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成都——作者半江渔火

爬山的兔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文化成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一直以为成都是中国文化氛围最浓重的城市,没有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民国时期,成都的五老七贤摆闲龙门阵时,颇为自得的说:“成都是中国最后一座封建堡垒”。意在炫耀旧文化在成都的根基之深,连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没在成都掀起多大涟漪。虽然新繁龙桥出了个吴虞,被胡适盛赞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英雄,其实他在成都的影响几乎没有,了解他的人,又常常以其品行不端,为人猥琐而鄙视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成都的五老七贤之首是清朝四川唯一的状元公骆成骧,但以影响力鉴,则应首推被誉为晚清第一词人,著名书法家赵熙。朱德在滇军任旅长时期,见赵熙也谦恭执门生礼。至于围绕五老七贤周围的一大批门生后进,如陶亮生,余中英,刘东父,汪德嘉以及更后来的屈守元等等,构成了影响广泛,承接线路清晰的文化群体,其影响从晚清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以致现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成都浓重的文化氛围,首先明显地表现在楹联文化方面。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公园这三大名胜 ,没有几十幅拿得出手的楹联,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景点。望江楼最出名的是半幅楹联,据传是一个佚名的江南名士所撰: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此联前半部分如成都的市井童谣 ,俗到了极致。后以两个千古叹收,立马使此联站起来了。由望江流顿悟到江流千古这样的时空永恒,比之孔夫子临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谓叹更高一层。可谓轻轻松松由大俗登大雅,今有许多好事者试图续出下联,几乎都是形似而神离。不能得到公众认可。所以此联不枉称绝对。望江公园濯锦楼还有一联为本土当代楹联家,教育家陶亮生所撰并书,联曰:少陵茅屋,诸葛祠堂,并此鼎足而三。饰崇丽,荡漪澜,系客垂杨歌小雅;元相诗篇,韦公奏牍,总是关心则一。思贤才,哀窈窕,美人香草续离骚。此联对仗工稳,用典雅致,且结合薛涛,想像极其优美。书法也书卷味四溢,堪称一流。与诸多清代俊杰所书楹联相比,居然难分伯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清人顾复初,以仕寓成都,工诗及古文词,通辞章、擅楹对、工书画,光绪年中被推为蜀中第一书家,他为崇丽阁撰写一幅气势很大的楹联:汉水接苍茫,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万里朝宗东入海; 锦城通咫尺,听纷纷丝管、送来些鸟声花气,四时引兴此登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顾氏竟然以杜甫自况,还在草堂写了一幅: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如此水平的楹联,在草堂可以信手拈来:自许诗成风雨惊,将平生硬语愁吟,开得宋贤两派。莫言地僻经过少,看今日寒泉配食,远同吴郡三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至于这两个旅游胜地以及与之同享盛名的武侯祠,其中的楹联之多,质量之高,可以说举不胜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放眼全国,除岳阳楼勉强可以比肩外,连大唐京城长安的碑林,仅以楹联文化论,也不能望其项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成都的文化底蕴之深,还表现在随处可见的市招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世纪八十年代,商海汹涌,店铺如雨后春笋,迅速占领了成都的大街小巷街面。那时电脑尚未普及,更没有现在常用的喷绘。于是,成都的书法家,业余书法家纷纷提笔上阵,书写招牌。记得当时有个叫周游的(有时落款又称周铁城)持油漆刷,站高架书写招牌。字体以行楷为主,虽不入书法流,倒也实惠醒目。后有李小龙者起而效之,书体更劣,前几天发现他已经在网上号称著名书法家了。只能报以苦笑。不过我在九十年代初遍逛北京,广州,深圳,竟然发现周游李小龙们的招牌相形之下还写得不错!印象中,北京经看的店招惟启功而已,广州则只有一个,就是蔡咢生(时任广东书协主席)书写的招商银行可以入流。深圳当时基本上就是文化沙漠。不久,成都书家王砥如也开始大肆书写店招,满街都可以看到他那字正腔圆稍有拉长的欧楷。再后来,以何应辉为首的一批成都青年书法家崛起,有刘奇晋,刘正成,谢季筠,郑家林,张景岳等等,一时成都的店招百花齐放 走在街上恍有看书展之感。把成都的店招文化,拉高了好几个档次。但是,数量虽多,却鲜有精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印象中,成都的老店招确有精品。第一名非春熙路上的诗婢家莫属。