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润民心-父母亲参加荆江分洪

张晓穗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最早、最大、影响全国、震惊世界的伟大工程!我父亲后来说: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新中国的制度优势,不可能组织调动10万人民子弟兵和20万民工干出那种气壮山河伟大的荆江分洪工程!一江春水润民心,荆江分洪工程第一次向世界彰显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b></p> <p class="ql-block">桂北剿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1952年3月的一天,在桂林。21兵团政委兼兵团干部管理部部长的唐天际突然问我父亲:21兵团要和48军合并成立55军,你去不去?我父亲不假思索的回答:听您安排。那时我父亲张守伦是21兵团干部管理部任免科长。</p> <p class="ql-block">不久接到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命令,要唐天际率刚刚完成广西桂北剿匪任务的21兵团大部分作战部队做为主力投入荆江分洪工程。</p> <p class="ql-block">荆江分洪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水利工程,载入史册!</p> <p class="ql-block">万里长江,险在荆江。300多年间,荆江大堤溃决过34次,两岸人民深受其害。</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刚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把荆江治水置于长江防洪体系建设的首位。1951年冬,毛主席亲自审阅并批准荆江分洪工程建设计划。</p> <p class="ql-block">1952年3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规定》。</p> <p class="ql-block">中南军政委员会决定,抽调湖北、湖南两省及中南局有关部门负责人李先念、唐天际、刘斐、程潜、王树声、许子威、林一山、田维扬、黄志勇组成“荆江分洪工程委员会”和“荆江分洪工程指挥部”,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李先念任主任委员,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程潜任副主任委员,</p> <p class="ql-block">唐天际总指挥在荆江分洪工地</p> <p class="ql-block">1952年4月5日,工程全面动工。4万工人、16万农民、10万解放军从全国汇聚,共30万建设大军争分夺秒,用了75天时间,赶在汛期之前完成工程。人民解放军大规模参加水利工程建设还是第一次。</p> <p class="ql-block">1952年3月,我父亲张守伦和母亲杨迪庆跟随唐天际和21兵团机关,戴着一身广西剿匪的战火硝烟,从桂林乘火车北上;第二天到达长沙,未作停留,旋即坐船前往沙市。</p> <p class="ql-block">21兵团机关随唐天际政委赴荆江分洪工程的司、政、干、后人员汇总一起不足50人。在长沙码头稍作休息,登上那时仅有的木机帆船,顺湘江北去。江面时宽时窄、忽东忽西、水流湍急,入夜后进入洞庭湖,水天一色,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车舟的劳顿,很快大家都入睡了。第二天醒来时,船已渡过荆江大堤,沙市到了。</p> <p class="ql-block">沙市紧挨着荆江,大堤高过街道,洪水一来大堤就告急,年年如此。沙市是旧中国不平等条约下的五口通商城市之一。它上连巴蜀重庆,下接武汉三镇。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历史的巧合:我父亲三年前任38军112师336团政治处主任。由此渡江向南进入湖南,歼灭国民党军队,为人民打江山;三年后又从南方北上回到此地来治水,为人民谋福利。真正体现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建军宗旨!父亲感慨地说:三年前他们在此挥枪南下,消灭国民党反动派;三年后又在此持锹北上,征服千年水患。三年前,是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三年后是冒着烈日寒风修堤筑坝。只是换了人间!</p> <p class="ql-block">21兵团参加荆江分洪的部队改为水利工程司令部。部队机关住在沙市的一间银行里。据父亲后来回忆:这间银行大楼很高大气派。部队进驻后他们照常营业,不受影响。我父母分了楼下一间小房间,家具简陋,就算安顿下来了,没有休息就投入工作和劳动。</p> <p class="ql-block">荆江分洪工程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解决施工大军的吃住问题。30万人的施工队伍,相当于平地冒出了一座中等人口的城市。如果吃住解决不好,别说工程建设了,甚至可能引发严重混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后勤保障是工程的关键问题,我父亲这个干部科长几乎成了后勤协理员了,</span>跟随唐天际参与规划住区,指挥搭建各种工棚,连厕所如何修建都做到了周到安排。同时,召开专门会议统筹安排吃饭等生活物资供应问题。除了参加施工劳动,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忙着协助解决30万军民的吃喝拉撒睡等问题。整个施工期间,从未发生粮食短缺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工程建设开始后,每个干部和机关部门都分有劳动指标,每天要完成一定的土石方任务。四五月间天晴时烈日如火,每天暴晒下,没有人退缩和怠工的。