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车行天下第十八站:河南行第7天(4月13日)洛阳</p><p class="ql-block">新安函谷关始建于汉代,它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通往西域的第一关口,它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军事意义,我去年的河西走廊之行本应从中原出发,从函谷关出发,一路向西北最终至新疆的一条自驾路线,但因出发稍迟,为赶时间而跳过了中原,也错过了函谷关,一直念想着补上这一课,不留下缺憾。</p><p class="ql-block">但函谷关的名子似乎远不及白马寺,洛邑古城等那么响亮,向酒店经理,甚至见识多广的出租车司机打听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一度动摇了我前往参访的冲动,但为不让自己有遗憾,我决定再难再偏僻也要寻访到。我们先在地图上确定方位距离,因地处郊县,离洛阳城区较远,我们乘做轨道交通在秦岭下车,再改乘郊县公共汽车,在车上和司机打探确认,最终找到目的地。进入景区第一眼看到国务院颁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安函谷关遗址碑牌,一颗忐忑的心才完全放下,函谷关,我终于与你相遇。</p><p class="ql-block">函谷关它静静地伫立在曾经的古道上,它的两侧阙台只剩下高高的夯土坡,关城上的楼阁也早已坍塌,但遥想当年这里是何等的繁忙,丝绸、陶器等一批批马队载着中原货物从这里浩浩荡荡驶向西域,同样一拨又一拨的骆驼队伍,从西域驮来中原稀有的牛羊皮毛等特产抵达,是的,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尘烟,它壮严地完成了历史使命,我们不必过多地打扰它,但我们不能忘记它,尊重它自然的模样就是对历史的致敬。</p><p class="ql-block">函谷关,嘉峪关,阳关,把这些关隘拚联起来,一幅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版图完整出现,它记载着曾经的辉煌,也印刻着曾经的屈辱,历史不可以改变,但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找到弘扬和纠正的途径。</p><p class="ql-block">白马寺名声很大地位很高,记载它是佛教进入中国后第一个官办佛家寺院,有“释源”和“祖庭”之称,既来洛阳不去白马寺参访似乎不完整,里面的人流和函谷关形成巨大反差,满眼望去都是摩肩接踵的香客,寺院陈列馆展示着一大批海内外政经名流参访的图片,昭示着它的身世和影响,古朴的建筑又彰示着它历史的久远和积淀的厚重,院内世界各地佛教寺院的建筑群和塑像又突出了它在全世界佛教界的地位和影响,我想佛教能传入中国并中国化必定有它历史的必然所在,从宗教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在中国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可以从另一角度了解到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和轨迹,又因为宗教寺院的特殊历史地位,它又为完整地保存中华文化的精髓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所以我们参访寺院绝不仅仅是祈愿礼佛,也是一次文化历史的学习感悟。愿每一位善良美好的祈愿都能实现,愿佛法精神弘扬光大。</p><p class="ql-block">参访完白马寺一看时间尚可,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洛阳博物馆参观,参观博物馆有很多好处,一是环境舒心,能在一个安静环境中游览是一种享受,二是脉络清晰,博物馆对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省上至国家的发展历史罗列很清,参观一个博物馆就能得到这个城市发展脉络的权威科学的答案,三是文物精品珍品多,可以不用四处寻觅就可以看到稀世珍宝而且假的概率极低。四是增长知识,纠正自己认识的偏差和谬误。真的是好处多多。</p><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通过实物文字和动漫演示的方式将从夏商周始在洛阳建都的十三朝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完整地展示给观众,展示的实物之多之精让人叹为观止,让我们又一次通过历史实物感受到华夏文化的历史璀璨和洛阳地区独特的历史发展概貌,很值。</p><p class="ql-block">河南行已是第七天,沿途所食都是面食,太想米饭,太想家乡的味道了,为此我们专门打车去万达广场,认认真真地吃一顿米饭,心满意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函谷关遗址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函谷关遗址全貌</p> <p class="ql-block">关城旧照片</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p> <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洛阳牡丹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