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

水云间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小时候读到杜甫登泰山时留下的这首《望岳》诗,泰山就那么的令我神往,今天雄伟的泰山终于聚焦了我的目光,连同好奇而噪动的心。 初入山门便是陡峭的石阶,路旁的参天大树葱葱郁郁,苍翠挺拔。 进山门大约十来分钟,地势平旦,开阔。建有增福庙,里面供着财神,但香客不多。 路旁这样的石刻题诗是很多的,成了泰山一道特殊的风景。 笔力苍劲有力。 路旁的石刻。 远处峭壁上的石刻。 古树底下的石刻 这是赫赫有名的云步桥,桥的右边是瀑布,左边是深涧,桥下水流湍急,清沏见底。游人到此往往停下脚步歇息,静听潺潺水声,仿佛让那一溪清水洗涤心灵的聒噪,让那溷杂的世俗溶解在难得的清纯中。 走过云步桥,只见林荫遮天,危峰兀立,怪石嶙峋,使泰山颇添豪气。又一陡峭的盘路直通一块巨石,鲜红地刻着三个大字“飞来石。” “飞来石”上方便是五大夫松。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登封泰山,中途遇雨,避于一棵大树底下,因大树护驾有功,遂封为“五大夫”爵位。谁知后世讹为五株,明代万历年间,古松被雷雨所毁。清雍正年间,钦差丁皂保奉敕重修泰山时补植五株松树。 现存二株,你看那两棵古松虬枝拳曲,苍劲古拙。 “五大夫松”旁便是有名的东岳庙了。 东岳庙后面便是一个景点“望人松”。在此照相留念的游客较多。 一路的美景让我们暂时忘却了辛劳,走了大约二十分钟便到了对松山。至此峰愈险,松愈密,景愈奇。双峰对峙,古松万株,苍翠蓊郁,层层叠叠。对松山又名万松山,乾隆诗曰:岱宗穷佳处,对松真绝奇! 著名的“十八盘”出现在我们的脚下。它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827级,是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两山崖壁如削去了一块,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登攀中! 层层阶梯构成了直刺青天的逶迤山路。 此时已无睱欣赏四周的美景,只顾埋头攀登。台阶越来越陡,腿也越来越沉重,肌肉也开始酸痛,呼吸越来越困难。一系列的极点反应紧紧箍住了我们的身心,也在考验着我们的毅力。 一直走在我们前方的挑山工成为我们继续向上攀登的动力。 有的人扶着拦杆费力地向上爬,有的人拿着拐杖艰难挪动着脚步。这些都是英雄!没有退缩!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三个小时的艰苦攀登,我们终于登上了南天门,头顶着仿佛伸手可及的朵朵白云,脚下是层层叠叠,此起彼伏的山峰。瞬时“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意,“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的领悟,“登泰而小天下”的睿智全都涌上心头,心中难免泛起一阵阵涟漪。也许这就是领略名山大川之所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