到了六月更是酷热难耐,晒掉一层皮,为了赶进度还经常要挑灯夜战。遇到了雨天加大风,一身泥水一身浆,冻得直打哆嗦但还是比太阳毒晒强多了。尽管自然条件艰苦恶劣,劳动强度非常大,但工地上军民高昂的斗志和震天的劳动号子淹没了一切。那种震撼的场面,父亲回忆起来每每热泪盈眶!</p> <p class="ql-block">几十万军民日夜奋战在工地上。荆江分洪工程一期建设者 湖北省特等劳动模范 辛志英:“自己带工具,自己带生活(用品),一天一夜就到工地,到那个黄山头,工地上遍地是人。”</p> <p class="ql-block">“荆江铁女”辛志英是支援荆江分洪工程建设的碎石小组组长,她们的任务是将从黄山头采下来的大石块捶成一两寸口径的小石子,提供给泄洪闸拌合混凝土使用。</p><p class="ql-block">辛志英组织碎石小组,通过分工合作、流水作业,人均每天碎石1.4立方米,将碎石效率提高了7倍。</p><p class="ql-block">她说“(碎石子)不是扎到眼睛就是砸到手,脑瓜也搞的,都搞的血流,就拼命砸拼命砸。”那时整个工地都是这样一种状态,那种场面后来我父母亲回忆说:从未见过!真是战天斗地,气壮山河!</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干部战士和几十万民工,没有叫苦叫累的,充满了战斗激情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劳动竞赛中,涌现出劳动英雄、模范1.2万多名,他们中有“父子英雄”“夫妇模范”“兄妹光荣”“师徒双立功”等。每天工地上战旗猎猎,口号震天,荆江大堤就是这么靠人用肩膀一担一担的担起来的,军民干劲十足啊!每天收工回来后,累的不行,一身泥水来不及洗倒头就睡。</p> <p class="ql-block">尽管工作艰苦但后勤生活保障还是不错,伙食很好,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和高强度劳动的体力。</p> <p class="ql-block">“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伟大的工程需要精神支柱。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很到位,各种评比,树标兵,争先进活动结合工程开展的有声有色,极大的调动了广大指战员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整个工地都展开了竞赛,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劳动英雄和各种模范1.2万多名。我父亲也成了荆江分洪的工作模范,母亲也受到嘉奖。</p> <p class="ql-block">同时,部队的文化生活也很丰富,每周有电影看,时不时有各地的慰问团来慰问,各地各部队文工团来慰问演出。给紧张的工程建设添加了一些色彩和活力。机关还偶尔举办一场舞会,紧张之余也放松一下。舞会就在驻地大楼前的晒谷坪举行。那个年代简易的露天舞会,对于高强度劳动的干部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调剂方式。</p> <p class="ql-block">各路部队汇集荆江河段后,归水利工程司令部指挥,由此新中国的水利建设部队也诞生了。由217师和218师合编为水利三师,共六个步兵团,18770名指战员。分别参加荆江大堤的加固、虎度河口以东的围堤、以南的控制调节水量的南闸的建设。</p> <p class="ql-block">党中央、毛主席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的第一项巨大水利工程建设。受毛主席、党中央委托,1952年5月19日晚,中央水利部傅作义部长在中南水利部长刘斐、农林部长陈铭枢和苏联水利专家布可夫的陪同下来到沙市,视察了荆江分洪工程施工现场。</p> <p class="ql-block">1952年5月24日在沙市召开赠授党和国家领导人为荆江分洪工程亲笔题写锦旗的大会。</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题词是:“为广大人民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周总理题词是:“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p> <p class="ql-block">军民战斗的热情更加高涨,对提前完成工程建设起到了巨大鼓舞作用。</p> <p class="ql-block">1952年6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和平会议的各国代表26人,来到荆江分洪工地参观访问,盛赞荆江分洪工程是:“为世界和平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荆江分洪工程完工后,很多国际友人参观时都惊叹不已,追问是如何创造的奇迹。工程总指挥唐天际回答了8个字:坚持依靠广大群众。</p> <p class="ql-block">朝鲜人民军访华代表团也相继来到工地慰问并赠送了锦旗。</p> <p class="ql-block">荆江分洪这一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在30万军民75天的英勇奋战下于6月20日比预定计划提前15天胜利建成,速度之快令中外水利界赞叹不已,载入新中国水利史册。</p> <p class="ql-block">我父亲后来在1998年写了一篇纪念文章,纪念荆江分洪和唐天际总指挥。题目是:天兵胜险念恩公—-纪念荆江分洪总指挥唐天际。</p> <p class="ql-block">荆江分洪工程结束后,部队就地修整两个月后,又接到新的命令:到海南岛修建国防公路。田维扬(开国中将)、黄志勇(开国中将)二位“荆江分洪工程指挥部”的副总指挥,率领着这支刚刚组建的几万水利工程部队,又奔赴海南岛,抢修国防公路。革命军人就是这样,党叫干啥就干啥,党指到那里就打到那里。于是我父母亲又跟随部队奔赴海南新战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