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加强学校教学研究工作,增强青年教师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意识,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第七师高级中学协同胡杨河市第一中学于4月14日举行了第二次数学学科“同课异构”活动,督导办公室孙淑云同志、天北校区李孝龙老师,以及我校数学组全体成员参与听课、评课。</p><p class="ql-block">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主题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主角是高一五位青年教师。本次活动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听课观摩,第二部分评课学习 。</p> 听课观摩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为张甜老师带来的。张甜老师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通过几个探究问题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从实际出发,不仅从知识上体会一元二次不等式,还从情感上让学生体会了数学是有用的,渗透了新课标对情感态度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由李文涛老师带来。他从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入手,通过复习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引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通过表格直观的是学生体会数学中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由魏风林老师带来。他首先通过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和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以及函数的零点,自然因此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通过三个问题,自然过过渡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层层递进,最后通过程序框图加深学生对于解法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第四节课由周在江老师带来。他通过导学案的方式,系统的复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以及一元二次函数图像的画法,通过函数的图像特征探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学生在问题中思考,自然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节课由张丽丽老师带来。她通过回顾三个“一元一次”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个实际例题,回顾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以及一元二次函数简图的绘制,类比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层层递进,发展了学生的类比思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各位老师在听课过程中认真记录。</p> 评课学习 <p class="ql-block">听课观摩后,由教研组长田辉老师组织评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师高级中学李孝龙老师,我校卢小燕老师、汪文莲老师、于斌老师、高鑫老师,依次对本次同课异构的五节课进行见解分享,最后由田辉老师总结,给青年教师提出了几点教学设计上的建议,一要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二是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重视问题引导,三是要将知识生成扎根于课堂中,将难点突破放到活动中。</p> <p class="ql-block"> 最后督导办公室孙淑云同志总结本次活动,并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两点努力的方向,如何把握教材及重难点设计能凸显教学重点?如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动脑动口动手?相信各位教师会在这两个问题的推动下给更好的提升自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 “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既欣赏到了教师个人的风采,又感受到了集体智慧的魅力,在活动过程中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为了这项艺术,我们一直在用心、用力。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我们将继续奋斗,勇往直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