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路559]——山乡书声朗

杨永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培田村</font></b></h3><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p class="ql-block">《礼记·中庸》云:“故栽者,培之”。这是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村名的由来,蕴涵着培田人孝悌为本、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良苦用意。</p><p class="ql-block"><br></p> 培田原名“赖屋”,千年以前已有人文活动。元至正四年(1344),吴氏开基始祖沿客家先民南迁之路,从浙江辗转迁此繁衍生息。至明清时,培田村人文、经济盛况空前。以“大夫第”、“衍庆堂”、“官厅”及“九厅十八井”等为代表的客家乡土建筑群。培田村千年以来尊崇和传承“耕读传家,文武兼修”的理念,渴望文明,向往进步,人文菁华,更是为后人留下一笔更为珍贵的精神遗产。<div><br></div> 据族谱记载,培田第一所学堂创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为吴氏七世祖出资兴建的“石头丘草堂”。虽当时全村只有60余户人家,却“课二三子弟以读书”。之后村中族人相继仿效,争相设塾立馆,大盛兴教办学之风。至明清时期,培田共有肖泉公书馆、十倍山学堂、白学堂、义屋学堂、伴山公馆、岩子前学堂、清宁寨学堂、南山书院、紫阳书院等9所;家塾5处;童蒙、蒙馆9所;以及接近于专业教育的“锄经别墅”、“修竹楼”和妇廉学馆“容膝居”等。彼时全村“十户一塾,一户十匾”,处处可闻琅琅书声。<div><br></div> 培田村主流教育场所首推享有汀州客家文化摇篮之誉、掩映于村尾绿荫丛中的南山书院。前身即为石头丘草堂,古朴典雅、环境清幽。明代兵部尚书裴应章曾为草堂题联:“距汀城郭岁百里,入孔门墙第一家。”至清中期后,取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遂改名南山书院。至清同治年间,南山书院是周边一带有名的学堂,不光招收本族子弟,长汀县等周边村庄富家子弟也慕名前来。到明清时期,求学者遍及(长)汀、连(城)两县。<div><br></div> 书院共培养了170余名国学生、贡生、秀才,步人仕途19人,官至五品有7人,最高者达三品。其中有翰林、浩封大夫、教渝、巡检、守备等。至民国时期,书院还培育了4名与周恩来总理同窗的留法勤工俭学生和3名黄埔生;新中国成立后,全村共培养大中专生近300人。<div><br></div> <p class="ql-block">南山书院之所以名闻遐迩,还是缘于其师资与教学质量上乘。“到处延访名师,教诲诸子”。在石头丘草堂创建之初,培田七世祖便不远千里请来浙江台州籍进士出身的谢桃溪任教。清乾隆年间,村里又延聘福州才子邱振芳来执教席。到了清后期,族人吴昌同兄弟延请福建宁化名儒曾瑞春来书院授课。当时的培田村“义塾有名师,宾榻有上客,水轩竹院有鸿儒”,一时蔚然成风。</p><p class="ql-block"><br></p> 培田村的职业教育也令人赞叹。“锄经别墅”建于明朝后期。“锄经”两字顾名思义,与耕田种地密切相关。别墅的门联为“半亩砚田馀菽粟,数椽瓦屋课桑麻”。自明代时,培田村经常在此请经验丰富的老农现场授课,向晚辈新手传授种田心得,颇似当今的农业科学技术讲座。<div><br></div> <p class="ql-block">到了清初,村里又增加了手工技艺教育培训方面的内容。这就是建于康熙年间的“修竹楼”。门口有楹联道:“非关避暑才修竹,岂为藏书始筑楼。”此处以交流学习手工艺技能为主,培田村祖先精湛的泥、木、雕、塑、剪、编织等民间技艺传承大都源于此。当时推动这一工作的是族内的文昌社。其总理(即负责人)“每逢作课,亲临监督,虽事剧必构一艺,以为倡,呈请先达评定甲乙优加奖赏”,其认真程度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培田村还兴办了一所开中国之先河的女子礼仪婚育学堂。门前流经一条清澈水渠的“容膝居”,是培田村最小巧的民居,由吴氏十八世祖吴昌同捐资建造于清嘉庆年间,容膝”两字源于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p><p class="ql-block"><br></p> 培田在清朝处于鼎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均较发达,为了让嫁出去的女子和娶进来的媳妇掌握必备的与大家族相称的言行举止,便在此作为对她们进行礼仪、女红、妆容、生理和卫生等方面常识教育的培训之处。在下厅的天井墙壁上还有“可谈风月”四字。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禁锢下,“容膝居”里女性们可以接受文化熏陶,体现了培田人开明的思想与气度。<div><br></div> <p class="ql-block">培田人在近代新式教育方面也开风气之先。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第二年培田村就把南山书院改为“培田两等小学”,为含初、高等的完全小学,这在当时长汀县为第一所新办小学。课程也从原来的“四书五经”,改为语文、算术、公民、历史、音乐、图画等,教学方法则从传统的点教式改为课堂教学。原先村落中的各家私塾也逐渐归并到新式小学中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几年后,随着新文化和“五四”运动兴起,吴氏家族中吴震涛等四人为寻求科学救国、民主救国之路,漂洋过海赴日、法等国留学。一座小山村中竟有此等气魄,在当时极为罕见。</p><p class="ql-block"><br></p> 培田村各种公益与文教民间(结社)组织也培育得非常好,拯婴社为专门收养被遗弃女婴的组织;大和山道堂是村中的戒毒所,专门收治不可自拔的瘾君子;还孔圣会、文昌社、朱子惜字社等。这些结社的经费均为房族或社员个人捐助,有田产,还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因经营有方,年年生息,资产不断递增,类似现代的基金会。社员间还经常有雅集,相与唱和,谈诗论文,对营造村落文化氛围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div><br></div> 培田村沿续千年、崇文重教的风气非常浓郁。“水如环带山如笔,家有藏书陇有田”,村中继述堂门前的这副对联,道出了培田吴氏族人世世代代的耕读理想。当时村中建有两座藏书楼:一为明末清初修建的“藏珍楼”;二为清同治年间修建的“馥轩楼”,藏书两万余册。<div><br></div> 村中每一幢院落都冠以与文有关的堂号。如双灼堂取自《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继述堂取自《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务本堂取自《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村中民居中联文最盛时多达两、三千副,种类繁多,精美至极。<div><br></div> 如始祖八四郎公祠的一副联文为“治平天下最,孝义古今稀”;继述堂大门的对联为“门外有山堪架笔,庭中无处不堆书”;官厅中堂的楹联为“行仁义事,存忠孝心”;至德居门对着村中的千米古街,门联为“庭中兰蕙秀,户外市尘嚣”;一处小天井墙上的对联最令人回味,上联为“悦目时风来花舞”,下联为“会心处鱼跃镜开”,横批是“天光云影”。其中珍贵的还有皇帝赏赐、书圣王羲之所撰的联文:“文章移造化,忠义作良图”。清朝翰林院大学士纪晓岚曾参观培田书院群落,为中原耕读传家遗风再现培田叹服不已,挥毫题下“渤水蜚英”题匾。<div><br></div> <p class="ql-block">“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来倡导的主流教育,但在中国乡村中还存在着另一种更为生动实用的乡土教育。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科举教育形成互补,构成了传统中国乡村教育多元而开放的人文特色。中国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像培田村这样重视乡村教育的村落,才能历代人才辈出,精英荟萃,维系着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经久不衰。(图文节选自2009年,谢谢浏览)</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