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武穴港码头

快乐人生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武穴市,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万古川流不息的长江,从远古流向未来,</span>这座小城因长江水而兴,靠码头而盛,伴长江水而“鱼米之乡”。武穴港客运码头见证着武穴日新月异的发展,也见证了武穴港客运码头从繁华到衰退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武穴港是长江十大深水良港之一,在长江北岸武汉至安庆433公里的区间内,唯有武穴港可停靠5000吨级以上的客货轮船,当年的客流量在湖北仅次于武汉港。</span></p> <p class="ql-block">  武穴港客运码头承载着武穴市的历史。随着城市改建,滨江公园的新建,公路和铁路的四通八达,曾经繁荣昌盛的武穴港客运码头,湮没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现代城市之中,时光给我留下的只是武穴港客运码头渐行渐远的一缕记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我的少年至青年时期的记忆中,武穴河街最热闹的地方应该是武穴港客运轮船码头。轮船码头的港务局是仿汉口码头西洋式建筑 ,很有特色。从港务局向上紧挨着的是存放粮食的六号大仑库,近邻的是东方红旅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打我记事时起,武穴港客运码头,趸船上岸是一条拾级而上的条石台阶,岸的左边较高处是民国中期刊江八景之一(江楼春雨)的江楼(望江台),用以观察上、下水轮船,以便售票揽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岸的右边是1918年立的纪念冯玉祥(1918年2月,冯玉祥带兵在武穴驻扎数月,并发表南北罢兵主和“通电”)的“冯将军去思碑”石镌刻,此地五十年代初建为候船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武穴港客运码头因能停靠万吨巨轮,从武汉到九江、上海的汉申班大轮,汉九班小轮必停港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那时武穴人出远门基本都是在武穴客运码头出发的。长江上最初行驶的是江字头的轮船,1966至1984年期间,长航大小客轮的船名均改为"东方红“加编号,1984年后恢复旧有船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曾经的武穴港作为三省七县的水上交通枢纽,码头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那年代电力不足,候船室常停电,这时工作人员就点燃一种现在见不到的汽(油)灯,而江边几家旅社的服务人员且打起了灯笼,接迎下船的旅客去旅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记得“三年困难时期”食不果腹的日子,不少人专门乘江轮往返去趟九江,为的是往返吃碗船上两角钱不要粮票的饭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每次轮船停靠武穴港,码头上常见到路过武穴的乘客下船,用身上携带的物品换取可吃的食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特别是八十年代之后,这时路过武穴的不少乘客下船,趁轮船停靠一小时间隙,或买些桂花酥糖等武穴土特产,或跑步到离码头不远的武穴竹器社,青睐有名的“章水泉竹椅”,购买后带到轮船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记得小时候,姐姐经常带我到长江边看轮船。走进河街,来到江边,看来往的轮船。下水的轮船快到武穴港客运码头前,一般在龙隐寺(也称“龙王庙”)呜笛,再转弯到三八闸调头,逆水停靠武穴港客运码头。上水轮船直接进港停靠趸船。搬运工人喊着“嘿哦”劳动号子,声声相闻,显现出一派繁华景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长江水滚滚向东流,大客轮在长江穿梭。武穴港停靠的轮船,上至黄石、武汉、宜昌、重庆;下至九江、安庆、芜湖、南京、镇江、上海。旅客上船下船,人来人往,轮船汽笛声声。江水在聚光灯的照映下,波光粼粼,浪涛拍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那时武穴人有句顺口溜:“ 快江新慢江华,江申江亚也不差,江汉江德冒黑烟,江平江安似龟爬。”一些老武穴人,都曾坐过这些江字号轮船,上汉口,下九江,体检各班次轮船的航行快慢,才留下了这甜蜜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每次见到轮船在长江上行驶,心也随着轮船走。我好羡慕船上的客人,也想着那一天能乘坐一次轮船,直至轮船上的灯光消失在长江无边的黑夜里,我才随着姐姐无精打采地返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姐姐好似看出了我的心事,就安慰我一番,说等我将来长大了,一定会有很多的机会坐轮船到武汉去上海的。</span></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在武穴港停靠的大客轮,当时轮船上的主机是燃煤蒸汽机,在长江上航行的轮船烟囱都很高大,常冒着滚滚浓烟。</p> <p class="ql-block">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大型客轮。1975年正式投入营运。在长江上航行的客轮船体长100余米,宽近20米,宽敞舒适,航速也有提高。轮船的主机为燃油发动机,再也没有高大的烟囱和浓烟了。</p> <p class="ql-block">  在八十年代初期至九十年代中期,武穴港客运码头是长江的黄金期。家乡武穴人外出最便利、最经典的路线就是乘坐长江上的大客轮。</p><p class="ql-block"> 相对火车和汽车,乘坐长江客船不仅票价低,而且便捷舒适的多。旅客居住的船舱一般有较好的采光、照明、卫生等设备。宽敞的甲板、走道和文娱、休闲场所,为旅客提供了火车和汽车不可能有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对那些携带很多行李的普通旅客和农村旅客,即使不买最低标准的五等舱客票,客船上宽敞的走道、过道,也能让只买一张散席船票的他们打起地铺,酣睡着度过漫漫长夜。</p><p class="ql-block"> 在物资相当匮乏,人们收入普遍很低,生活节奏很慢,时间不是金钱的计划经济年代,家乡人出行,城乡人们的相互往来,首选的交通工具就是武穴港长江客船。</p><p class="ql-block"> 占尽天时地利的武穴港客运码头,每天晚上,外出经商做生意的,打工的,上学的、出差的,探亲访友的,候船室内外人山人海,十分热闹。