得其解,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景点。宁武县城西,50公里处的春景洼村境内,海拔2300米的山上,被发现了一个万年冰洞。经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专家考察认定,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2005年被国家评审成为国家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 这个亭子是景区入口前工作人员所在地,为了保护环境,游客购票后需乘坐游览车到此。上山要经过亭子进入,进洞前,要穿过茂密树林中铺设的长长的甬道,方能到达洞口。给我的感觉,走入洞口的沿途,像是进了原始森林,到了洞口像是置身在热带雨林。</p> <p class="ql-block">  这是进入冰洞之前看到的洞口,洞口四周高高的参天大树,主干和根部积着厚厚的绿绿的青苔,枝叶繁茂。其它地方的树叶大都变黄、变枯或落叶了,而洞口的树木却充满了生机。</p> <p class="ql-block">  顺着洞口往里走,是木板楼梯和扶手,分上下道在两侧,整个洞被晶莹剔透的冰冻包裹着,</p> <p class="ql-block">  在冰洞中,不停的上楼下楼,虽然滑,但必须小心翼翼的坚持走;虽然冷,手冻的张不开,但仍不舍放下举起的手机,噼噼啪啪的照个不停。太漂亮了,各式各样的冰玩,太美了,灯光映出的各色冰雕。</p> <p class="ql-block">  听介绍说,专家研究判断,这个85米长的洞穴,如果将洞口封闭的话,这个万年冰洞只需要40年就会完全融化。洞口的形成让冬天的冷风进入洞穴,但是夏天的热风却进不去,造成了天然的冰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现在冰洞开发了近百米,分为三层。有冰帘、冰钟、冰花、冰葡萄、冰人、冰菩萨等,洞内壁上全是冰,在五彩灯光的照耀下,呈现出梦幻般的景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据说,距冰洞不远,有一处火山,冰洞和火山做邻居,形成了一大自然奇观。火山和冰洞只有两百米之远,火山是埋藏于地下的煤层的自燃现象,可遥见青烟缭绕。(这一现象只是听说,没有亲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还听说,发现此洞的人是二三十年前,分配到宁武县旅游局工作的一位大学生,工作后听到了一些历史的传说。从小喜欢探险的他,趁工作之余,寻找这个传说中的神奇洞穴。偶然在管涔山的阴面发现洞口模样的地方而探之获得。宁武县发现暑天冰洞的消息传开,引起轰动,引来对神奇现象成因的种种猜测,据说至今没有定论。但我觉得,无论怎样,这个当年刚毕业的学生探险者却是为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做出贡献的大功臣。 </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冰洞的出口,参观者在冰的世界里,钻冰洞,踏冰栈,踩冰梯,扶冰栏;看不够的冰制艺术品,就像走进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水晶宫,让人流连忘返。由衷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不可思议!</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参观结束后,游人走出的万年冰洞外的洞口!</p> <p class="ql-block">  (3)万里长城中的雁门关</p><p class="ql-block"> 到了忻州,一定要去雁门关。这是我的夙愿。这一天,就把整天时间全放在参观雁门关了。从宁武县城去雁门关,有80多公里。尤其是去雁门关的路途,路陡弯险,对司机是一大考验。这条路不只是陡,并且窄,基本是胳膊肘弯,所以道路护栏上都标着弯路的数字,共计18个弯。司机在此开车就像过关,一个弯一个弯的数着过,过一个少一个。还有,此路是旅游观光车辆和交通运输等所有车辆都走这一条道,是必经之路,可以想象这条路的繁忙程度。在此开车紧张至极,惊险至极。现代化的今日尚且如此,古代关城雁门关何其险要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  这次出游之前,对雁门关做了些功课。这里要做简略说明。</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位于山西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20公里外,坐落在勾注山脊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现已完毁)、偏关(已做过介绍)合称为长城“外三关”。</p> <p class="ql-block">  游览雁门关景区,和其它景点的规矩一样,不允许社会车辆进入景点,要坐通勤车往返。按规矩来,我俩跟着游客统一到达景点入门处。</p> <p class="ql-block">  这是长城雁门关段的入口。游览从这里开始。</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30万,从雁门出塞,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修筑了万里长城。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曾在雁门古塞外,多次大败匈奴。李广被称为“飞将军”。汉元帝时,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出塞和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爱国将领杨继业及杨家将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p><p class="ql-block"> 元朝设千户所,关城被毁,明清以后,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中国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p><p class="ql-block"> 但是雁门雄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被永久的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近代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又曾立下新功。1937年10月,我党领导的八路军120师挺进雁门关,在此伏击了日本汽车运输队,赢得了震惊中外的大捷。</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5公里。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侧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外建有城门。围墙以外还筑有三道大石墙和25道小石墙,起到屏障作用。