该招牌不大,字也比较小,在纸醉金迷,商业气味极其浓厚,熙熙攘攘的春熙路上,犹如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骄傲的展示着他的纯洁,给这家卖文房四宝,经营近现代名人书画的百年老店,增色不少。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店招目前依旧在春熙路上供人高山仰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二名也是曾经在春熙路上的成都古籍书店,店招题写人为省文史馆馆员,成都著名书法家刘东父先生。记得那个店招是用楠木做成。字体以浅浮雕手法嵌刻,底色是一层薄薄的清漆,楠木纹理清晰可见,配上绿色字体。尽显古朴典雅。成都古籍书店六个字也不大,却足以显示出刘东父以赵字为底,精研王羲之,苏东坡,所形成自己端庄流丽,劲健秀雅的独特风格。同为省文史馆馆员的余中英也在成都店招上留下了自己的墨宝,现存似乎只有陈麻婆豆腐,带江草堂两幅,二人皆为成都著名书家,生前墨宝就被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三名已记不住是谁题写的,只记得提督街西口,军影斜对面有一家中药店 店名比较生僻,叫萧集翰,字体以篆为主,兼有汉隶笔法,寓变化于工稳,端庄而有活力。现在早已不知所终,惜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句大话,我在杭州看到大名鼎鼎的西泠印社,其招牌和以上三个相比,也当愧居其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成都的文化底蕴也从他的街道命名中流露出来。老成都街道布局以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为主干,在满城则以长顺街 ,东城根街为主干,皇城又以东面的顺城街为主干 在这些主干两侧延伸出众多的小街小巷,呈现出如北京,西安一般的棋盘形布局。成都的大街名称乏善可陈,而众多小街的名称,却精彩纷呈,为国内其它城市所罕见。粗略品味一下,大致有如下几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显现出成都悠久历史。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是石室巷。文翁石室始建于公元前143年,迄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官学之滥觞。前124年,汉武帝就诏令全国效法之。石室巷在文翁石室原址西侧,南北走向,两端连接起文庙前后街,是一条长不足百米,宽不盈八尺的小巷。其彰显的历史文化, 厚重到可以使帝都第一大道长安街仰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石室巷附近还有一条叫君平街的小巷。是纪念西汉道学家严君平的。班固在汉书中说严君平“蜀人敬之,至今称焉”。李太白诗说:“升沉应已定,不须问君平”。入史册,入李太白诗。我不知道中国哪条街有此殊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记录了成都历史神话。如青羊宫附近的望仙桥,送仙桥。仙者,八仙也。因李老君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五,每次在青羊宫为李老君过完生日,与会众仙均从摸底河上的这座小桥西归,故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满城中还有一条小街叫支叽石,传说是张骞出使西域,走到一条河的源头,见有女织锦,遂上前问此地是哪里,此女给他一块石头,说你回去给严君平看,他就知道你走到哪了。张骞用船把石头运回,问之于君平。严君平说:我前些时候看见有客星犯日月。现在算来,正是你遇到那女子的时候,原来你已经到了日月边上。该女是为织女,此石便是织女支织机之石。一条小街,承载着久远的传奇故事。这就是成都文化,这就是文化成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3、成都两江环抱,金河由西向东穿城而过,故有许多以桥命名的街道,个人觉得其中最响亮的是卧龙桥。小时候去表姐家玩,特意到卧龙桥下探个稀奇。桥下确有两条用红砂石雕成的龙,不知道是什么来历,起什么作用。反正为此桥增添了神秘感和无限的想象空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以花,树命名。以树命名的个人最欣赏柳荫街。这条蜿蜒于锦江与成都南门老城墙之间的街道,名字很能给人以遐想,是绿柳如荫吗?可不可以柳浪闻莺呢?也许,在很久以前是这样,但后来的柳荫街已难见一树杨柳。有点风味的倒是街背面滨锦江而建民居的吊脚楼。由于柳荫街靠近古万里桥,我更愿意相信这些吊脚楼在唐宋时期都是茶楼酒肆,并由此联想到陆游在成都写的那首长歌行: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以树命名的街道还有槐树街,倒桑树等等,不一而足。但都少了柳荫街那样的诗情画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以花为名的分别有桂花巷,梨花街,荷花池,当然还有金华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成都人不仅爱对街道以花美其名,同样注重以道彰其德。如提倡惜字的字库街,提倡“首孝悌,而亲仁”的亲仁里。倡导仁义的仁厚街。彰显助学的义学巷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总之,许多成都的老街名都经得起咀嚼,可以回味。一个简简单单的街名,成都人也不愿意随随便便,足见文化已经侵润到了心灵最深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