在那个年代,人们出行乘坐轮船还有一大好处,在船上吃饭是不要粮票的,给没有粮票的大多数武穴人带来了无限的诱惑。</p><p class="ql-block"> 1961年春节,瑞昌县小姨夫带我到九江大舅家拜年,第一次坐轮船,50公里水路,船票只要二角钱。</p><p class="ql-block"> 初次登上大客轮,如同居住在一栋三层楼房。一层为普通仓(即五等客票),多为挑担做生意的、拖板车的、大包小包的客人,也有短途的客人在这里呆着;二层和三层均为卧铺仓(即三、四等客票),四等客仓每间房都是上下铺钢管床,安排16至20人一间;三等客仓一般安排4至8人一间。船上还有餐厅、小卖部、卫生间、浴室、广播室等。站在船上欣赏两岸风景,船<span style="font-size: 18px;">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真是神仙般的体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至今还保存着七十年代上海至汉口的四等卧铺船票,票价10.7元;汉口至武穴的客轮上租一条毛毯0.3元的押金票,是乘坐长江客轮的见证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虽然长江上的客轮不似豪华游轮那么高贵、漂亮,船型也是不适合海洋航行的平底船,但它平民化的价格,还是吸引了无数旅客。几十年来,一直是长江流域的主要交通工具。</p> <p class="ql-block">  这张七十年代汉口至武穴的四等卧铺船票,票价2.5元;船票限乘当天票面上航班东方红7号轮。</p><p class="ql-block"> 乘坐轮船,<span style="font-size: 18px;">相比于火车,船上空气清新,空间广视野宽,船身随浪微晃,人感觉特别惬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轮船上,</span>早起可以看日出,傍晚靠着轮船栏杆欣赏夕阳,空气里混着江水的味道,半空中还有追着船尾忽上忽下的江鸥。脚下是宽阔的长江,两岸是连绵的山,就像移动的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难忘故乡的武穴港客运码头,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它给我带来了往返家乡乘轮船的舒适和甜蜜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70年12月,我应征入伍到部队后,每次回家乡武穴探亲,都是下火车然后辗转从汉口坐江轮回武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当时为求一张船票,我常托在武汉工作的朋友提前帮助买好回家乡武穴的船票。虽然我车上车下,船上船下,再苦再累,一踏上武穴港客运码头岸边的台阶,心里就敞亮了,脚步就轻快了。游子的思乡情,老武穴港是见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经常乘船,也就掌握了轮船航行的班次时间。从汉口18号码头乘轮船到武穴,下水需要8小时,早上8时启航,下午4时左右到达武穴港客运码头;从武穴到汉口的上水轮船需要12小时,轮船到武穴港客运码头是晚上8时左右,在轮船上睡一觉,第二天早上就到汉口港客运码头。听惯了轮船上的汽笛或长或短的鸣笛声,寓意到港或离港启航,仿佛又在耳边回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那时武穴至武汉的公路非常落后,虽偶尔有长途客运汽车,但大都数外出的人嫌弃长途客运汽车行驶颠波,不如乘坐轮船</span>最惬意和最便宜的交通方式,<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就造成武穴港客运码头的运输繁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同时也使在武穴港务局工作的人员很吃香,往往出现船票“一票难求”的时候,港务局的所有人都成了被求的对象。我也曾托关系“开后门”买过四等或三等仓船票,还到县政府办公室开过介绍信购买“预留”的船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特别是到汉口的上水江轮客票很紧缺,每次轮船航班一般都给武穴港预留船票,晚上七时左右在轮船即将停靠武穴港码头时售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时的武穴港客运候船室有一个特定的景象:排着长队的人买到船票的比现在中一张彩票还要兴奋,没买到的也不气馁,仍然像购彩票一样,希望等到下一班船可以买上船票,或者有可能捡漏(退票的)。几十年前的这些场景至今还时常想起。</span></p> <p class="ql-block">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也兴起了激烈的竞争。面对其他快捷的交通方式的迅猛发展,四通八达的公路扩建或新建,<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的通车运营,家乡人改变了出行的方式,长江客运快速萎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86年长江客运达到极盛时期后开始渐渐转衰,1992年春运的武穴港客运码头辉煌昙花一现,客源迅速下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风光无限的武穴港码头,熙熙攘攘的候船大厅很快沉寂下来,偌大的客运码头闲置起来,武穴港口转为货运江轮的停泊码头。</p><p class="ql-block"> 1996年9月京九铁路开通后,我从北京回家乡,首选乘坐京九铁路上的列车,再也不需要辗转乘长江轮船回武穴。</p> <p class="ql-block">  2001年10月18日,当“江申”117号轮最后一个班次抵达十六铺码头之后,长航武汉客运有限公司所属客轮全部停航。百余年的长江中下游客运退出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 曾经船来船往的武穴这座深水良港,再也见不到客轮的停靠,从此就结束了它输送武穴人外出的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 如今,渐行渐远的武穴港客运码头,只能看到旅游船从长江驶过。轮船停靠的鸣笛声、天南地北乘船者的口音、码头河街上的老店铺美食什物,全都消失了,留下的只是散碎的眷念记忆了。</p><p class="ql-block"> 好想曾经在武穴港客运码头乘轮船的岁月,在江轮上凭栏悠闲的吹吹江风,听一听轮船在长江行驶时那些“涛声依旧”……</p> <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鸣谢作者</p><p class="ql-block">文字:翟基生(快乐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