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时代”的记忆之二

宝林斋

<p class="ql-block">食堂忆旧</p><p class="ql-block">由于我只有28斤定量,每天不足1斤,作为22岁的小伙子,哪里夠吃!所以每天都要算计着,哪顿饭吃多少都要计划一下。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我个人就要实行“计划吃饭”。记得当时食堂里卖一种“合子饭”,这是一种用玉米(山西叫玉茭子)、高梁米、少许大米小米、莜麥掺和一起,加上青菜和盐熬的稠粥。莜麥是山西特产,它的特点是迂水膨胀。所以我用長方形铝饭合买饭时只买2两,回到办公室往饭盒里加上点水在炉子上一热,盒子饭來了个二次膨胀,原本二两合子饭涨成了三两多,狼吞虎嚥吃下去,也就算是饱了。这不是胡弄自己的肚子吗!可是有什么办法呢?!</p> <p class="ql-block">有一次,厂里打猎队进山打猎,打到一只野猪,交给食堂。食堂炖了一次野猪肉,这可是难得的一次改善生活!当时猪肉定量每人每月只有半斤,食用油半斤。平时很少见到葷星,有很多人都出现了浮腫,我也不例外。这次改善生活虽然每人只得到四、五块野猪肉,而且肉质粗糙,口感味道也不怎么好,可是大家都已经很满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