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书香】读《提升学生小组合作的56个策略》有感

经开三小 丑盼妮

<p class="ql-block">  读了《提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56个策略》这本书,受益颇多。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等。</p> <p class="ql-block">  书中的思路与方法对我很有启发,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读完之后,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nbsp;</p><p class="ql-block"> 1.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心理需求分为三大类,一是对“权利”的需求:学生渴望被认可,渴望自由和自主选择权;二是对“乐趣”的需求:学生都有好奇心,充满趣味的事物更能让他们愉快地学习和成长;三是对“归属感”的需求:包括被重视、被欣赏、被需要以及超越自我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  2.让学生当老师,在讲到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或者一道比较难的题目后,就会让学生两两搭档。如果是其中一方不会的话,那么就让会的那一方给不会的那一方讲。如果是两方都会的话,那么就互讲。如果两方都不会的话,那就寻找其他小组的帮助。这可以快速检测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一边调节接下来的学习进度和内容。</p> <p class="ql-block">  3.把班级分成学习小组,把每组的两个人确定为“A”或“B”。</p><p class="ql-block">“搭档A,转向你的搭档,向他/她介绍过去的三十分钟里你学到的三件事。”</p><p class="ql-block">“搭档A,转向你的搭档,询问你的搭档关于最后一条信息的问题,看看他们学到了多少。”</p><p class="ql-block">“搭档A,转向你的搭档,用你自己的话向他/她总结一下我们刚刚学到的东西。”</p><p class="ql-block">(每组A和B互换角色,B转向A进行下一轮复习)</p> <p class="ql-block">  4.反过来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发现:只有当你能教别人的时候,你才是真正地学到了东西!</p> <p class="ql-block">  回顾自己的教学,有时由于小组划分的随意性,有组织无纪律;问题设置小、繁细,缺乏探究价值;分工失衡,课堂时间难以掌控等,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效率低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么,开展合作学习时,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一般来说,重点的问题,应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如何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应该探讨如何更好的因材施教的教会学生知识,如何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赋予他们各个方面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编辑:丑盼妮</p><p class="ql-block"> 审核:陈妮娜</p>

学生

搭档

小组

学习

合作

学到

需求

教学

转向

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