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育人先修身也。带着这样的职业使命,踏上“北师珠”培训的快车,相聚一堂的180名罗定市名教师、各班主任、“课改”标兵培养对象、骨干教师,走在了培训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12号下午2点,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国会厅隆重举行2021年罗定市小学名教师、名班主任、“课改”标兵培养对象、骨干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全体学员参与出席,本次仪式由班主任仪青老师主持,田凯莉主任致辞,详尽地向我们传达了本次培训班承载的主要任务及培训相关要求。接着,罗定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彭家福同志发表讲话。</p> <p class="ql-block"> 彭家福同志在致开班辞中,要求学员们在课堂教学改革,要敢于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手段的自我革命,要敢于打破自我成见,敢于打破原有自己欣赏的教学模式、手段。他指出,判断课堂改革的是否成功,不是以新旧模式、新旧手段来划分,也不是以主观的个人喜好或者群体喜好来划分,而是以一节课、一个单元最终的可检测的客观的教学效能来划分。</p><p class="ql-block"> 在谈到教学效果时,彭家福同志指出,任何以表面上的“教师喜欢”或者“学生喜欢”这样的主观判断、价值判断为依据而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都是危险的改革。我们要根据教、学、评一致的原则,一节课要解决四个问题,为什么而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为什么而教是指教学目标;教到什么程度是指经检测确认的客观达成的教学效果,这个教学效果是一个事实判断,主要用可以检测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说话。</p><p class="ql-block"> 最后,彭家福同志强调:达到经检测确认的更有效的教学效果,并且“教师喜欢”、“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最终我们要走向的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开班仪式结束,数学组全体学员到二楼D2会议室听题为《数学与多学科的融合教学》的专题讲座,主讲专家是广东省首届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珠海市第四届名教师、珠海市首届和新一轮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珠海市香洲区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于焱老师。</p> <p class="ql-block">于老师讲座的主要内容有:</p><p class="ql-block">1.专题讲座:《数学与多学科的融合教学》;</p><p class="ql-block">2.介绍课题:《初中数学与小学·高中两个学段开展融通教学的研究》;</p><p class="ql-block">3.课例讲解。</p> <p class="ql-block"> 于老师首先从分别初中、小学的管理差异,教学内容和方法差异,学习方法差异,分析初中生与小学生的不同之处。</p><p class="ql-block"> 在于老师的《数学与多学科的融合教学》的讲座中,指出了小学数学数学不仅要跟初中、高中学段的数学相融合,还要与其他科目的知识相融合,这样子的数学才会更容易使得学生明白和易于理解接受。在讲座中,于老师还提到,我们数学的课堂不应该是单纯的热热闹闹的课堂,在讲授新课之前都应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完后又回到独立思考中,只有经过学生脑子深入思考和拓展的课堂,才是有深度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在课例分析中,于老师举了详细的例子分析在课堂中如何运用“融”的思维跟学生分析数学题,例如:可以融合语文的朗读思维去读数学的解决问题的题目,学会找到关键点;结合思维导图的思维跟学生分析原来题目可以这样“变”出来,可以运用哪些知识点去解题等。</p> <p class="ql-block"> 于老师的培训课,内容层层推进,有思想的指引,有理论的支撑,有方法的点拨,有实例的分析,有切身的体验。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所有的学员都以满腔的热情投入这次培训,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开班仪式和于焱专家的讲座,为我们为期五天的培训打开了精彩的序幕,老师们认真倾听和做笔记,真正的把这次培训放在心上,而我们也意识到自己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的不足,我们的路还很长,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会有点滴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撰稿:林杰莘、陈映茹</p><p class="ql-block">摄影:陈映茹</p><p class="ql-block">审核:李华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