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矿老友2021迎春聚会20210409

徐其龙

<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9日,上海福州路556号百年老店老正兴酒家。2021冶矿老友迎春聚会将在这里进行。这是继2019年12月29日迎春聚会之后,我群组织的又一次大型活动。</p><p class="ql-block"> 相信,即便在若干年以后,我们这些冶矿人也不会忘怀这次“迟到”的聚会。因为,聚会原定于年初1月30日,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划,聚会可谓是群贤毕至,盛况空前,特别是若干前輩欣然赴约,同輩老友倾情相逢,所有受邀者对聚会都充满期待。</p><p class="ql-block"> 然而,一月上旬突然出现的福州路昭通路新冠疫情,使上海防控形势骤然严峻,原定的“迎春聚会”不得已暂停。</p> <p class="ql-block">  聚会虽然叫停,但诸位老友纷纷在群内留言,既表示理解,又憾声连连,更提出希冀。即便在春节期间,还有人致电与我,对聚会的重启表示关切。这岂止是一场“聚会”?这就是冶矿老友们几十年来凝结而成的——悠悠冶矿不了情。</p><p class="ql-block"> 正应了那句老话,“好事多磨”。好了,天佑中华,疫情缓解,<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今日此时,</span>春日春光,迟到的聚会大幕在悄然中慢慢拉开。</p><p class="ql-block"> 上午10时许,不少冶矿老友就早早来到老正兴。当我迈入聚会厅时,立刻感受到一种节日氛围:大厅里人声鼎沸,老<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友们在亲热的问候、交谈,心中</span>迅速升腾起一股浓浓的暖意。 </p> <p class="ql-block">  中午11时,应邀参加2021迎春聚会的43名冶矿老友:徐其龙、吳永明、陈德成、余美凤、徐俊松、石鹤云、万野林、陈玉莲、朱桂香、黄云、陈中捷、杨忠芳、周德昌、李建标、陈智华、桑建华、孙纯青、<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陈兵、</span>徐宝顺、顾毓芳、陈民強、张书文、戎培林、李顺全、王汉孟、赵生洪、周文甦、江荣发、黄建传、沈富棠、陶卓人、陈柏令、朱效仪、沈育如、戴国樑、顾燕昌、范欽年、袁敏、陈孟友、王三来、胡阿金、章建华、孔繁文次第入座。</p> <p class="ql-block">  这次聚会最值得称道的是,我们如愿邀请到冶矿厂的几位老前辈、老领导:陈德成、徐俊松、杨忠芳、余梅凤、万野林等。老厂长吳永明连续几年均参加迎春聚会,今日也欣然亲临。</p><p class="ql-block"> 看,当陈德成、徐俊松等前辈在聚会厅出现时立刻引起了轰动,不仅是老领导们相互握手、问候,不少老职工如章建华、李建标、顾燕昌、陈玉莲、李顺全等也纷纷向他们问好、致意。</p> <p class="ql-block">  不过,在冶矿厂的老职工中,沈育如兄与陈德成前輩有一种特别的关联:我知道八二年我厂五项整顿完成后,乔厂长曾向上级主管部门推荐了三个副厂长候选人,陈德成名列其中。果不其然,冶矿厂尚未提任,他却被上级公司调任到釆矿机械厂当了一把手了。而若干年以后,沈育如兄又成了釆矿厂厂长。</p><p class="ql-block"> 看,这两位“厂长”谈笑正欢:“陈厂长”笑容可鞠、长者风范。“沈厂长”眉飞色舞、侃侃而谈。看着沈厂长向陈厂长翘起大姆指的神态,我想他肯定是忆起釆矿厂的哪一件趣事,引得陈厂长兴致盎然。</p> <p class="ql-block">  哈哈,吳厂长与陈中捷、沈育如和陶卓人这几位当年的“爱卿”又相逢啦。看到他们喜悦的神情,又想起当年在吳厂长的主政下,冶矿厂新品开发丰硕,电脑技术进步、<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生产经营红火、职工福利提高</span>的情景,不少往事又一幕幕涌上心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真使人留恋啊。</p><p class="ql-block"> 而陈兄这几位,也和全厂职工一起,揮洒他们的无悔青春,发揮他们的聪明才智,谱写各自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抬眼之间,忽然看到李顺全、沈育如与万野林前辈在一起交谈,我急忙请三位配合留下此影相。