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18日泰安市高中地理新教材培训会在泰安二中隆重召开,泰安市教科院苏延欣主任牵头请到了山东省教研室姜建春老师、威海教科院王建芹老师、枣庄教科院刘高峰老师。三位专家都参与了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二和选择性必修三的编写工作效率,专家们的报告从教材编写、课程标准、教学实践、教材把握等方面,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及时有效地指导了一线教师的新教材教学实践工作。对后期新教材的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会议于早上八点正式开始,首先由泰安二中丁守利老师执教了《资源的跨境转移与国家安全》这一节的研究课。课堂首先引入日本核废水排放事件,激起学生探究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兴趣,围绕污染物定义和分类、污染物跨境转移的途径和影响,结合中国电子垃圾问题,让学生在真实情境案例探究中体会课本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求。尽管准备时间不短,但在教材处理方面略显仓促。姜建春老师建议从高考的能力要求来看,本节课可以拆分为两课时深入探究,达到高考能力的立意要求。泰安二中高二备课组也在研究课例的过程中,收获很大,在日后的教研活动中课后教学反思会重点展开进行,提高教研组老师们对于新教材的把握和理解能力。</p> <p class="ql-block">会议的第二阶段由威海市教科院王建芹老师为我们就选择性必修二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实践方面提供了方向性引领,并且就教学中的困惑做出了明确的目标指导。首先就选择性必修二“区域发展”教学备考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做了具体分析,包括如何提升区域认知能力、如何有效培养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如何处理教与考的不匹配等问题,这些都是一线教师教学实践中的核心问题,王老师的讲解及时有效,针对性强。区域地理教学要紧紧围绕国家政策方针的引领,研究明白课标,这是老师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两个小时的报告,应用型强、指导意义突出,很值得高中一线教师深思并及时应用于教学。</p> <p class="ql-block">王建芹老师对照人教版教材,给老师们从细节方面指导了谷坊坝概念问题的讲解和素材来源。</p> <p class="ql-block">上午的最后阶段,山东省教研室姜建春老师简短的发言,也让老师们很有收获。首先,姜老师就区域定义、类型、区域差异和优势等方面做了通俗易懂的解释。第二,提出就污染物跨境转移如何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内化于心,举出了具体实例。第三,教学中的导学案形式应用于教学,但不能囿于导学案限制,要让学生形成思维、思辨、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短短的发言,一针见血点出了教学中非常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下午由枣庄教科院的刘高峰老师就如何用好新教材,以选择性必修三“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例,做了长达三个小时的精彩报告。从教材编者的角度,就如何对照课标、进行教材内容的编写和取舍,从专家视角让老师们学会应用教材,时刻谨记课标要求。</p> <p class="ql-block">刘高峰老师就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解释和素材</p> <p class="ql-block">刘老师结合题目解读选择性必修三的考查方向,对于老师们来说也是难得的资源。</p> <p class="ql-block">最后,泰安市地理教研室苏延欣主任做了总结发言。他提出老师们的教学中,要把平面性知识讲成立体的,丰满内容和角度。教学中要有整体观,静态到动态、理论到实践,让学生到真实情境中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苏主任最后提出三点要求:1、通读教材,熟练课标,深度研读教材;2、整合内容,把各版本内容融合起来;3、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听进去、接受到、用起来。</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线高中教师,深觉今天专家们的报告就如一场及时春雨,灌溉和滋养了老师的教学的土壤。通过学习,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