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嘎”,就是“嘎爹”,也就是外公,叫惯了也就一直叫着,后来干脆就叫“嘎”。嘎家与我家在同一个塆里,每次去嘎家玩,隐约看见嘎家的门就大声地长叫一声“嘎”,嘎就笑眯眯地走出来迎接我们。</p><p class="ql-block"> 嘎是解放前出生的,跛脚,据说是小时人家逗他玩摔的。妈妈曾跟我们说,嘎爱赌博,每年一旦有了收成他就去赌,后来把家里赌得一贫如洗,负了一身赌债,差点被人要了命,恰逢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债也一笔勾销了,命就保住了。</p><p class="ql-block"> 我记事时,嘎60多岁,块头不高,圆脸,厚嘴唇,很爱说笑,我们很爱跟他玩。他不会干农活,放三条牛,闲暇之余打打“草要子”,削削竹琶子,打“草要子”时,我们爱围在他身边玩,20个草要子一提,他打,我们帮他数,20个穿成一提。</p><p class="ql-block"> 吃完晚饭,嘎总要到我家来坐坐,与爸妈聊聊天,一般要聊到十点左右才走,走时爸爸妈妈总要送他一程,并嘱咐他路上小心。有时与舅、舅娘闹了矛盾也来诉诉苦,在爸妈反复劝说下,最后都是笑眯眯地走了。</p><p class="ql-block"> 嘎会拉油面,是远近有名的拉面好手,上午拉,下午收。每天拉油面前,他总是起早先去后山看看天气,他知道什么样的早晨能带来一天的晴天,能拉面,什么样的早晨不能拉,很准。拉一次油面要卖四五天,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别人到家里来买的,遇到有工夫或是面拉多了,他也提着油面到外面去推销。他拉面时,我们总爱在他旁边转悠,目的是趁他不注意时把掉落在地上的面筋收起来捏各种小玩具,不知是他没看见,还是有意让我们捡地上的小面筋,他从来也没骂过我们。</p><p class="ql-block"> 嘎的外甥多,有十几个, 嘎都很爱我们这些外甥,每年的几个节日都要给我们一些零花钱,他把平时卖油面和卖竹琶子的钱拿到银行兑换成新的、顺号的2角纸币票子,每次给我一张或一小叠,每次拿着还留有油墨味儿的新纸币,我们都会小心翼翼地包裹好留存着,等到自己或爸妈急用时拿出来。</p><p class="ql-block"> 中秋节更是我们的最爱,每到中秋,嘎会给我们十几个外甥每人买一个巴掌大的小白月饼,7分钱一个,面粉加糖料做的,很甜,上面印有中国古代的神话人物——嫦娥奔月。我们舍不得吃,提在手里或挂在脖子上在塆里到外转悠,一点一点地舔着吃,一个小月饼要吃一天。看到这些,嘎也好像很高兴。</p><p class="ql-block"> 我爱嘎,嘎也爱我,放牛时带着我,走亲戚时带着我,干家务活时也带上我,印象中只要能带的时候,他都带着我,一次他挑着一担谷去大队夹米又带上了我,回来时,他把糠头放在米少的那一头,他在前边走,我在后面一路蹦蹦跳跳,看到他一瘸一拐地走,两只箩筐不对称地上下摆动,很不协调,我说:“嘎,我帮你背糠头好吧!”“不,你细伢儿,没腰,等长起了腰再帮我拿!”他坚决不同意。</p><p class="ql-block"> 我的童年,一直跟嘎在一起,时间持续到上学以前,嘎没做过惊天动的大事,但给我童年带来无限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嘎走的那年,我断断续续地哭了好几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