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山为证 血脉相连</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宜州安马拉炭相洞覃氏宗亲清明祭祖掠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莫电任(图文)</div></div> 巍巍青山,连绵相依;绿绿草坡,生机盎然。<br> 相洞,这个座落于宜州安马乡拉炭村西北隅深山里的偏远小村屯,素日沉寂萧萧,名不经传,但在今年这个细雨霏霏的三月三,因一群覃氏宗亲们的寻根问祖而变得格外热闹了。 <p class="ql-block"> 一大早,十几部小车从山外驰进来,陆续抵达相洞,宗亲们有的相识已久,此时重逢,不胜激动;有的素昧平生,从未谋面,感慨良多。报到、登记、寒喧……人人相见恨晚,个个热情洋溢,一下子仿佛回到了大家庭。米酒倒满杯,家常唠不停,大伙迫不及待排班论辈、刨根问底,老一辈的覃氏宗亲记忆之门全部打开,向小辈们数说覃氏数百年来的经历风雨,小辈们则兴奋懵懂,寻根问祖之情更甚迫切。 </p> 未几,宗亲们简单用过午餐,整装出发,集中祭祖活动拉开帷幕。<br> “太公坡砮,太奶卡别”,壮话里的这两个地名,在覃氏老一辈流传至今,意思是覃氏的太祖覃士尧公和覃氏太奶分别葬于此,这次集中扫墓,先远后近,七八部车子载着众宗亲往拉弱方向的“卡别”这个墓地,去祭扫太奶墓,车子拐进左边的泥水石沙路,行驶两三百米就到了。 <p class="ql-block"> 太奶的墓地旁边是一片果林,一年四季花果飘香,绿意葱郁,这个小草坡不大,前后都有山,清静致雅。这里有三四个坟头,其中一个是覃氏太奶的,她生养了“玉”字辈五个儿子,从此覃家开枝散叶,兴旺发达。近些年来,覃氏子孙天各一方,各奔前程,太奶的坟头已经有好些年没有人来清理了,蒿草杂树丛生,宗亲们一拥而上,挥镰伐砍,不一会工夫就把四周清除得干干净净,祭品摆上,焚香点蜡,祭慰先祖,冥冥之中,太奶泉下有知,必定护佑我辈平平安安,顺顺利利。</p> 祭扫完太奶墓,宗亲们赶往第二个祭扫点——砮山。<br> 相洞天祖覃士尧公之墓冢位于安马乡拉炭村沦洞屯与拉弱屯交界的山坡之巅,此山可壮话音译为“砮山”。<br> 据墓碑刻记载:覃士尧老太公生于公元1803年(癸亥年)农历二月初二戌时,故于1874年(甲戌年)农历六月十八日丑时,享年73岁。从出生至今(2021年),已有218年。<div> 登高远眺,砮山傲立,其势雄伟,屹然苍穹,山脚顺势,吸天地之精华,纳山水之灵秀,形同龙盘,磅礴大焉,气度非凡,龙头腾处,恰是覃士尧公墓冢盘踞之所在,其风水宝地之显盛,尤为形象,感念祖德芳泽流长,士尧公“玉”字辈五子:玉光、玉亮、玉香、玉扬、玉明开枝散叶,后裔数百遍及宜州、罗城一带,士尧公在天之灵,虎威龙盘,傲视群山,放眼平川,护佑子孙,世代兴旺,宗族昌隆!</div> 覃士尧公乃相洞覃氏之天祖,其五子“玉”字辈至此分支,以下乃昌、绍、鸿、谟、永、作、春、秋……等若代安,据推算,相洞屯山深谷长,天高路远,与世无争,战火不及,祸乱无饬,约公元1829年,即清宣宗道光九年,覃仕尧公出生,自祖辈起,自谋自立于相洞,仕尧公遵循祖业,开荒种地,繁衍子孙,家兴业旺。 祭扫的最后一个点,名曰“财山”,位于沦洞屯前的一座高山之巅,乃始祖覃孝光墓葬所处。攀爬上去,约摸一个钟头方能登顶,其间草密林茂,山道曲折,恰时天空飘洒细雨,石径漉滑无比,钦佩上山的那些小帅哥小美眉小屁孩们,一路跌跌撞撞,一步三滑,仍勇往登攀;吾等中老年迈,亦不甘落后,虽气喘如牛,老腰折痛,仍能谈笑风生,望尘倔步……攀至半山腰,人人汗流浃背,满头冒气,内心坚定着“此行必达”之信念,想像着“登高望远”之快意,终将挺身登顶!<br> 站在山顶远眺,始祖覃孝光公及“玉”字辈天祖墓葬于此,果然是风水宝地,此处居高临下,傲视群山,一览众小。遗憾的是,当天浓雾弥漫,云锁深山。