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地名胜古迹探访之碁山

筱宁

<h3>  碁山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5公里处,海拔435米,与洛山遥遥相对。山顶植被稀少,风力发电机遍布大小山头,站在发电机的柱杆下才发现这是一个庞然大物,不由感叹人类的强大力量。<br></h3> <h3>  沿山路前行,脚下的碎石多成薄板状,质地较脆。路边裸露的岩层像人工排列的一样整齐有序,转而又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怎是人力可以比拟的呢?<br></h3> <h3>  碁山主峰老王顶建有碁山庙一座,当地人书为“起山庙”,可能是尊重了“一起一落四十里”这个神话传说吧。<br></h3> <h3>  碁山主峰西南突出一块巨石,坐北朝南,高数米,石壁中有一天然溶洞,名叫仙人洞,传说是葛公成仙之处。高3米有余,深有6至7米,溶洞西侧还有一小洞,洞口规整,似人工开凿,由于山壁陡峭,没能观察到洞深有几许。<br></h3> <h3>  仙人洞东侧,两块大石板上,传说有天然形成的两副棋盘(今日只见石板不见棋盘)。有一个故事本出自南朝任昉之《述异记》被改动后加到这里---有个农夫上山砍柴,见两位老人在山顶对弈。农夫好奇,放下斧头,近前观看,一时忘了时间,待回身时,斧柄已烂,农夫回村遇一白发老者,攀谈起来竟是自己的孙子……<br></h3> <h3>  仙人洞上方建有一座庙宇,为佛、道、儒三教合一的三教堂,题名“碁山仙人洞众神居”。<br></h3> <h3>  在导航的引领下,几经转折来到碁山南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问一老人:“大爷您知道碁山寺么?”“这就是碁山寺啊!”“那庙在什么方向?”“你们是来看白果树的吧?”哦,原来这个仅有20几户人家的小村庄村名就叫碁山寺。真正的碁山寺也就是闻名莒地的净土寺1946年毁坏后今人没有重建。<br></h3> <h3>  终于在村西北角找到了净土寺遗址,净土寺始建于唐太和年间,距今约1200年,明代时香火最为旺盛。如今的净土寺已难见其踪影,唯残存的几处墙基,两棵古银杏,九通石碑,证明着当时寺庙之规模、香火之盛。如今一切都湮灭于历史之中,环顾四周,断壁残垣、古木参天、石碑肃穆、山坳清幽,倒不失为一处“净土。<br></h3> <h3>  古莒外八景之一的“山寺晚钟”就在这儿。天下的寺庙都是晨钟暮鼓,唯独在这里,却是早鼓晚钟。据传,元世宗之妹因病需到东南方向带“起”字的佛寺舍身,公主要求佛寺要修的好,还要与众不同,钦差来莒督修,主持方丈为没有明显不同之处而苦思冥想,不觉红日西沉,一个小和尚跑来问:“师傅,撞钟还是打鼓?” 他这一声喊,提醒了方丈,方丈高兴地说:“有了,今晚就撞钟!”从此,“晨鼓暮钟”便成了别于它寺的独特一景。</h3> <h3>  遗址现存九通石碑,元皇庆1通,明嘉靖2通,清4通,民国2通,记载着寺庙的重修过程。特别是元皇庆二年的赑屃驮蟠龙碑,证明此寺庙规格极高与皇家有关联。<br></h3> <h3>  据记载,明末清初,有一明皇子曾隐居此处,剃度出家,寺庙大门书一楹联:清风扫地归净土,明月坠山入佛门。后被一探子读出机密,率兵将明皇子抓捕,此事令净土寺在全国声名大震。<br></h3> <h3>  唐代建寺时所植银杏树两株,西者为雄株,东者为雌株。1200年来这两株古树,见证着寺庙几度兴废重修,经历着人世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如果可以不知道它会对这个世界作出怎样的评述!或许是一声叹息,或许是一抹慈祥的微笑......<br></h3> <h3>日出日落,春夏秋冬,世事轮回,沧海桑田……</h3> <h3>探访时间2021.4.4</h3><h3>整理时间2021.4.10</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