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第一党支部”采风纪实

豆豆

<p class="ql-block"> 湖南麻阳县境内有座西晃山,属武陵大山余脉的一座雄峰。当地有句谚语“麻阳有座西晃山,离天只有三尺三,人过要脱帽,马过要卸鞍。”1924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星星之火撒在了这座英雄的大山之中,在这里成立了“中共麻阳特别支部”。走出了一位中国工农红军早期创始人、新中国人民铁路事业的奠基人——第一任铁道部长滕代远。</p> <p class="ql-block"> 2021年清明节,细雨纷纷,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天空像披上了一层厚重的纱,灰蒙蒙的。这一天,我们几个影友驱车前往西晃山“湘西第一党支部”,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通往西晃山的路蜿蜒曲折,地面湿滑,两边沟深壑险,伴着绵绵春雨,我们小心翼翼地驱车两小时,在夜幕降临时到达了目的地。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座被土墙包围着的两层具有湘西建筑风格的小木楼,耸立在云雾和夜幕之中。我们走近这栋神秘而庄重的小木楼,站在堂屋前,“湘西第一党支部”的金色扁牌跃然出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烟雨中的灯光穿过细雨,透过黑暗,把这几个字照得十分的醒目。我们的心也犹如穿越时空,回到了当年大革命时期革命先辈披荆斩棘,为党的事业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堂屋正中的墙上贴着入党誓词“……永不叛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湘西第一党支部”旧址坐落在湘西南麻阳县西晃山半山腰上,1924年7月,麻阳进步青年孙家信在长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8月被中国共产党湖南区委派往麻阳从事党组织的创建工作。同年12月,经中共湘西区委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共麻阳特别支部”特支书记由孙家信担任。该党支部在孙家信的带领下,领导麻阳人民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举办农民夜校,传播党的主张,在麻阳乃至湘西的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雨一直下着,山里的雾气也越来越浓。我们静静的听历史述说着武陵山下湘西革命先辈那段不平凡的斗争岁月。仿佛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百年峥嵘岁月中,革命先烈在黑暗的旧中国探索革命真理,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中国。党领导全国人民发展经济,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们告慰那些革命先烈,你们用鲜血染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祖国的大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时间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大山里的山民已经早早的关闭了家门,山路上已经没有了一个行人,此时我们已经饥肠辘辘。而山里的雨越下越大,雾也越来越浓,身上同时感觉到了阵阵寒意。我们放弃了回县城的计划,决定在山上找个农家宿营。“湘西第一党支部”旧址不远处有户农家,窗户透出微弱的灯光,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敲开了这户农家的大门,开门的是一位和蔼慈祥的大爷,我们说明来意,他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屋里,大妈热情的给我们泡了杯西晃山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大妈知道我们还饿着肚子,于是赶忙招呼大爷劈柴生火做饭,自己打着雨伞、挎着竹篮去菜园子摘菜。看着俩老人为我们忙上忙下的,我们于心何忍,对俩老人说:大爷大妈,你们别忙了,你们俩老歇着,我们自 己动手。我们几个影友一起忙乎了近一小时,几个香喷喷的菜也就摆上了桌,几个女摄影师忘记了矜持,狼吞虎咽的大吃起来。大爷、大妈站在旁边笑眯眯看着我们,满脸透着开心。这一餐,我们吃得特别的香。在我们忙着做饭的时候,热心的大妈已经为我们铺好了床,换上了干净的被子被套,这一晚,我们也感受了特别的温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雨,整整下了一个晚上。清晨,西晃山云雾缭绕、仙气渺渺,我们吃过大爷、大妈做的早餐,就要告别这美丽而神秘的西晃山了。大爷大妈拿了一袋西晃山的新茶,非要我们带走,这是西晃山革命老区人民的一片心啦。再见了西晃山,再见了“湘西第一党支部”,再见了西晃山里的大爷、大妈。我们的车慢慢驶离了西晃山,回头,西晃山大爷、大妈还站在路边不断的挥着手,“湘西第一党支部”旧址的小木楼也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span></p> <p class="ql-block">文/杜豆豆 图/李小平</p><p class="ql-block">编辑:杜豆豆 编审:李小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