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桂花雨》

主题化阅读颜建国

<p class="ql-block">润物无声《桂花雨》</p><p class="ql-block">——琦君散文入选小学《语文》的三个理由</p><p class="ql-block">颜建国</p><p class="ql-block">虽然自己喜欢文学创作,比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读得作家作品多一些,但是如果不是翻看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还是不会知道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的散文家琦君这个人。</p><p class="ql-block">琦君的《桂花雨》一文,选编在五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单元,是第三课,这个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三篇讲读课文分别是郭沫若的《白鹭》、许地山的《落花生》、琦君的《桂花雨》,一篇自读课文是冯骥才的《珍珠鸟》。郭沫若、许地山、冯骥才三人都是我熟悉的现当代作家,唯有琦君,对我是个例外,通过她的作品和郭、许、冯三人并列出现在小学《语文》文本中,足见她的散文有着经典意义与价值。</p><p class="ql-block">《桂花雨》是一篇较短的散文,原作有713字,是琦君散文中比较典型的一篇。在选入课本后,为了适应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程需要,编辑人员进行了改动,以文本出现的是704字,这样看来,原文与课文相比改动也就几个字,十分接近琦君的初衷与创作本意。</p><p class="ql-block">五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单元均是记事的散文,通过描写事物抒发自己的内心感情,在小学生还不能区分文学样式之前,教材编排一般把这类文本列为“记叙文”的范畴。《桂花雨》一文能够打动小学生的首先是里面饱含的思乡之情:久别的故乡、梦中的中秋节、漫天的桂花雨、勤劳善良的母亲和互帮互助的乡邻,都成为琦君浓浓的回忆与怀念,成为读者心中的共鸣体,凝结为文本与读者交流的支撑点,让小学生从学文之初就体会到作文的最牢支点就是“真”与“深”。除了文章的主题鲜明深刻之外,《桂花雨》一文的行文结构十分流畅,以“中秋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为线索,分别写了“小时候故乡八月的桂花”“念中学时杭州的桂花”,让读者知道身居台湾的琦君是因为“中秋节”这一团圆节日因此更加思念家乡和乡人,散文的形散与神聚通过此文可以使学生有起始感知。借物抒情是散文的一大写作特点,本文先借父亲之口介绍了花木和传统文化的关系,让读者潜移默化地知道梅花是君子之花,从而反衬桂花的平凡普通;再借母亲之口说出桂花的功用,通过对桂花可食用、可做香料的描写,让平凡的桂花彰显了有利于人的可贵和可佩。琦君的父亲曾是一个高洁的师长,可以视作文中的傲寒梅花;她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可以视作文中的桂花。琦君通过描写“雨”一样日常的桂花,通过八月前后对桂花闻、摇、食、寄的过程描写,让读者自然接受琦君小时候她母亲认为杭州的桂花不如故乡的桂花香、琦君年老后认为台湾的桂花也不如故乡桂花香的心路历程,由此感受到她对故乡的思念与留恋。</p><p class="ql-block">有人说,父亲的影响是一个人成长的高度,母亲则是一个人成长的厚度与温度。因为喜欢琦君的散文,于是在读了《桂花雨》这篇课文后,我就网购了她的散文集来读,发现她的散文写作优美,行笔灵活,最主要的就是充斥的“真”,她不仅仅写父亲的优点,也写父亲的缺点,让我们看到了琦君的忧伤与快乐,感知了她的前行与挣扎,更知道了散文的“真”是打动读者的基础。于是明白,小学生读书和写作的第一口奶很重要,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选取琦君的《桂花雨》作为范文,等于给了小学生最甘甜纯净的奶,让他们润物无声地体会到作文的妙境:真、真、真。</p><p class="ql-block">2006年6月7日,琦君逝世了,临终前,她还一直念叨:“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最后,她的骨灰被带到她的家乡温州,实现了作者“叶落归根”的夙愿。琦君走了,但她播种的文学桂花,弥漫了多少香呀。</p><p class="ql-block">怀念那场桂花雨,从此种下爱之心。琦君与桂香同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