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引领,精研课堂促成长——记行知小学青年教师指导课

行知小学 教学管理

<p class="ql-block">  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不断的磨练和专业的指导引领。为了给青年教师搭建展示和学习的舞台,4月14日,行知小学语文组开展了青年教师指导课活动,并特别邀请浦口区教研员狄万琳老师前来指导。</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由夏陈玲老师带来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夏老师由以前学过的写景课文导入,重点关注了课题的不同之处,从而点出了本课的体裁——游记。在检查字音后,夏老师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作者游览的地方,并完成书上的路线图,在此过程中发现本课写作上的特点是按游览顺序、过渡句转换和抓特点。紧接着聚焦课文描写孔隙的自然段,通过朗读、做动作和看视频等方式充分体会孔隙之特点是窄小。</p> <p class="ql-block">  华雅洁老师执教第二节课《白鹅》。在简洁的导入和作者介绍后,华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文中的白鹅是一只怎样的白鹅。接着进入字词学习部分,有读词,有多音字的讲解,也有写字的指导。围绕着主问题“这是一只怎样的的白鹅”,首先找到关键词“高傲”,然后发现高傲体现在步态、叫声、吃相之中。细读课文,华老师则让学生画出相关词句,写下批注,体会“步态”“叫声”的高傲,细细品味其中作者的写作奥秘:明贬实褒。</p> <p class="ql-block">  刘家琳老师带来第三节课《肥皂泡》,从作者冰心的相关介绍导入课题,刘老师既关注课题中的生字字音字形,同时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课题的美与趣。初读课文环节,要求学生带着“作者围绕肥皂泡写了哪些事”这个问题进入。检查预习时,刘老师分组出示生词,注重长难句的朗读指导。解决生字词后,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再次思考主线问题,知道课文写了做泡泡、吹泡泡、看泡泡、想象泡泡这几件事。接着,聚焦写吹泡泡的相关段落,条分缕析,让学生在体会作者写法之精妙的同时,逐步能够复述。</p> <p class="ql-block">  课后,敬爱的狄老师就听课的感想和建议两方面进行指导。她首先肯定了几位年轻教师的基本功和表现,指出三位老师的课备课认真,教学环节简约清爽,设计紧扣课后习题和单元语文要素。在课堂上,教态自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能够留给学生自学自悟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狄老师也结合三节课,给出了两个建议:一、生字词教学与课文情境的融合。生字词教学不仅仅是低年级的事,中高年级老师也要注重在生字词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识字方法要多样化,可以分散识字,选取关键词随文识字。二、理解、朗读、感悟的融合。在精读课文时,学生讲到哪一句,感悟到哪一句,就可以即时朗读,而不是讲完之后整段读。</p><p class="ql-block"> 在讲解两个“融合”时,狄老师还点出了三节课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精细指导。</p> <p class="ql-block">  徐余刚副校长最后做总结,感谢狄老师对几位青年教师的肯定,这次指导给予了青年教师上出好课的信心。通过此次活动,青年教师也可以发现自己进步的空间,精进课堂,努力成长,期许她们走向更广阔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撰稿:张梦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拍照:张梦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推送:刘倩倩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审核:徐余刚</p>

老师

课文

青年教师

指导

字词

学生

三节课

白鹅

朗读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