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爱在心间,梦在远方。向上向善,托举希望。4月12日,成都七中迎来了116岁生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者已于2020年1月将《老成都七中印象》捐赠给母校成都七中校史陈列馆。</span></p> <p class="ql-block">4月11日,成都七中举行了建校116周年庆祝活动暨公益的力量——成都七中2021年慈善感恩会。我们以慈善感恩会的形式祝福成都七中116岁生日快乐,祝福成都七中的明天更加美好!上级领导、爱心企业(个人)、校友代表、师生代表、家长代表、教育集团、友好学校代表等共计600余人参加了本次盛会。</p> <p class="ql-block">七中学子以不同的方式祝福成都七中116周年生日,他们一笔一画自溢深爱,点染勾勒满是深情。</p> <p class="ql-block">4月11日,成都七中举行2021年慈善感恩会——“公益的力量”不少校友、企业家向学校赠送礼物。此外,慈善感恩会上学校对平日里支持学校发展的校友、爱心企业举行了感恩颁奖仪式,并为学生发放了爱心助学金。</p> <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不辍耕耘,一代代七中人把成都七中建设成为了高品质、有特色、饮誉四海的著名中学。为传承七中精神,弘扬优良传统,早在2020年初,学校就决定重建了成都七中校史馆,自筹建校史馆以来,学校陆续收到了各界送来凝聚七中特色的文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高2004届校友李英睿接受【成都市第七中学】媒体采访。</p> <p class="ql-block">签名墙</p> <p class="ql-block">公益的力量 感恩有您!</p> <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管乐团成立于1988年,是一个资历颇深的艺术社团,乐团成立以来,乐团参加了省、市级各种演出、比赛数百场次,有较高的演奏水平,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多次荣获四川省中小学艺术节第一名及全国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在近十年乐团参加省、市中小学艺术节器乐比赛中均获得一等奖第一名,连续四届被推选到全国参加三年一届的中学生艺术展演,2013年和2016年代表四川省赴厦门、青岛参加全国中学生展演比赛荣获二等奖和一等奖,2017年应云南省教育厅邀请赴昆明参加“高雅音乐进校园”演出活动受到广泛好评,2018年8月在眉山参加四川省中小学艺术节获器乐比赛一等奖第一名,2019年赴苏州参加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再获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老校长戴高龄先生和王志坚先生、成都七中高56届校友张兴栋院士和高64届校友徐荣旋先生为成都七中校史馆和文化地标进行揭幕。</p> <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老校长戴高龄先生和成都七中高56届校友张兴栋院士为文化地标进行揭幕。</p> <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老校长王志坚先生和高1964届校友徐荣旋先生为成都七中校史馆揭幕。</p> <p class="ql-block">李钦仪校友带来了夫人陈元安的遗物——第一届全运会垒球奖牌和证书原件进行捐赠。据悉,陈元安是七中高56届校友,其曾在1959年参加了第一届全运会,并获得女子垒球全国冠军。</p> <p class="ql-block">在慈善感恩会上,龚读纶先生、龚迁孙女士(两兄妹)捐赠其祖父龚道耕先生的手书便签条。据介绍,1905年,兄妹俩的曾祖父、四川名儒龚藩侯先生集资改建了成都高等小学堂,该校正是成都七中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高2000届2班校友陈亭,2005届3班的校友龚旭将获得“全国抗疫先进个人”抗疫证书,捐赠给成都七中校史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新版校歌《七中儿女 凌云直上》于2018年正式发布,该首歌的曲词作者均是七中校友,也是兄弟俩,分别是高60级校友徐荣凯和高64级校友徐荣旋。此次,徐荣旋校友将校歌手稿捐给了校史馆,“七中在历经多年的发展后,取得硕果累累,她新的精神面貌需要及时展现,而七中更是我们两兄弟亲爱的母校,我们作为校友希望为母校写一首心中之歌,”徐荣旋介绍,早在筹备写歌之时,也曾回到母校进行采访搜集素材,最终近一年的努力完成了这首歌,“捐赠手稿也意味着捐赠了我们的‘心’,我们感恩于七中的栽培,语言已经无法表达出我们的感激,唯有这首心中之歌表达着对母校的深情厚谊,我们永远与母校心连心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洪厚甜书法家捐赠《墨池书院芙蓉书院合记》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墨池芙蓉兩書院合記</p><p class="ql-block">竊維天下事,固有合之則雙美,而離之則兩傷者,如成都之芙蓉墨池兩書院是也!蓋有芙蓉而無墨池則肄業之所不精,有墨池而無芙蓉則膏火之供難繼,故惟合二一之,乃是並傳於不朽。夫飲水者貴當思其源,而樂成者宜不忘其所。自成都當有明之代有書院,曰少陵。自兵燹後,莫考遺基。而成之無書院也,蓋已百餘年焉!逮嘉慶壬戍,雲門張公為斯邑宰始,概捐清俸,兼勸募紳糧,於北署襪街拐棗樹置宅一區,為諸生誦讀所,並為籌修脯以延師,謀廩訖以養士。由是而文人蔚起,科甲蟬聯不絕,是皆我張公經營創造培養之力也。