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2.0】蜚克图中心小学“信息化学校研修团队”——同课异构

乘物以游心

<p class="ql-block">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2.0已经走入了我们的日常教学之中。恰当地选择正确的能力点,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蜚克图中心小学基于省级课题《互联网技术性小学教育个性化教与学的研究》,充分发挥阿城区信息技术2.0先行示范校的作用,于2021年4月12日——4月16日历时5天,学校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微能力点的教学应用”课堂展示课活动。本次课堂展示活动是对全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的一次引领,校领导周密布置,教务处精心组织,采用同年组教师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个性化的展示。</p> <p class="ql-block">&nbsp; 同课异构活动中,授课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努力尝试学科微能力点的实践运用,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微能力点解读,体现了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中的点滴进步。<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课课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演绎教师的风采!</span></p> <p class="ql-block">  授课结束后,主讲教师就在课堂上微能力的应用设计意图及实施情况做了反思。</p> <p class="ql-block"> 郝宪镇反思:本节课是一下第四单元例5《比较大小》,这节课我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新授部分应用了信息技术2.0我校能力点B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 ,通过观看云平台的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孩子们在探究性学习中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最后运用一张练习小卷进行巩固,理解,拓展了C5这个能力点。</p><p class="ql-block"> 杨东旭反思:本节课我教学的是一年下数学《比较大小》一课。在设计上我将学校选择的三个能力点与传统教学进行了深度的融合。主要运用了B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这一能力点,有效的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微能力点的有效使用,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p><p class="ql-block"> 刘凤颖反思:在执教一年下《比较大小》一课。在探究新知过程中,利用B3能力点,探究两位数的比较方法,经过小组内探究,学生汇报出各自不同的方法,恰当使用能力点与传统教学进行了深度的融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  杨双宾反思:本节课是三下第四单元2.笔算乘法。在巩固与练习部分采用我校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能力点,可以实时的看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在此能力点基础上又选取了B4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达到知识的迁移,理解算理。</p><p class="ql-block"> 刘雨凝反思:在设计《笔算乘法》这节课中,我在学校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能力点的基础上,还选取了B6技术支持的展示与交流、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两个能力点实施。相比较传统的教师讲授,本节课我通过视频演示点子图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算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使学生在探究与思考中学会笔算乘法。</p><p class="ql-block"> 薛丹反思:本次进行的同课异构中,我选用了B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主动性。并用了A5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中更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赵晶反思:五年下册《分数的意义》。在新授部分应用了B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学生观看微课进行自学,自主探究,对本课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B2微课与制作的设计环节落实到学生,便于课堂上调控教学策略。课上,选取了B6技术支持的展示与交流,学生了解单位“1”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最后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巩固练习,拓展了C5这个能力点,较好地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 陈彦春反思: 五年下册《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在新授部分应用了B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学生课前观看微课进行自学,自主探究。课上,选取了B6技术支持的展示与交流,学生理解了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同时,教师针对难点问题进行补充强调,突破了难点。最后运用做一做进行巩固练习,拓展了C5这个能力点。</p><p class="ql-block"> 郑巍巍反思: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产生及意义》。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用了B2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微课教学贯穿始终,微课的讲解与学生的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相结合,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角色转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微课的利用,解放教师,课上引导帮助用困难的学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p> <p class="ql-block">  教学副校长王玲玲全程参与了每一节汇报展示课,他对每一位老师的精彩表现给予了肯定点赞,也对每一个仍须提升改进的地方作了点评指导。对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提出更高要求和探索方向,熟练运用教学软件工具进行现场操作,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拓展学习巩固,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的全方位创新。</p> <p class="ql-block">  校长王百胜结合本次活动,充分肯定了授课老师的付出和进步,同时也为我们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虽然我校于2021年一月荣幸通过阿城区信息化学校研修团队的初审,在全区52个学校研修团队中取得了排名第十的好成绩。但是教学的成长之路就是一条不断思考,实践,积累,整理的历程。通过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希望大家继续努力让蜚小的教育在上一个新的台阶!</p> <p class="ql-block">学校:蜚克图中心小学</p><p class="ql-block">撰稿:蜚小教学</p>

教学

学生

能力

本节

反思

微课

课堂

教师

同课

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