因为我知道:这是曾经的团干部向他们的前辈致敬。</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中,万野林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厂党组织恢复后的第一任团委书记。日前有人向我说起,他上任后很注重挖掘培养老三届中的人才,在他向有关支部举荐下,杨玉琴、章国荣、李顺全、沈育如、陈思善等团干部都成了当时的第一批新党员,不少人还担任支部委员。后来,他们中的一部分走上社会,成就事业。其余大都成为企业的精英和栋梁。</p><p class="ql-block"> 这不,沈育如兄成了沈厂长,李顺全兄更牛,居然当了“局长”!</p> <p class="ql-block">  与万野林合影的是戴国樑兄。在场的可能有个别人对戴兄不太熟悉,他可是冶矿厂大名鼎鼎的“弘力同志”,曾经的党委宣传部门领导。他在四十多年前,就是冶矿厂政工系统赫赫有名的人物啊。</p><p class="ql-block"> 我与万前輩也有近三十年未联系啦。去年有幸聚了一次。建立通信联系后我们常常微信交流,我觉得他思路清淅,语言幽默,对不少社会问题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哪像个<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将临八十的人啊?今日再次相逢,我特别地高兴。</span></p> <p class="ql-block">  石鹤云兄,能参加今日聚会,挺不容易的。见到他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们同一天进厂,二车间是同一“娘家”,以后又曾在同一科室共事,可谓是渊源颇深。</p><p class="ql-block"> 不知老友们是否知晓,石兄极喜购书读书,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青年工人学哲学,政冶经济学,他还不时给我释疑解惑呢。还有,在我们六八年进厂的这批人中,石兄应该是“出道”最早的人之一。我印象他七四年就是“吏部大员”,名符其实的“老干部”啦。</p><p class="ql-block"> 江荣发兄与石兄同在冷作三组共事多年,我们同一车间的“仨”,几十年来难得一聚,留个纪念是必须的啰。</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来,从进厂至今,可谓是弹指一揮间,五十余年过去啦,真希望我们这些老友能常聚常乐啊。</p> <p class="ql-block">  看到穿梭在老友之中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陶卓人兄</span>,又是叙旧交谈,又是拍照留念。我突然觉得,今日的陶兄相当活跃,特别是他衣着光鲜,头上的那顶帽子也使人眼前一亮。</p><p class="ql-block"> 陶兄今天能如约与会我是很高兴的。作为我们老友群的骨干,陶兄从前年四季度起,因亲属的不少涉外事务,远离上海、旷日持久、十分烦心,再加上疫情,我们一年多来很少见面,这次聚会也有些曲折。不过来了就好啊。看到陶兄的如此状态,我真的很欣慰。</p> <p class="ql-block">  黄建传兄与我是多年的老朋友啦。他也是为数不多的、至今还在发余热的“专业人士”。听说近年来他在不少企业的局域网讲授“安全,消防”实务,反映是很不错的呢。</p><p class="ql-block"> 另两位,陈智华兄和桑建华,他们是聚会的“新人”。陈兄当时是研究所技术骨干,而小桑则是我的一位小老弟,他很活跃,在厂里还有些知名度吧。我与他于1986年有缘相识,并在一个部门共事数年,工作务实认真,给我不少支持。后来从事用户技术服务,口碑颇佳,据说至今还在发揮余热。</p> <p class="ql-block">  “李局长”无疑是聚会中最活跃的啦,你看他长袖善舞,穿梭于老朋友之间,这里敬敬酒,那里叙叙旧,不管男女老少,总有聊不完的话题。不过倒也是,他到哪里,哪里就热闹。</p><p class="ql-block"> 这不,他与李建标兄敬酒,两位的形象好伐?他与石鹤云兄议论,是什么话题,以致有点严肃?他与老领导万野林一起,全神贯注,是在交流手机使用技巧?</p> <p class="ql-block">  王三来兄曾是三车间的“封疆大吏”,我与他交往不多,但不少人说他不仅工作认真,为人正直,待人接物相当不错。这次聚会时还委托人向当年的老同亊问候致好。</p><p class="ql-block"> 看,他正在向三车间的老领导黄建传、赵生洪,以及周文甦等同桌的老同事敬酒。