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我的恩师李生泽老师

高山(186团那些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李生泽老师</font></h3> 早上九点,突然接到瑞保弟弟的电话,我们平时一般除了逢年过节微信问候一下也很少聊天,因为知道彼此都很忙。他的电话一响,我知道肯定有事。果不其然,他告诉我,父亲于昨日走了,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我实在太难受了,除了安慰弟弟节哀顺变,我竟然不知道怎么表达这种痛苦之情,放下电话,我就禁不住流出了泪水,一件件往事涌上心头....... 瑞保弟弟的爸爸李生泽是我初中时的老师,1981年秋我刚刚到寺庄学校读初一时,他既是我的班主任,也是我的数学老师。那时的李老师也才从浑源师范毕业三四年时间,年龄二十七八岁。因为李老师是我母亲娘家村的人,又和我母亲是本家,按辈分我叫他舅舅,另外李老师又是我大哥高中时的同班同学,几层关系下来,便注定是不一般的师生关系了。<div><br></div><div>由于我们是寄宿学生,平时就住在教室大炕。入学不久,李老师看到我被子单薄、褥子破烂就照顾让我住进了他的宿舍,住到李老师的单人宿舍当然有诸多好处了,一是生活设施齐全,即使是严寒的大冬天,也能保证睡觉的炕是热的,并且随时能喝上暖水瓶的开水;二是放学后,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供我学习,刚开始时不习惯,我非常拘束腼腆,每天除了房间着火捣炭,打扫室内卫生,负责给李老师晚上铺开行李烙热被窝外,最重要的是有时帮老师批改同班同学们的数学作业,虽然大多数是千篇一律,但也有别具一格的解题方式,通过批改别的同学的作业也给了自己更多的启发。<br></div><div><br></div><div>李老师虽然是我老师、舅舅,但由于时间长就熟悉了,到后来却成了朋友。他说话风趣,妙语连珠,富有哲理,直到现在我都忘不了亦师亦友的李老师那些话。他教学认真又辛苦,有人看到业绩不如李老师的人都被重用了,就劝他也找找人帮帮忙,他却风趣道,人人都有当官相,人稠地窄轮不上,这种淡泊名利的境界让人赞叹又失笑。</div><div><br></div><div>李老师虽是公办教师,但那个年代微薄的工资让他也一样生活艰辛清苦,老家破旧的房子实在没有办法住了,他就和师娘(我也叫舅母)自己挖泥基,砌院墙,整个暑假下来,人瘦的不像个样子了。开学后的一天过周末,我和几个同学自愿去李老师家想帮帮他,他以最好的伙食招待了我们,搬泥基时,他用串话给我们鼓劲儿,有劲没劲多搬点,搬多搬少腿欢点,至今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仿佛昨天。</div><div><br></div><div>还有印象深刻的一次,班里有个同学因家庭贫困,又看到同伴辍学后逍遥自在,也想放弃学业,李老师知道后,先后三番五次找家长找同学,反复动员做工作,凡此种种例子,数不胜数。作为一个最基层的乡村老师,他的工作是平凡而普通的,但他的作用与影响却是深远持久的。</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67efb">李老师的毕业证书</font></h3> <font color="#167efb">李老师从业满30年的荣誉证书</font> <p class="ql-block">我记得那几年,李老师也是住校老师,虽然寺庄学校距他的老家只有五六里路,但为了不影响教学,他每周只能回家一次,平时和我们同吃一锅饭,同睡一条炕。学校校长鉴于李老师的实际,让他监管住校生的伙食,他欣然接受,管的非常认真。后来由于教学任务重,他又将这件事交给我和温廷府同学帮他共管。学校的伙食管理,无非就是每月按时收取同学们拿来的粮食、土豆等食物,登记入帐,然后按照吃饭人员定量用秤称好交给食堂里的做饭师傅,每天如此。对于这项工作,我们并没有经验,李老师就教我们,统计人数要准确,称面的时候秤稍低点,防止日积月累超支没法平帐。放假平帐时,粮食多出了几十斤,李老师就让食堂师傅用这些平时节省下来粮食兑换了十来斤猪肉,大家美美吃了顿熬肉泡糕,那个年代,能吃这样一顿好饭,终身难忘。我要说的是,李老师负责管伙食,并没有私心杂念克扣或者贪污,而是两袖清风不贪不占,他的品行赢得了师生们的交口称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印象中,李老师常年穿着一件蓝色的涤卡上衣,衣着朴素的无法形容,当年听说李老师的父亲是个老八路,家里还有个残疾人的哥哥,他的生活艰朴当然是有原因的。初三那年,我考进了乡中,李老师还在寺庄学校,再后来,我初中毕业后就当兵了,期间也有信件来往,我得知李老师先后在寺庄、安乐营、罗庄学校任教,并在辛村,北丰疃等学校任小学校长。李老师在年满六十周岁的2013年8月,从应县罗庄中心校光荣退休。他在36年的教学生涯中,多次荣获县乡级“先进教育工作者”,毫不夸张的讲,他为国家的乡村教育事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18年9月,国家“教育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授予李老师“乡村学校教育30年”的荣誉证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约是2002年,我接到了李老师的一个电话,为此我还写了一篇文字予以记录。</p> <p class="ql-block">文字里说的就是李老师的儿子李瑞保表弟,青海大学第四年时,表弟考上了长安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自然也就放弃了入伍的念想了。2008年我在西安某单位工作时,他正好在那上学,我们经常在一起玩,再后来,争气的表弟又考上了博士,又留校任教,事业风生水起。李老师对儿子更是充满了期望和疼爱,退休不久就和老伴一起去了西安给儿子带孙女。表弟说,这些年来多亏了他爸爸妈妈的极力帮助,才让他腾出身子来将事业干的更有起色,去年才从澳洲讲学回来。今年正月十五,平时并无疾病的李老师突然感觉消化不良,身体不适,表弟夫妇带他到西安最好的医院做了检查,然而,肝癌晚期的噩耗像晴天霹雳,让一家人难以接受,这还不到两个月,我的恩师、舅舅李老师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于2021年4月8日上午8点50分与世长辞,享年69岁。</p><p class="ql-block">一点遗憾,临终前清醒时表弟应该通知我和李老师说说话的,作为他的学生,他对我的恩德是一生难忘啊。现在只能用文字表达对李老师的哀思。</p><p class="ql-block">李老师,一路走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孝男孝女泣血椎心撰写的祭父文</span></p> <font color="#167efb">退休后这些年,李老师也转了一些地方,多多少少也算没有留下太多的遗憾</font> <font color="#167efb">李老师在拉萨留影</font> <font color="#167efb">应该是第一次乘坐飞机留影吧</font> <font color="#167efb">在拉萨大昭寺广场</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