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氏宗祠《恢烈堂》

世德

<p class="ql-block">龚氏宗祠《恢烈堂》位于陆丰市八万镇双派楼下村,2012年第三次重建。</p> <p class="ql-block">龚姓来由</p><p class="ql-block"> 源出共工氏。共工氏是上古伏羲氏时期已经存在的远古部落,神农氏炎帝时代居于江淮之间,其部落首领称共工,相传共工为伏羲氏的上相,为黄人帝大臣,司水土,一度与颛顼争夺帝位,帝窖时部落首领共工被诛杀;尧帝时为大臣,授工师之职,尧舜时代与 兜,三苗,鲧并称“四恶”在舜帝时被逐出中原至幽州。共工在夏朝之前是一支强大的部落,共工后有共氏。古代共、恭、龚三字通用,龚氏即共氏后裔。共工之后分为二支,一支以共工属五行之水,加水为洪姓;另一支因黄帝时代的共工氏之子句龙,继父职,为黄帝之土正,管理土地,其后避难遂在共字上加龙为龚氏。龚姓来源于共工氏。</p> <p class="ql-block">楼下村:</p><p class="ql-block"> 陆丰县原隶属于惠州府海丰县,大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农历辛亥年)从海丰县析出三都(按清人王之正等编纂《陆丰县志》载:坊廓都、石帆都、吉康都)置陆丰县,乃始有陆丰之名,1995年10月,陆丰县升格为陆丰市(县级)。原陆丰县坊廓都境内辖有八万约(今八万镇)。八万之名由来待考。八万之双派原名双峰甲,属坊廓都八万约辖地,新中国成立至今,均已沿用双派之名,具体缘何更名,史料无载,已无可考。双派辖境范围原本包括今坪石全境和今双派全境。改革开放初期,从双派析出部分村落置坪石管区。双派辖区内今居住有龚、吴、刘、曾、戴五姓人口,五姓之前亦已有其它姓氏先后迁入徙出。</p> <p class="ql-block">《恢烈堂》龚氏始于龚都五郎,从何地迁至普宁半溪残谱无载已无可考。残谱记载先祖龚都五郎第三子念庄公于雍正十年(1732年)从普宁半溪徙来,奠居双派楼下至今将逾三百年,繁衍子孙十余世。曾在今历竹头坑背子建有总祠“象贤堂”,上三下三结构,面前包大天井,主座坐北向南,天井走横门东向。五十年代初期遭废,至今未复建。先祖世代传言,念庄公定居之时,曾购置四处地产,欲用于自身与其它三兄弟(长兄法胜公、二兄法庄公、四弟振渊公)安家立业之用,四处地产分别是:高塘、纳军、楼下、社下。后因念庄公犯事入狱,经济骤紧,故于狱中口头交待周姓友人:变卖纳军,预留高塘。周姓友人或是有心或是无意,竟然颠倒念庄公之意,与念庄公亲属说成变卖高塘,预留纳军。变卖后之钱银,得以赎出念庄公。念庄归家后发觉高塘地产已变卖,痛心不已,大呼上当,然而生米已成熟饭,悔亦无用。无奈之余,心灰意冷,遂将纳军一并变卖,留今双派楼下、社下,与胞弟振渊公各居一地。长兄、二兄仍居普宁梅林半溪村,繁衍生息,辛苦劳作,一直至今。原本双派之楼下村,并无“楼下”之名,亦无龚姓人家。传闻先是马氏,继而蓝氏,再是刘氏,相继奠居我村。直到念庄公入住本村,得名师指点,于今恢烈堂处筑草屋而居,靠卖木屐为生。而后娶妻生子,繁衍生息,瓜瓞蔓延。今日之恢烈堂,乃是昔日念庄公发祥之地。初时仅筑草屋,于何世兴建恢烈堂,亦缺资料,实难考证。据当时祖祠可住三房子孙来看,应该始建于遂、孟两字辈先人之手。念庄公派下长房伯显公子孙居住在“上屋仔”,即今恢烈堂祠左片地方;二房韬真公子孙居住在“椒头窝”,即今村后“窝仔顶”一片,另有后裔居住在“上半岭”。三房德隆公子孙原居“椒头窝”片,后迁往仅一溪之隔的半岭村。