若墨池書院之置,則始自聶蓉峰太史,爰不惜以祿賜之,入重價購得青龍街前建南道鄭氏公館,綿亘三院,價費钜金,又陳設古翫花木竹石,費數千金。迨成交後,乃鳩工庇材,葺而新之。以中為墨池書院,左立廉泉精舍,二院皆爲諸生居。至右之東園,則內有漢揚子雲洗墨池在焉,大數畝,有船足以備釣遊,有樓可以供登臨。至咸豐壬子,爰以中立公祠,將芙蓉書院移居左院中,以院之西偏為張公祠,蓋以張公之實存聶公之名,即以聶公之名濟張公之實,以實副名,並兩存焉。庶張公因聶公而益顯,聶公因張公之長㽞,其相得益彰歟!至二公之功業,文章昭昭,在人耳目,固無事爲多贅,獨高其置書院一事,實足垂無窮而耀後世,則其成之人士所,千秋俎豆之也固冝。</p><p class="ql-block">咸豐十年嵗次庚申仲冬月下澣</p> <p class="ql-block">“天问一号”副主任设计师缪远明捐赠“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模型。</p> <p class="ql-block">高1964届校友徐荣旋、成都七中原校长王志坚、成都七中原校长戴高龄、高1956届校友张兴栋院士。</p> <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高1966届校友、成都三勒浆药业集团董事长李星炜(左),捐赠修建了成都七中校园铜柱广场;成都七中初1966届校友、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荣富(右)。</p> <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教育集团成员学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育才学校</p><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初中学校</p><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p><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八一学校</p><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万达学校</p><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实验学校</p><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p><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p><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国际部</p><p class="ql-block">棕北中学</p><p class="ql-block">温江二中</p><p class="ql-block">淮口中学</p><p class="ql-block">田家炳中学</p><p class="ql-block">都江堰青城山高级中学</p><p class="ql-block">成都英才学校</p><p class="ql-block">仁寿—中南校区</p> <p class="ql-block"> 成都七中党委书记、校长易国栋以《善良是世界最美的风景》为题,发表了感言。</p><p class="ql-block"> 明天是成都七中116周岁生日,今天我们举行慈善感恩会,就是要让今天和明天的七中人牢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时代向上、向善的力量是七中人追求的精神长相;还想让七中人铭记,善良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善良是生命最美的风景,善良是人生最美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一百多年来,我们脚下的这片教育沃土培养了无数的国家栋梁和时代精英。百年七中,积淀了优秀的学校文化。从“酌古准今,阐扬学界,明体达用,陶铸国民”的办学初心,到“启迪有方、治学严谨、爱生育人”的办学传统。从“为学,要博雅而严谨:为人,要把持住义利之辩:归到品格,则力戒浮躁、极反媚俗”的精神追求到“人文滋养,个性成长”的育人价值观。从“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三体”教育思想(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到“全球视野,中国脊梁”的培养目标。从“共创、共享、共担”的团队建设理念到“严格而不死板,宽松而不放任”的学校治理理念,成都七中赢得了“大学式的中学”的美誉。七中先辈的“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以陶行知为楷模去为教育献身”依旧是今天七中教职工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一百多年前龚藩侯先生和众多社会贤达疏家解难散尽家财创办七中,还是今天的各位爱心人士慷慨解囊支持七中;无论是当年出手相助重建灾后“成县中”的孙震将军,还是今天为七中更上层楼添砖加瓦的各位校友,你们爱护母校之热忱,推动着七中的高位发展,彰显的不仅是公益的力量,更闪耀着使命担当的荣光。</p><p class="ql-block"> 灵魂高贵,心向光明,扶助弱小,支持正义……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善良是古今中外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思想境界、家国情怀的重要标尺。