</p> <p class="ql-block">  说到三车间,切不要忘了杨忠芳前輩哦,他可是这次特别邀请的嘉宾啊。他在八十年初就是三车间主任了吧,以后还担任过检验科、四车间、用户服务科的领导,冶矿厂的老资格啦。我记得当时乔永年厂长,白云亭、叶祥云等老厂长对他评价都很高。</p><p class="ql-block"> 看,吳永明厂长,陈中捷、沈育如、 万野林、陈兵、 章建华等都与他握手问候。</p><p class="ql-block"> 这次聚会,当我看到几十年未见的杨前辈,觉得他人瘦了点,后得知年初他家里发生重大变故,不禁唏嘘。不过我看杨前輩精神状态很好,思路清淅,语言幽默,讲起话来还有点“冷面滑稽”的样子。在此祝杨前辈身体康健,诸事顺遂。</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上左边的三位各位很熟悉吧,江荣发兄,在基层认认真真干了几十年,一看就是个勤勤恳恳的本份人;王汉孟兄,与李顺全兄一样,也都是冶矿厂的名人,虽说有那么点“油腔滑调”,但却是个人见人爱的开心果;沈富棠兄,也是我们这輩人中资历很老的一位,几乎与石鹤云兄不分仲伯,他的文笔摄影等技艺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崭露头角、声名鹊起啦。</p><p class="ql-block"> 右边的那位是陈柏令,他原在安技科工作,九十年代中期离开冶矿厂,可能有些人感觉面生。他在去年参加过本群的旅游活动。对于今日在座的老同志而言,他应该是最年轻的一位,各位要多多关注他哦。</p> <p class="ql-block">  当周德昌与我招呼时,我居然未对起号,慢了半拍。也是,二十多年末见面啦。想当初,作为刘士杰的“爱将”,周兄在创设备PE奖中的能力我还记忆犹深。</p><p class="ql-block"> 说到刘士杰前輩,还真想他。他思路清淅、语言幽默,极有人格魅力。有次中捷<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兄绘声绘色地说道:</span>刘士杰如今在澳大利亚定居,与他为邻的还有黄俊英、夏小毛。据说他们是都是华人社区的活跃分子。不知道现在还经常“争吵”否?当年,可是谁也不买账的“大好佬”哦 !</p><p class="ql-block"> 我想,如果这几位老前輩能够出现在今日的聚会上,该是多么一件幸事啊!</p> <p class="ql-block">  吳厂长今天的兴致特别地高,酒过中巡,他就与当年的老部下杨忠芳、顾毓芳、黄建传、胡阿金、王三来、孔繁文等互动起来,气氛极为和谐。</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吳厂长大约是在八四、八五年接任冶矿厂厂长的。在那个有些敏感的时期,他以其特有的智慧,协调关系谋得稳定,并在其主政的四、五年内,使企业生产经营乘势而上,再创新高,又主导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计算机系统引进,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进行探索并提供动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吳厂长今年已经八十高龄,看着他</span>精神矍铄的模样,<span style="font-size: 18px;">突然想起他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夕阳无限好,不想见黄昏。说得真好。</span></p> <p class="ql-block">  陈中捷兄与沈育如兄二位厂领导也颇有兴致地与曾经的老同事们亲切交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哈哈,曾经的冶矿厂党委领导、现在的“局领导”戎培林兄今天也来到聚会助兴。戎兄虽然在冶矿厂的经历不长,但尽于职守,口碑颇佳。</p><p class="ql-block"> 看他与万野林前辈与朱效仪兄交流互动的情景,可见他忠厚朴实的本色,希望戎兄不要忘记“老娘家”,常回家看看。</p> <p class="ql-block">  这張照片抓拍得有点水平吧?画面上的人物表情真是太生动了。真不知胡阿金聊起了什么话题,将几位美女大姐的注意力全都吸引了。</p><p class="ql-block"> 有人称阿金<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人热情,</span>极善“搞笑”,调节气氛,有他在场,必定闹猛,今日一见,果不其然!