</p><p class="ql-block"> 关城以西的旧关城,俗称为“铁里门”,两关之间用石砌长城相连,并建造了敌楼、烽火台等,形成了一组完整的防御体系。在旧关城附近,有一段明代建造的白草长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长城段之一。该段长城全长5033米,墙高6—8米,每隔120米便建烽火台和敌楼各一座,在险要的地段,还设置了堡寨,壕沟,暗门等,它的东西两端向北延伸后,最终与外长城相连。真可称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  “ 九塞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经过修建完善,如今依然依山傍险,高踞于勾注山上。它是我国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通道,是和平年代中外游客游览观光的五A级景区,也是国家对国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p> <p class="ql-block">  (4)忻州市的忻州古城</p><p class="ql-block"> 来忻州观光,是平生第一次。以往对忻州完全没有概念。由于关注长城和黄河,才了解了忻州市所辖的几个县,最后,还想看看忻州古城。</p><p class="ql-block"> 忻州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至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忻州古称九原县、秀容县,故忻州古城又称“秀容古城”。它还是中俄万里茶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因繁荣富庶而得“南绛北代,忻州不赖”之赞,又因文风昌盛而有“文集九原、雅出秀容”之誉,更具“晋北锁钥、三关总要”之名,历来是晋北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重镇。</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忻州古城是按照中华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池,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 自唐宋以来,忻州一直设有州治,历代多为郡、州所在地。并且险关要塞,人杰地灵,商贾往来,兵家必争,故有“晋北锁钥”之称。忻州与省府太原紧相毗邻,如同唇齿相依,是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的可靠后方。三关与忻州之间,构成犄角之势,形成扇面,连成一气。三关像指,忻州如掌,进则如掌使指,迅速有力,退则坚实如拳,牢不可破。因而评价为“三关总要”。可见忻州的政治军事地位。</p> <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们是为看古城而来。今日忻州古城,据说呈现的基本是老城原貌,即是清同治七年修葺后的遗物。古城墙建于东汉末年,唐宋时曾扩建,至清末,成为完整城池。城墙周长2190丈,高4.2尺,全部用砖石包砌,解放战争时,由于阎锡山挖战壕,修碉堡,有较大的损坏。</p><p class="ql-block"> 现在忻州古城虽然仍在修缮中,但基本呈现出古城风貌,四个城门有匾额命名。北门为“拱辰门”城楼总高28米。南门为“景贤门”,有“三关总要”匾额,1972年拆毁,2002年重修。东门为“永丰门”,匾额“献佳合北”,西门为“新兴门”,匾额“九峰雄峙”。</p> <p class="ql-block">  忻州古城主要建筑结构包括:北门、南门、东门、西门、城墙等。主要建筑有秀容书院、文庙、元遗山祠堂、古钟楼等。在短时间内,我们参观游览了一部分城市与文化类的古建,如以下照片所现。有几张都是曾被拆毁又被重建的南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  还待修复的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  参观时我们选择从南门进入古城,登上了南门城楼眺望古城,发现城内左前方有一片规模不小的建筑,猜想一定是大户人家的遗址,应该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走下城墙,穿绕街市,找到了这个民居建筑群,近看才知道,这里并非民居,而是一个高门大院的书院。令人肃然起敬。我们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细细的游览了“秀容书院”。保存的如此完好,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  秀容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占地30250平方米,现有房屋208间,院形西高东低,高低错落,依自然地貌分为上、中、下三个院落,当时的忻县称秀容县,故书院也称为秀容书院。这是忻州第一所学府。后来书院逐渐扩建,原来的文昌寺并于书院中。秀容书院建成后,成为忻州最高学府,1902年改称“新兴学堂”,创山西书院改学堂的首例。</p><p class="ql-block"> 以下照片,是现在书院的教化育人之场所并开放,供游人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  还在修缮中的场所设施。</p> <p class="ql-block">  忻州古城的修复改造不仅使秀容书院、古城墙重获新生,还恢复了文庙、遗山祠等一大批古建,在旧城的基础上重现了一座古城。使古城重新焕发活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城街巷里民俗文化,传统小吃,特色食品,琳琅满目,充满了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这是山西地方特色餐馆,味道绝,服务好,每天食客接踵而至,络绎不绝,生意红火至极,我和老伴也在此店享受了一顿美味,两人各吃了一碗五台山打卤面,要了一盘过油肉,总计才45元,这是山西正宗的过油肉,好吃不贵。喝了两杯纯正豆浆,花120元买了当地特产“忻口豆干”。</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只是领略忻州古城的凤毛麟角,却足以让人羡慕、称道。</p> <p class="ql-block">  最后还想说说忻州印像。第一次造访忻州,感觉非常不错。好在哪?一是文明古城,文化底蕴深厚,古迹多;二是城市管理到位,规划布局合理,市容规整整齐干净;三是气候不错,因是盆地,早晚和白天温差大,舒适;四是人文环境好,民风淳朴善良,好接近。另外我们感觉,入住的“美豪酒店”管理理念先进,讲文化,讲信用,讲尊重,与人为善。这个民营酒店或许是忻州民营企业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2020年十天的出行结束于山西忻州。旅途中充满了快乐,丰富了经历,也收获了满满的知识、见识和友情。第十天,按计划安全顺利的回到家。</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