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提升教师解读统编教材的能力,探索阅读策略单元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教师语文教学水平。2021年4月16日,士杰学校举行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教学比武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教研室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进行了周密的安排。本次赛课活动,是学校语文教研的一个缩影,是语文教学的一次集中展示。各年级语文组经过层层赛课,推选出的最优秀的教师,并在组内进行研磨、试课。各年级教研组群策群力,潜心研究教材,紧紧围绕策略单元主题做了有效探索,最终呈现出的这六堂课各有特色,精彩纷呈。</p> 主持人登场 <p class="ql-block"> 谢琳俊老师执教的《蝴蝶的家》,充分引导孩子对前面课文学习中学到的提问策略进行综合性自主运用,帮助学生在阅读时养成提问思考的习惯,以及提高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老师在课堂上把时间给到学生,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类,筛选,注重问题价值性的引领。课堂的最后进行了课外阅读延伸的训练,做到了学到即用,一课一得。</p> <p class="ql-block"> 李晴老师执教的《总也不会倒的老屋》,这是三上预测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李老师讲课犹如春风润物,亲切温柔。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设计有趣的情景学习,流程环环相扣,难度逐渐提升。学生在李老师的引导下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阅读乐趣被激发了,孩子们乐在其中。整堂课不但注重了对“预测”方法的掌握,更兼顾了学生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 黄丽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统编版三上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黄老师先是引导学生回顾在精读课文中学习的“预测”方法,再运用所学方法,有依据地随文预测。学生在黄老师的引导下,联系实际续写故事,达到了文本重建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谢牡丹老师在教学《将相和》时,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告诉孩子扩大视觉区域的好处,引导学生连词成句的读。接着出示学习单,让学生充分的运用刚才所学的方法阅读,并引导其他同学积极的分享自己阅读的好方法,同时利用阅读小贴士,告诉孩子们阅读的小妙招。阅读资料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阅读材料,反复训练,明确了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引导孩子提高阅读速度,连词成句的读。</p> <p class="ql-block"> 汤海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堂生动精彩的课程《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本单元的阅读策略为“提问”。老师和煦的笑容与亲切的举止宛如一阵春风,让孩子们迅速融入课堂。汤老师紧扣单元教学要求,依照文本,引导学生从针对部分、全文内容的方法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并深入文本解决问题。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文本,更掌握了提问的技巧,真正地落实“提问阅读策略”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p> <p class="ql-block"> 胡玛丽老师执教的统编版六上《竹节人》。胡老师指导孩子学习单元导读,明确本单元的阅读教学策略,通过“阅读目的”“关注内容”“阅读方法”三个版块让学生学会通过提取关键段落、关键信息把握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和玩法,并抛出问题“教别人做竹节人,你会关注什么?”有效地引导学生总结出需要关注材料、步骤、工具。整堂课,以生为本,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遨游在文本当中,充分体会传统玩具给大家带来的乐趣,把“带着目的阅读”的策略充分落实到位。</p> <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比武之后,教研室何晓慧主任围绕《聚集“阅读策略,落实”语文要素》进行评课讲座,何主任从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结合六堂课的从不同的侧面对我们展示阅读策略的教学,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不同阅读策略教学的重点,帮我们梳理了阅读策略教学的思路,提出了实用的教学建议:一、立足单元整体,聚焦“策略”精准设置教学目标。二、立足学生主体,细化“策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三、巧妙挖掘文本,跟进“策略”渗透人文主题教学。四、活用文本策略,综合“策略”迁移运用多种方法。何主任的讲座既有理论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又有实践的广度,引领老师们向教学更深处漫溯。</p> <p class="ql-block"> 主管教研的副校长谢军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肯定了老师们敢于挑战自己,为大家展示了精彩的课例,课堂教学目标清晰,教学设计巧妙。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希望老师们语文课站位要高,定位要准,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堂更加高效。</p> 颁奖环节 <p class="ql-block"> 古语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后,教师们将不断探索,与时俱进,苦练内功,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凝聚集体的智慧,发挥团结的力量,让我校的教研之花在漫漫的教育路上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p> <p class="ql-block">编辑:彭雯婧</p><p class="ql-block">图片:林晨</p><p class="ql-block">审稿:何晓慧</p><p class="ql-block">核稿:谢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