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痛发声

冬阳

<p class="ql-block">周六,本该是休息的时间,一根神经绷到晚。第一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筹备工作琐碎,既然是团队合作,随时要有补位思想,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欣赏比赛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短板在哪里,作为班主任,既要有爱也要有智慧,才艺也不能或缺,增加个人魅力的同时也会给工作增添活力,班主任的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晚上的教研活动状况百出,始料未及,因为李校长的敬业,细心,我也很用心,一天都在酝酿稿子,断断续续组稿子,请李雪琴老师和另外一个小伙伴润色,终于在活动开始前两个小时成稿。一个小时做好PPT,调试,上传定稿,打印发言稿和李校长的中期报告发言稿,原以为会一帆风顺,却不曾想网络连续开玩笑,不但遇到直播开不了的问题,中途直播权还曾被夺。感觉开始有了直播心理障碍。感谢李校长宽宏大量,让我心里更加愧疚,他是多么忙的人啊,我却没有录制这节直播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睡觉前仔细听王辉霞老师的讲座。越是痛,越是感到卑微也越需要学习。听到三个点:1.关于文本解读。要讲的这节课用what,why,how来分析。刚开始关注文本解读,又接触到教材解读这个概念。听了几遍,终于整明白了,教材解读是指就大的单元教材分析,要基于六要素。(赶紧补习六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不太明白主题语境是什么?语用范畴吗?语篇类型其实也不好把握,比如新加坡的动物园一文第二年教的时候我才发现它是广告!不过,语篇类型的分析很重要,不同的语篇类型有不同的写作思路、框架和语言特点。王老师说文本解读要脚踏实地,分析文本为什么要这么编写?编写结构及意图是什么?原来以为文本解读是针对阅读而言,读懂文章的字面意,行间意和隐含意就是文本解读了。现在才真正理解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汗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关于活动的”开放性和限制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课堂活动设计时要根据学情,对于学习程度不好的学生进行限制性输出。对于程度稍好一点的学生,提供框架,进行半控制性输出。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提出更多要求,进行开放性输出。(听到这里,我还是不能在课堂中落实,要求越多,限制越紧,不应该是限制性的吗?)比如,给图片同时给句式应该是限制性。只给句式让后让学生说是半控制性的。那么开放性是什么样子的呢?根据句子的语用,提供语境要求,让学生进行自由对话或写作是开放式的活动设计吗?不是太明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分层教学。可以是不同的活动。(关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活动构成活动链,前面的活动是基础,后面的活动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其实人教版教材教学活动的设计就体现出这一点。)这个可以理解为纵向理解课堂活动的层次性。那么,同一个时间点的分层教学活动是不是理解为拼图式合作?同一时间学生的分工不同。这倒给了我些灵感,小组分工可以结合学情,每组的分工不同或者组内学生的分工不同。不知道这样理解可以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