半岭之名,顾名思义显而易见,即山岭之半,今观半岭村地形,房屋即建造于山岭之半腰。昔日“椒头窝”、“上屋仔”,缘何变成今日之“楼下”?前者之名,昌字辈宗亲犹觉耳熟能详,变更时间当可断定并不久远。我们不妨作如下一种推想。恢烈堂各房子孙相继繁盛,椒头窝等地难容日益增长的人口。后世子孙也先后安身立业,于是产生兴建祖祠的念头,一来可以纪念先人仰望祖德,二来可以稍缓住房不足的燃眉之急。于是,一座占地六百多平方米的祖祠拔地而起。我族先人,显然有让龚氏一族永远兴隆之意,将兴建的祖祠正式命名为:永兴楼。并将其镌刻于祖祠正门顶上。此后,一直有后世子孙居住在祖祠两边的横屋包厢内,直到重建时拆除。随着椒头窝、上屋仔两边房屋向祖祠中心靠拢,我村逐渐形成了位于对笼顶山脚下以祖祠永兴楼为中心的长形自然村。“永兴楼”居中,上屋仔为左翼,椒头窝为右翼,有如展翅欲飞的雄鹰,又如伸掌欲扑的猛虎。居此鹰飞虎踞之地,必可“永兴”。有了永兴楼之名,有了居住于其中的后裔孙,即“居住于永兴楼之下”, 到此,“楼下”之名也就应运而生。又经过口头相传,逐渐地便产生并确立了“楼下”之名,寓意居住在永远兴隆的永兴楼之下。而原先的“上屋子”和“椒头窝”之名反而渐渐退出历史,渐渐被后世子孙淡忘。虽是推测,却是合乎情而又近于理。</p> <p class="ql-block">、恢烈堂简史本村先人首次兴建恢烈堂,原是三栋上九间四廊结构,立艮山坤向兼寅申、用辛丑辛未分金,上栋高一丈六尺八寸,水放丙位。外观气势恢宏,规模庞大,里面并有三房子孙居住。墙上悬挂着诸多匾额,上书“钦点知县”等字样。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初期,乡镇府拆除里面一切神龛、牌匾,把我龚氏祖祠作为乡镇府办公用地长达三四年时间。祠堂很多具有纪念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物件因此消失殆尽。祖祠饱经风吹日晒雨淋之后,终至年久失修,祠宇破烂,残垣断壁,岌岌可危。经后世子孙商议,遂于1991年(农历辛未年)重建祖祠。第二次修造,以龚昌稳为大总理,龚娘怀、龚土旺为总理。最终决定将祖祠位置整体退后五尺多,地基提高二尺二寸,改立寅山兼艮申坤向,用丙申分金,坐宿两度。结构缩为两栋六间两廊,拆除横屋包厢,祠前池塘扩大至相当于原先的两倍规模。因拆除了横屋包厢,祖祠两边成了民用茅草房,甚至成了饲鸡场所,给祖祠的外观形象和场地使用权带来了恶劣的影响。至再次重建即2012年壬辰岁第三次修建时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当年按人丁居家者派工,外出者派款,当时总人口四百六十八人,在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一砖一瓦砌起了龚氏祖祠。恢烈堂第二次重建时由河田东坑乡王子宁村彭成而先生任堪舆师,由河口营下大洋田李瑞先生任建造师,于1991年辛未岁八月初七日寅时公妈出炉并起工平基。至同年九月十七日丁未时放中宫石、安门</p> <p class="ql-block">上梁。同年底竣工,十一月十九日即戊辰日壬子时奉祖陛龛,并举行了晋主庆典。恢烈堂第二次修建后,因三大房子孙荫福不均,又更改先祖神主龛座分金,导致神主面壁,加上我族祖祠改立寅山兼艮坐向,与后山山脉来龙不符,犯风水学“龙上八煞”之大忌。有此二者,再次重建祖祠迫在眉睫。 经多次倡议未果,2012年(农历壬辰年)正月初五,再次重建祖祠终于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恢烈堂后世子孙全体会议通过,决定第三次修建祖祠。