</p> <p class="ql-block">  不过,上面那张照拍得再好,也没有这張合影有特点。哈哈,中捷兄真是太有“女人缘”啦。</p><p class="ql-block"> 说到中捷兄,我们相识四十多年啦。当时有人与我交谈,称我为才子,实在是谬也、谬也。说句实话,今日聚会,真正的才子,非中捷兄莫属,他应该也是冶矿顶尖的才子之一。</p><p class="ql-block"> 这不,那日聚会以后,中捷兄便赠我七绝一首:“潇潇洒洒众酒翁,正兴楼上沐春风。莫问来日谁作东,会须一饮女儿红”。短短二十八个字,使众多冶矿“酒翁”的豪爽之气跃然纸上,来日再聚的希冀在含蓄中亦呼之欲出。好诗也,真乃冶矿大才也。</p> <p class="ql-block">  戴国樑兄和顾燕昌兄既是文人中之“翹楚”,也是酒逢知己的“酒友”。戴兄的文章自不必说,如雷贯耳。而燕昌兄,则以其<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书法見长</span>,几十年前师承胡问遂大师,成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海滩颇为知名的书法家,他</span>现在还致力于书法艺术的研习和传授,实在难得。</p><p class="ql-block"> 此次聚会,他们兴致很高。戴兄道:<span style="font-size: 18px;">难忘的聚会,畅诉悠悠冶矿情;永远的记忆,曾经豪迈铸初心。燕昌兄也颇为情深:老来念旧,时时牵挂,同事相聚,喜悦非常,冰心一片,花好月圆。</span></p><p class="ql-block"> 真是说得太好了!但我知道,他俩还是有一点遗憾的,这二位酒友因“故”而不能尽兴也。</p> <p class="ql-block">  徐俊松,在我们这輩人中可谓是大名鼎鼎。我一进二车间就听老师傅说,在五八年进厂的三百名学徒中,他就是4%提前满师的12人之一。其时我便对他产生敬意,七四年他从厂部回二车间任支部书记,八十年代又任厂工会主席。</p><p class="ql-block"> 徐俊松曾与上海说唱名家黄永生同门学艺,也<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span>冶矿厂的红艺兵团长。有一次在二车间的文艺演出中,他的一声“早也盼,晚也盼,望穿双眼……”京剧《智取威虎山》李勇奇的唱段,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颇具专业水准,博得满堂彩。</p><p class="ql-block"> 我还知道他肚子里“货色”特多,尤喜历史。前些时候还与我讨论杨贵妃李隆基千古爱情的社会意义,有意思吧。</p> <p class="ql-block">  徐俊松前輩正在向几位老同事敬酒。看,他右手举杯,左手搭在徐宝顺肩上的那个亲热劲,引起一侧的顾毓芳盈盈作笑。大集体范钦年似乎也将举杯,互动起来。另一侧的孙纯青也目不转晴……</p><p class="ql-block"> 真不知徐俊松前辈聊起了什么话题,引起在场诸位如此这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徐俊松前辈今天西装礼帽,还有那根司的克,再加上他特有的气质,有人说他活脱就是上海滩的“老克勒”。他为人豪爽,直来直去,妙语连珠,在职工中有威信、有人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看,不少与会者,如他的老部下沈富堂、章建华,财务总管徐宝顺,至今交往不断的王汉孟,大集体范钦年,书法家顾燕昌,老前輩万野林,老领导戴国樑,还有不知从哪里闪出来,借敬酒之机,插科打渾一番的“李局长”,他们争相同徐俊松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由徐俊松我想到余梅凤,一转身看到她正与胡阿金聊得起劲。胡高兴地对我说,他与余梅凤当时都是厂里小分队成员,她唱我拉,这一晃都是几十年前的事啦。说到此,阿金流露出十分留恋的表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知道余师傅不但有技术、擅管理,更是冶矿厂的文艺名人,据说当年在市宫里也蛮有名气。作为后輩,她给我最深的印象还是:大幕拉开,随着舞台后“红太阳,万丈光芒,金凤我手推小车心欢畅”,沪剧韵味十足的唱腔流出,年轻的党小组长金凤一个亮相,那真是个惊艳了全场,“金凤姐”,此情此景,还曾记否? </span></p> <p class="ql-block">  又看到陈兵兄,尽管近二年来陈兵兄身体不太活络,但仍然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群里聚会的热心参予者。