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恋远去的那条河街

快乐人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的家乡武穴市长江岸大坝边,有一座2016年1月6日新建的滨江公园。每当我回家乡,徜徉在现代气派的公园里,情不自禁地想起老河街的陈年往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昔日的</span>河街,有我年少时欢快的记忆,那时的河街是一派繁荣景象:</p><p class="ql-block"> 码头处处轮船巡弋,星罗棋布的旅馆客栈,鼓板茶楼、商铺澡堂、盐仓,日迎三省七县八方客,暮送鄂赣皖苏上海商。</p><p class="ql-block"> 电灯、马灯、汽油灯,交相辉映,八户塘里龙舟赛,石板桥上的青石路,百年老屋,历历在目。如今河街已经消失,往昔的荣光与熙攘不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河街依长江而建,延江北岸边而立,从东往西约两公里长,起于上官,止于下官。呈丅字型两条小街,一条连接长江干堤武穴小城,一条呈东西走向的小街,东至武穴去江西瑞昌县的轮渡码头,西至著名寺庙龙隐寺和1923年建的</span>饶汉祥旧居。<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每条小街不到两百米,它们共同构成了河街的全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据相关资料,</span>河街成街较晚,兴于清末和民国初期。曾设江汉关武穴分关和鄂东官盐局与公和、复和盐仓于此地,供应周边十几县,销量几乎与汉口官盐总局相等。</p><p class="ql-block"> 河街是一条贯穿了历史的老街,<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沿江皆为深水良港,它</span>代表了武穴的老街,民间传说:“没有河街,就衬托不出武穴码头的喧嚣繁华。”远去的太古、大阪、招商、怡和、汉武江新轮趸公司等,石板长桥点缀其间,凭添沿江别样景色。</p> <p class="ql-block">  河街留下了我太多的记忆和思恋。</p><p class="ql-block"> 我外公郭炳元的家就在武穴长江堤坝大闸往河街的正街西侧,并开了一个烧饼铺,每天靠经营烧饼谋生。外公与人为善,诚实经营,烧饼很受河街居民和客人的欢迎,有时供不应求,生意蛮兴隆的。</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总是瞒着母亲跑到外公烧饼铺,外公给我一个烧饼,烧饼两面粘着一层白芝麻,有时是粘的黑芝麻,里面夹着红糖或白糖,热呼呼的,又香又脆又甜。</p><p class="ql-block"> 后来母亲知道了,告诉我外公做小生意养家糊口不容易,让我少去外公家吃烧饼。那年月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虽然只有三分钱一个烧饼,普通人家不舍得掏钱买它。大都是赶着坐轮船买二个带着路上吃。至今想起来就要流口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外公在河街的那栋房屋很有特色,烧饼店铺采用木板做门面,白天木板一块块的取下,便开店营业;晚上木板一块块的镶上去,便关门睡觉。开店和家人起居日常生活都不耽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河街虽然是一条窄窄的小街,却是古香古色,沿街建筑既有二层的木阁楼,雕龙画凤;又有一层的临街木门铺,铺店相连;还有徽派民居,青砖</span>粉墙黛瓦,<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别具一格。</span></p> <p class="ql-block">  河街沿街道俩侧,一排排商铺、美食、茶馆、饭店、客栈、戏楼、茶舍、会馆、麻行、竹器店、杂货店、盐仓以及理发店、布匹店、铁匠铺,遍及街头巷尾,人来人往 ,熙熙攘攘,生意红火,一派喧嚣和热闹。</p><p class="ql-block"> 河街居住的人是一个勤劳朴实的群体,大多数人与港口码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大多是驾船、搬运、工匠、捕捞等等劳苦职业,他们的命运无不与河街休戚相关,患难与共。</p><p class="ql-block"> 河街还有与水上相关的打捞队、生资公司、百货仓、盐仓、石油仓、煤炭场、柴炭场等等。这些行业的业态虽不相同,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业务大多要通过长江水运来进行,故与河街结下了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 河街曾经留下了老一代居民的欢声与笑语,也有辛酸与眼泪;有他们绽放的青春芳华,也有晚年的蹒跚脚步。