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贝家花园”与苏州“狮子林”

东东腔

<p>上海南阳路170号入口牌楼上“贝轩</p><p>大公馆”几个大字,这是建于1934年“贝家花园”。</p><p>1934年,时任中国银行总裁的著名金融家贝祖诒先生曾居于此,贝轩大公馆因此得名.贝氏宗族声名显赫,贝祖诒之子就是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p> <p>“贝家花园”是一个中式园林,小桥、老井、池塘、花圃、假山,如苏州园林搬到上海。</p> <p>进入花园,门口的铭牌告诉我们:这是银行家贝祖诒的宅坻。</p><p>贝祖诒是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父亲,贝聿铭小时候就生活在这里。</p> <p>对于贝聿铭的认识,还是在苏州,参观他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参观完室内苏州的历史文物和悠久文化后,到了室外,瞬间给室外独特的设计给震撼了,流水的柔和,石台的刚毅,竟达到完美的结合。在炎炎夏日下,倍感清凉。再反观博物馆主建筑外观,点线面的交融交错,更加觉得不可思议。</p> <p>对于贝聿铭的认识,还是在苏州,参观他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参观完室内苏州的历史文物和悠久文化后,到了室外,瞬间给室外独特的设计给震撼了,流水的柔和,石台的刚毅,竟达到完美的结合。在炎炎夏日下,倍感清凉。再反观博物馆主建筑外观,点线面的交融交错,更加觉得不可思议。</p> <p>“贝家花园”是一栋三层楼中西合璧的花园住宅,楼两侧是大面积的玻璃窗,中间各层阳台相连,呈现出非常现代的建筑风格。然而,阳台栏杆和屋顶的檐部,采用了回纹式图案装饰,将中国传统的风格融入其中。</p> <p>沿北京西路上的立面,圆拱形大门一侧是两排圆形窗,窗中间是正方形窗框,形成铜钱的形状,像挂在墙上两串铜钱。</p> <p>沿北京西路上的立面,圆拱形大门一侧是两排圆形窗,窗中间是正方形窗框,形成铜钱的形状,像挂在墙上两串铜钱。</p> <p>花园通往北京西路的夹弄,有一块100个不同篆体“寿”字图案烧制成的照壁。</p> <p>花园通往北京西路的夹弄,有一块100个不同篆体“寿”字图案烧制成的照壁。</p> <p>留住时光的精美旋梯——龙梯</p><p>迎面向贝公馆主建筑走去,你一定会忍不住好奇点开龙梯,当一部精美的旋梯跃然眼前,这正是贝祖诒先生主导设计建设的龙梯:龙梯一楼部分为一条大龙与一条小龙共戏一颗龙珠,寓意贝祖诒先生带着家人在此幸福生活。大龙龙尾构成扶梯,盘旋至四楼楼顶。古语有云:“盘龙上升、事业有成”。</p> <p>室内楼梯的造型特别气派。</p> <p>五行亭矗立于园林正中,骨架刚正硬朗。</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三面临水,草木郁然。五角凌空飞翘,讲究风水朝向,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神。</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岁月深深,显赫的身世赋予了建筑的不平凡的过去。</p> <p>走进亭台,在轻轻的触摸中,来感觉那曾经历史思绪,是否有着跌宕起伏的变化。</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空荡荡的亭内,一无所有。但仍能感觉曾经的富贵达人,言谈国事,不由得从心悸中涌出种小沧海桑田的丝丝韵味。</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东西张望,搜寻角落,看的出,尽管几经身份的变迁,却仍然处处流露出贵族印记,一目了然。</p> <p>“贝家花园”是一个中式园林,小桥、老井、池塘、花圃、假山,如苏州园林搬到上海。</p> <p>停下脚步用相机去记录这太湖石、五角亭、狮子桥等等细节末枝,体会这一个袖珍的苏州园林之美。</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呆萌的样子,甚是可爱。多年过去了,仍然可以看出当年石匠师傅的匠心之作。</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执着的守护,眼神坚定。眼睛中看到的一切,一切的一切,都随时间消失过去了而成为久远的回忆。不想回忆,而今却只能回忆。</p> <p>1917年贝润生花80万银元购得苏州狮子林,用了将近7年的时间整修,新增了一些景点,仍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p><p>狮子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