他说,</span>半个多世纪的不了情,调了几个单位,最终还是轮迴,回到了冶矿厂这个起点。</p><p class="ql-block"> 他还借用了这首诗,颇有哲理地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昨日少壮今日翁,人间岁月疾如风。人老依旧童心在,晚霞夕照别样红。</p> <p class="ql-block">  这二位各位一定熟识吧,赵生洪、周文甦二兄。因赵生洪的腰腿不大灵活,聚会前几天,沈育如兄便安排周文甦予以关心,但似乎并未得到赵兄肯定参加的回复。当我再次向赵兄探询时,他明确表示,聚会一定参加。</p><p class="ql-block"> 在感谢周兄之余,我们也在想:即便是我们这代人,也都是七十左右,有些也在奔八啦,身体上的问题将会增多。看来对诸如赵兄这样的老兄弟,要多了解、多关心,在聚会活动中,必须要有更细致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  孔繁文,似乎原来是一车间的职工吧,来到我们这一桌敬酒。当年帅气的小伙子,现在也正在步入老年啦。</p><p class="ql-block"> 敬酒时的孔繁文向我们展示《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厂史》,并说:冶矿厂2016年停止生产经营,2017年注销工商税务。他是坚持到工厂完成历史使命最后一刻的人。我看得出在他的言语之中,流露出对冶矿厂的眷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如同孔繁文一样,今天在場的不少老职工都是冶矿厂最后的“坚守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沈富堂兄,石鹤云兄都是我们同輩的老同事、老朋友,他们都在生产车间工作,后又先后在多个车间科室从事管理工作,摸爬滚打几十年,真的不容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而張书文兄,虽是上世纪末调入冶矿厂担任党委领导,但在那个工厂生产经营已呈颓势的状况下,也极其所能,问心无愧。聚会后張兄借赋诗直抒胸臆:</span>迎春聚会老正兴,盛况空前喜相迎。夕阳无限正当时,共叙冶矿悠悠情。佳作、佳作也。</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与这几位近年来颇有交往,每忆起冶矿厂曾经的历史,常引起共鸣,不胜唏嘘。</span></p> <p class="ql-block">  短短的三个小时相聚,又到了分别之时,时间真是过得太快了!许多老职工或当场留言,或事后寄语,既称赞聚会组织之成功,更诉说“悠悠冶矿不了情”。陶卓人兄充满冶矿情愫的文字,令我不由自主的抄录如下:</p><p class="ql-block"> 见到陈德成,当年老所长带领我们赴宝钢电厂EP测绘的情景幌然如昨;见到他夫人依稀又回到冶矿之春演出时光;欣喜吴永明、徐俊松、万野林等老领导身体无恙,神采依旧;戎培林、王汉孟等还是那样健谈,叙说着有趣话题;久别重逢的陈智华、章建华又让我重拾起提升机电控设计、推进MRP/MPS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老同事难得相聚,谈过往、当下和将来,谈家庭、子女,多姿多彩的退休生活,叙旧话新,畅倾别愫,淋漓酣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让我们记住这春天的相聚,让我们心与心永不远离。夕阳路上不寂寞,珍惜这份冶矿情。</p> <p class="ql-block">  作为聚会的组织者,我们感谢诸位冶矿老友的倾情参与,也祝愿各位老领导老前辈健康长寿,续写美好之夕阳人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对诸多老友留言寄语中,本群“专职诗人”宝顺的诗作:激情洋溢、一气呵成,且朴质无华、暖人心扉。以此为本美篇收官,当之无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群主核心振臂呼,冶矿老友齐响应。春暖花开正当时,四九相聚老正兴。期盼年年有今日,美味佳肴暖人心。只愿岁岁如今朝,欢声笑语不了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谢谢各位观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