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巍巍太行山,锁不住中华风。</p><p class="ql-block">涓涓澧河水,流不尽华夏魂。</p><p class="ql-block">诉说着叶邑,人杰地灵故事,</p><p class="ql-block">唱不完赞歌,传承红色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食其果,思其树;饮其流,思其源。2021年4月19日上午,河南省叶县叶邑镇辛庄小学的老师和少先队员们在李锋校长的带领下,乘着两辆大巴车,怀着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一同来到叶县著名的红色革命圣地段庄村,缅怀革命先烈,合唱红色歌曲,传承红色精神和国学经典。</p> <p class="ql-block">在车上,孩子们一起读起了经典,有的在背诵,一路上朗朗的书声淹没了汽车噪音。让人沉浸在书香之中,浸人心脾,心旷神怡。“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一句句经典从孩子们的口中蹦出,留给人们许多思考……</p> 红歌嘹亮 <p class="ql-block">红色精神年年学,红色基因代代传。师生们先行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在纪念馆前,孩子们唱起了红色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团结就是力量》两首歌曲。雄壮有力的歌声响彻云霄,让人无不感慨,立刻把人带到那烽火战争的岁月,让人“看到”共产党员威武不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和在白色恐怖下不屈不挠受到刽子手残害的尸骨, 令人无不潸然泪下,但是,共产党员有着铮铮铁骨,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又大大的鼓舞者后者,让后人继承先烈的遗志,前赴后继,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 英烈精神永传承 <p class="ql-block">英烈精神代代传,永保党徽传万年。唱完歌曲,师生们有序进入纪念馆,面对面倾听英烈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一幅幅画面,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一件件实物都在向人们倾诉着当年条件的艰苦,国民党反动派的残忍,共产党员如“钢筋铁骨”般的坚强。女共产党员段金盘同志经历了坐牢、老虎凳、火🔥鏊子等酷刑。可是,任何刑具都不能撼动共产党员的“傲骨”,任何手段都无法摧毁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这正是:头可断,血可流,共产党的精神不能丢。</p> 钢铁战士 <p class="ql-block">特别是革命烈士段永健同志,虽三次入狱三次获救,但是敌人折磨他,让他说出党的地下组织,竟然用生石灰弄瞎了他的双眼,但他宁死不屈,决不投降,最终迎来了革命的胜利,表现出了共产党员的大无畏精神,成为我们叶邑大地一面标榜史册的旗帜,值得我们永世不忘。也让师生们亲身感受到自己身边的英雄的气概,激励老师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诲人不倦,努力工作;教育孩子,学而不厌,勤学不断,长大成为国之栋梁。</p> 感受先烈故居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师生们一起游历和感受了先烈故居,幽深的地道把两个院落联通起来,以备不测。这说明了当时革命的艰苦与危险,特别是在大革命的低潮时期,从地下转入“地下”,革命之艰苦卓绝,让后人更加敬佩先烈们的勇敢精神。再一次加深了对“地下党”的认识和了解。</p> 礼敬先烈 <p class="ql-block">不知礼,无以立。不恭敬,何以传承。传承不是守住炉灰,而是要把英烈的精神发扬光大。纪念馆参观学习结束,师生们来到烈士纪念碑前,师生一起向烈士行少先队礼并向英烈三鞠躬,深深表达了对烈士的敬仰之情。曾子曰:仕不可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p> 传承国学经典实现民族复兴 <p class="ql-block">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英烈已逝,岂可遗忘。英烈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荜露蓝蒌,决不放弃。在当今这个新时代,只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是对英烈的最好报答。复兴的关键在文化,中华文化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基因和密码。</p><p class="ql-block">接下来孩子们齐声诵读了经典《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就是符合天、地、人民规律的大道。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宗旨。诵读经典可以让人更加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提醒每一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可使共产党永葆青春。</span></p> 红九军精神永不灭 <p class="ql-block">为了深入学习,师生们又乘车来到辛店镇的红九军革命诞生地——桐树庄村。再一次,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孟子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生取义也!表现了革命先烈“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了民族大义,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p> <p class="ql-block">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纪念碑由“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和底座组成,基座高1.93米,碑身主体高7.29米,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万年亲自题写“红军将士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红九军纪念碑前,师生们合影留念。先烈已逝,精神不灭,熊熊烈火,永世燃烧。还犹如“源泉滚滚,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成为一种永不枯竭的红色力量。</p> <p class="ql-block">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传承历史,才能更好发展。为了推翻三座大山,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把生死置之度外,体现了先烈们“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忘我精神,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历史不忘革命精神。是当今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所必须的,更是大势所趋。</p> 永远怀念 <p class="ql-block">建国君民,教育为先。欲使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使水之远者,必浚其源泉。爱国教育只有常讲、常做,才能深入人心,铭记历史永不忘本。没有国就没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国好,家才能好!</p><p class="ql-block">“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p><p class="ql-block">只有牢记了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才能不忘过去,不忘先烈。只有把红色基因牢牢地嵌在每一个人的脑子里,才能让共产党的执政永世无虞;只有不忘红色教育传承红色精神,才能让人民永远跟党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