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兰当道,害如稗草

怀沙

【老怀侃史聊人生(1)】 <br>芝兰当道,害如稗草<br>张裕,东汉末年益州(现在的四川)人,此人不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且有一个别人没有的本事,会算卦,预测事情一算一个准。在刘璋任益州刺史时便被任命为別驾从事——也就是刺史的助手。当刘备取得益州后,尽管张裕曾讽刺他为太监(“诸毛绕涿郡”——因刘备曾当过涿县的县长,讽刺刘备没有胡子),但刘备仍任命他为后部司马,也就是后军主将。张裕有才,但他最大的毛病是口无遮拦。他胡扯八道可以,甚至讽刺刘备面白无须像个太监也行,但他公开说九年后刘氏将要失去天下,这就是动摇民心了(据说他也算准了,因为九年后曹丕确实篡了汉政权)。是可忍孰不可忍,刘备决定杀掉他。当刘备征汉中回来后,就以蛊惑人心罪除掉了张裕。据说当刘备要杀张裕时,诸葛亮爱惜张裕是个人才,极力劝谏。但一贯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刘备这一次却没有听对诸葛亮的劝。他对诸葛亮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芳兰当户,不得不锄”。意思是说,张裕是一株兰花,但他长错了地方。<br>有一句话叫“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据说这句话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大诗人但丁说的。<br>反过来也可以这么说,“世界上没有宝贝,只有摆对地方的物件”。一个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选准自己应该所处的位置,找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才能够施展大才,使自己的人生熠熠闪光,反之,你将会窝囊一生,甚至屈辱一生,甚至莫名地丢掉性命。<br>明代张居正时期有一兵部侍郎叫汪道昆。兵部安排他到去三边巡查,但他到边地后不是认真考察军备,而是找一些文人墨客吟诗作赋。他回来后写了一篇文采飞扬的奏章,而同时,守边大将戚继光弹劾他的奏章也到了。张居正立马把汪道昆罢官。有人劝张居正,说汪道昆是当时文坛领袖,是个人才。张居正用了和刘备同样的话,“芝兰当道,不得不除。”<br>宋徽宗的书画均为当时翘楚,他的画栩栩如生,是当时宫廷画的领袖,他的字被称为瘦金体,自成一家。而且据说,他的足球水平(当时叫鞠蹴)相当于万人迷贝克汉姆。但他生错了地方,选(或者叫被选)错了职业,他不该当皇帝。所以,他就成了历史上最有名的昏君之一。他在位期间任用奸臣杨戬、童贯、高俅等人(当时号称六贼),奢侈腐化、盘剥百姓,弄得民怨沸腾。而当金国打来时,他吓得屁滚尿流,皇位也不要了,让给儿子,自己跑到南方。后来看到金军撤离了,他就又从南方回来。没想到,金军杀了个回马枪,结果,他和儿子一起被金军俘虏,圈禁在北方荒寒之地,坐井观天。最后也死在了北方荒漠。<br>南朝齐废帝萧宝卷喜欢做生意,而且是个生意场的管理高手。他在宫里开办了一个市场,让嫔妃、宦官们在市场中做生意,他还建立了一套现在看来是很科学的市场管理体系。然而,他是个皇帝,不该是个市场管理员。所以,后来他皇位被大将萧衍所篡,自己也被部下所杀。<br>明禧宗朱由校是个好木匠,但又是个有名的昏君。<br>生在帝王家却不喜欢管理国家去搞什么艺术,注定了是个悲剧。<br>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下海潮,有许多公职人员(包括我身边的一些朋友)纷纷下海办厂做生意。但许多人在海里游了几年被灌了一肚子苦水后,灰溜溜地爬上了岸,复归本行,或者种地做工。<br>也许,他们在他们擅长的领域会做出令人惊羡的业绩。<br>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此言不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