他们世代在河街这里劳作、繁衍、生息,默默无闻地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家乡为国家尽心尽力作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nbsp;&nbsp;&nbsp;</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河街的居民日常生活基本依赖长江的水,在江边石介上洗菜洗衣服,饮用长江水。我在武穴中学上初中时,经常给外公从长江挑水,并将水倒在水缸里洒上明矾,让浑浊的长江水沉淀后,才能饮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长江水既给河街居民带来无尽的乐趣,同时也给居民带来水灾。每年长江涨水时,居民都要搬家,搬到坝内亲戚或各中小学去住,等长江水退后,再搬回河街。那时还可以在房子里抓鱼捞虾,也是我少年时的一大乐趣。</span></p> <p class="ql-block">  河街有一绝,夏天居民家里不用挂蚊帐,没有一个蚊子。我在外公家小住时,每到太阳落山,江风吹来,清爽宜人,同时每年长江涨水,如同给河街进行了一次清洗,蚊虫没有孽生之地。</p><p class="ql-block"> 住在河街的人们,身上不长痱子,即使长了,只要到长江江水浸泡两次,痱子就没了。比用药,擦花露水还灵。</p><p class="ql-block"> 夏天的夜晚,男女老少吃完饭洗好澡,搬个竹床在外面乘凉睡觉,左邻右舍促膝聊天,或躺在竹床上数着满天繁星,辨认着北斗星、银河牛郎织女星,看着流星下雨,真的好开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河街上的居民,有时晚上把竹床搬到江边,侧身躺在竹床上,一边观长江百舸争游,听轮船停靠武穴港客运码头的汽笛声,一边看江珠(长江上一种鱼)时隐时冲,江对面清秀的将军山尽收眼底,江水衬映的武穴港口,灯光灿烂的夜景美不胜收。</span></p> <p class="ql-block">  河街上的路是铺着青石板的路。客人从船上下码头,可一直沿栖贡路经闸口进于后埧街、居仁街,这两条街和河街都有清一色的长条青石路,随着来往行人的踩踏,石板路面光滑如青竹,雨后可照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如果打着武穴油布伞,穿上龙坪木屐走起来,如同当今女士高跟鞋叩叩有声。如果保持至今定是旅游圣地,可与江南一些古镇比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烙在我记忆中的河街八户塘,它西通新河口,东临女儿街,长约两里,中有之字型带石柱的石板路(桥),连接上河街。两岸居家多有凌水吊楼之徽派建筑物。是家乡人赛龙舟、游赏之地,被称为是武穴老镇的眼睛,风景非常的漂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传说当年</span>如果河街没有八户塘,八户塘中没有那石板桥,就没有老河街灵秀的江南之美。</p><p class="ql-block"> 据相关资料记载,八户塘的形成之初,源自自然形成的浅水湿地,后来经过长江的涨水之后,方便街民浣衣、洗菜、洗刷等生活便利逐渐水深,才有了后来的垂钓、小孩游泳美好的一幕。</p><p class="ql-block">(照片为八户塘石板路桥。)</p> <p class="ql-block">  据说八户塘上的这条之字型石板路是徽州人出资集建,当年从上河街江码头起船货物,盐仓出盐,运进拉出到坝内外,挑担行人不便,绕道进出街,由当时武穴名旺的椿茂的南货商,鲍信斋先生牵头由八位徽州人出资而建,建桥后在桥端立有碑石,以留记载。</p><p class="ql-block"> 石板桥上的八户塘一景,设计似有江南特色,徽州元素,桥身小S曲线,石板路造型中有一圆形的桥孔,路面石板铺成,原初两边石柱护栏,只是桥的圆孔未拱出路面,没有形成大半月。</p> <p class="ql-block">  河街后来由于长江自然生态的不断恶化,致使洪灾频频,多数汛期要搬迁,让河街人深受其害,不堪折腾,变得不宜居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98年,政府以防洪的名义,动员河街居民迁至防洪坝内。我外公原在河街上的店铺随之拆迁,被安排在塘下街新建了一栋房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之后,随着陆路交通的飞速发展,客货运输纷纷弃水走陆。2000年后长航客轮停运,繁荣了一个多世纪的大轮码头终被废弃,<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使得河街只能是那个时代的宠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2002年,河街在"平垸行洪”的名义下拆除。2016年政府不负众望,在河街故址上建起了漂亮的滨江公园,成了武穴人们休闲游览胜地。</p><p class="ql-block"> 我眷恋的老河街,随着滨江公园的华丽转身,它从武穴版图上永远消失了。但它的乡土乡情历史,却永远在我的心中抹不掉……</p> <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鸣谢作者</p><p class="ql-block">文字:翟基生(快乐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