若干年前,我曾与宗亲到此一祭,站在山顶,那视野之开阔,登高望远之惬意无以言表,可惜当时没有携带相机设备,不得拍照留住青山巍峨之身姿,现今挎机上山,却因云雾撩绕而不得之,甚为憾事。 据《东兰县志》、《覃氏族谱》等史料记载,覃怀满原名谭三耀,来广西后改名为覃怀满,系谭景山之子。祖籍山东省青州府(今青州市)益都县白米街糯米巷,后迁河南省开封府陈晋县,最后落籍于广西东兰。生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称“天下兵马大元帅”,明洪武年元年(公元1368年)被朱元璋“收编”,明洪武年九年(1376年)参与平定魏文魏武兄弟争夺承袭权祸乱有功而被授东兰世袭武官(巡检司),娶李桂妹为妻,生有十一子一女,覃玉熙、覃玉魁、覃玉翰、覃玉林、覃玉景、覃玉金、覃玉茂、覃玉琢、覃玉明、覃玉亮、覃玉堂、覃美宽(女)。<br> 覃企望系与保公之次子,原住东兰大同纳雅,后裔分布东兰县境及周边各县区,生九子外抚三子共计十二子:覃智、覃乾、覃李、覃炮、覃招、覃坤、覃壁、覃積、覃寿、覃百贤、覃千贤、覃万贤。<br> 覃廷纳:系覃積公之第三子,住天河南区溂南(今祥贝乡中路村下南屯),生四子:宋立、宋户、宋乾、宋亮。以下有:朝、苏、福、维、奉、善、顺……<br> 安马乡拉炭村相洞屯覃氏宗族,历代并无族谱记载,宗祖鲜有碑文刻记,覃孝光从祥贝中路村到相洞安居落户,自下追根朔源,可尊为相洞覃氏之始祖。 清明祭扫,是缅怀先祖的一种形式,只有搞清楚“我从哪里来”,才能不忘初心本色,牢记先辈先祖为人之根本,方能理解践行立足社会之要义,走正道,品行端,光宗耀祖不抹黑蒙羞。<br> 青山巍峨如初,无欲则刚面世,吾相洞覃氏之子孙,应铭记覃氏兴族立宗之功德,子子孙孙无不虔诚若骛,天高地远,政贾工农,老幼妇孺,归根同源;祭拜先祖,隔世相谙,恍然时空,祖训遵严,震耳发馈。吾辈当自强,携手点江山,覃氏家族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后继者必须遵先人之教,勤奋创业,耕读传家,享祖尊荣,勿盗恶邪,勿强凌弱,勿智欺愚,勿众暴寡,贵不傲贱,富不迫贫,抱团融洽,同舟共济,携手相处,世代荣庆!<br> 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之历史机遇,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乡村振兴方兴未艾。相洞屯,我们共同老祖宗的发源之偏隅小山村,也必将打通闭塞,兴建基础,旧貌焕新颜! 天下本一家,覃氏更亲密。今年三月三清明集中祭祖,为相洞覃氏团结合作、抱团发展开启了一个良好开端;南来北往,匆匆忙忙的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把四面八方的相洞覃氏子孙聚拢起来,认祖归宗,共话亲情,共谋发展。血浓于水的亲情,有相洞的青山为证,奋发向上的冲劲,传承相洞祖宗的秉性,不骄不躁,不亢不卑,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自强不止,同舟共济,相扶相爱,情同一家。<br> 这次的清明集体祭扫活动,得到了覃忠等覃氏老一辈的悉心指导,得到了覃洪文、莫荣东、周国林、覃洪祺、韦洪军、莫电任等覃氏新生一代的全力组织、策划和付出,得到了覃绍英、廖安平等德高望重的覃氏精英的大力支持,得到了来自宜州、罗城两县区各界相洞覃氏后裔宗亲的全力配合参与,使得这次清明活动其乐融融、圆满举行,借此一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br> 青山为证,血脉相连,今后每年三月三,让我们相聚相洞,干杯! 附本次清明集中祭祖名单通讯录:(次序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