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也就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良就如水的品性一样,至善至柔,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p><p class="ql-block"> 我国古典名篇《大学》中开篇的文字是这样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彰显美德,在于改变百姓的不良品质,使他们成为新人,在于引导人们最终达到最高程度的善。“做一个永远向善的人”,品性善良,追求真理,勇担责任,这是爱心人士和社会各界对七中师生的重要的期许。</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人文滋养,个性成长”是成都七中的育人价值追求。要求七中学生要有善良之心、悲悯之心、感恩之心、责任之心。“人文滋养”不仅要培育师生善良的品性,更要养就七中人“舍小我,顾大我,担责任”的家国情怀。人生大考第一大题便是怎样做人?最佳的答案是“成才先成人,做事先做人”,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善良”才是七中学子未来人生成功的秘诀。今天的慈善感恩会定将助力七中师生的精神成长,我们会铭记:善良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善良是生命最美的风景,善良是人生最美的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高1984届校友吴方发言</p> <p class="ql-block">会场外一群天真烂漫充满朝气的阳光少年,他们是为嘉宾献花的光荣使者。</p> <p class="ql-block">接受捐赠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为志愿者授旗并颁发聘书</p> <p class="ql-block">为自愿者颁发聘书</p> <p class="ql-block">1958年时期的成都七中校园</p> <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原校长解子光</p> <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原校长王志坚</p> <p class="ql-block">七中儿女 凌云直上</p><p class="ql-block">上排从左至右</p><p class="ql-block">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明述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尙福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家鏞 李荫远 彭堃墀</p><p class="ql-block">下排从左至右</p><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院院士蒲富恪 沙国河 王大成 张兴栋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王昂生</p> <p class="ql-block">孙剑明,初1965届,高1968届校友。1968年入伍,铁道兵5师25团5营22连战士,在铁道兵施工组服役。1971年4月17日,在成昆铁路渡口(已改名为攀枝花市)支线九道拐隧道施工中,被塌方的巨石砸中,长眠于金沙江畔,为祖国的铁路事业献出了生命,年仅21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孙剑明烈士遗物,由孙剑明烈士哥哥成都七中高1965届校友孙剑锐捐赠。</p> <p class="ql-block">孙剑明烈士的哥哥成都七中高1965届校友孙剑锐参观成都七中校史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高1956届校友、四川大学教授沈际洪与成都七中原校长王志坚</p> <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高1956届校友、四川大学教授沈际洪与成都七中现任校长易国栋</p> <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原校长王志坚与高1964届校友徐荣旋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校友徐荣旋接受小校友采访。</p> <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百年华诞与成都七中时任校长王志坚合影,今天(成都七中116周年华诞)再次相遇。</p> <p class="ql-block">在成都十二中是校长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成都七中是校友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百年华诞时与时任校长王志坚相见,分外亲切。</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116岁啦!一笔一画自溢深爱,点染勾勒满是深情。一代又一代七中人追求卓越铸就您的光彩,又在您的引领下奋力前行,迎接一个又一个新高度!今天,在您温暖宽厚的怀抱里欣然成长的七中孩子,用他们稚嫩的笔墨绘出深爱与祝福:亲爱的七中,生日快乐🎂🎂🎂</p><p class="ql-block">————成都七中教师韩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本《美篇》部分照片,采用了校友发布在微信的照片,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