并于当晚现场推荐,在念庄公案前筶准通过,形成了以龚招金为大总理,以龚昌悦、龚世忠、龚子谦、龚世康、龚玉坤为总理的修祠机构。商议后决定每丁收取400元作为启动资金,外出经商老板认捐作为后续资金(捐款名单、款额附后)。鉴于第二次的教训,本次重建请来河口对门村谢非同志先祖祠堂的堪舆师谢峰先生和建造师庄少坤先生。经谢峰先生现场勘查,最终敲定立回艮山兼寅山坤向辛丑辛未分金坐斗宿两度,择日于2012年岁次壬辰三月初六日丁未时行墙定基,同年闰四月廿一日癸卯时上梁安门,同年十一月廿一日寅时初刻神主登位,寅时五刻转火。庄少坤先生也发挥了大手笔建造的才能,外观采用土木砖瓦石柱结构,规制复原为三栋上九间四廊结构。门槛比首次建造时升高约一米,并将整座地基降低到初建高度,向青龙片移动约两米半,推后约两米,祠前池塘缩为首次建造时大小,置半圆形,出坤水,直径横跨祖祠正面宽度。本次修建祖祠彻底解决二次修建时遗留的民用茅屋占用祖祠地方的问题,拆除两边茅草房,平整好两边横屋地基,中间主座三栋两井首先竣工,年底十一月廿一日晋主陛谢祖德神恩。</p><p class="ql-block"> 双派村其他姓氏理事代表、桥冲大塘卢氏理事代表、八万约理事代表、社下逢吉堂宗亲代表、东海神冲宗亲代表、甲子东湖宗亲代表、普宁半溪宗亲代表、普宁梅林楼下宗亲代表各若干人到场道贺,见证了这一恢烈堂史上最盛大而又难忘的时刻。2013年癸巳岁初春,香港金龙财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恒裕集团董事局主席龚俊龙宗亲莅临恢烈堂。因多方原因,恢烈堂横屋包厢尚未完工,梁上也不曾油漆。看到这种情况之后,龚俊龙宗亲捐巨款150万元资助恢烈堂兴建横屋包厢。恢烈堂后裔当永远铭记于心!第三次重建投入财物之多,花费心血之巨,为历次之最。今日之恢烈堂,远观金碧辉煌,近看气势磅礴。飞檐画栋,鎏金溢彩,美轮美奂,令人赏心悦目。值祖祠重建之际,逢中华盛世之时,龚氏后裔,当奋男儿之志,策马扬鞭,光宗耀祖。</p><p class="ql-block"> 文摘《恢烈堂》简谱~龚鸿基</p><p class="ql-block"> 图片编辑:龚世德</p><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p><p class="ql-block"> 辛丑年三月</p> <p class="ql-block">手抄本族谱源流整理</p> <p class="ql-block">都五郎墓</p> <p class="ql-block">吊线图~龚艺华</p> <p class="ql-block">青龙横屋</p> <p class="ql-block">白虎横屋</p> <p class="ql-block">三周年庆典留影:</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龚世权 龚庆洪(惠东) 龚新然(甲子) 龚少希 龚振京(紫金) 龚尚发(广西)</p><p class="ql-block">二排左起:龚昭沐 龚少平(紫金) 龚少梅 龚沄耕(南昌) 龚德龙(湖北) 龚昭灵 龚祖敬(广西) 龚承召(广西) 龚世德 </p><p class="ql-block">三排左起:龚世康 龚昭金 龚鸿基 龚少阳 (黄梅) 龚杰(广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