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韵 八省自驾游(一)

老马识途

<p class="ql-block">清明将至,乘老友们在节前都尚有空暇,逐商量一起自驾出行沿华南一带来个踏春之旅。虽说都是五十年的老友了,但也从未在一起相处如此久的时间。这不仅是自己在春季第一次长途自驾,也是与他人共组同行的第一次远游,对此大家都寄予了很高的期许。都说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因而一般人们考虑的长途旅行都放在秋高气爽之日。但春天是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之日,那大地的新绿代表生命生机的勃发,山野的嫣粉意味对美好向往的浪漫。古今文人骚客不吝溢美之词来形容这个号称“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季节,籍以抒发各自不同的思绪情怀;同样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对代表生命活力事物的向往则是人们的共性。能在春天里驾车去远游,观以不同的地域景物、得到相异的印象感受,何尚不是一种难以拒绝的诱惑。如此在阳春三月的一片和熙中,咱六位老头、老太开着由老杜租赁的大通G10七座商务车朝着旅行目标的第一站:浙南的云和梯田开始了我们的踏春之旅的的第一天。</p> <div><b>一.首发云和</b></div>位于云和县崇头镇的<b>云和梯田</b>,据说始于唐初,兴于元、明,总面积51平方公里,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号称中国五大梯田之一,具有“千层梯田、千米落差、千年历史”,拥有“万里云海、万亩杜鹃、万亩竹林”,由此誉称“中国最美梯田”。对于梯田的印象,人们往往想到的是秋天层层叠叠的金黄,而此次我们则冲着“春来水满田畴”的水景而去,据说此时梯田展示的画面是所有季节中色彩最为丰富、视觉效果最惊艳的。<br> 当晚夜宿山脚下离梯田较近的梅源村民宿—云舒客栈。 晚餐后的散步 崇头镇夜景 晨探 清晨大雾一直未散,先去了毗邻的白银谷景区。尽管只是一处浙西常见的山野村落,游客还得买票才能入内,幸好咱们都是上了免票的年纪,如此看来在国内旅行的花费往往要大于国外的花销。<br> 晨雾弥漫的山谷中,几间土墙砖瓦的农舍散落其间,一条青苔石板的村道穿越其中;数株粉色春梅相缀,一路清溪跌瀑相随;三、二廊桥水梁相连,朦胧间,到也让人有种返璞归真的清新美感。 廊桥在浙南地区,特别是一些畲乡是一种常见的桥梁形式。 时至中午,大雾仍还未散尽,在停车场支锅架灶,享受午餐,也算是此行的开场白。 绿翠桃红的山茶园像一幅经纬交织、图案奇异的绣毯,铺设在春意盎然的云山秀谷中,美不胜收。 云雾散去后,初次领略到春水梯田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也颠覆了我们对梯田的以往印象。 “一、二、三,茄子”,自拍中··· 江山多婀娜 <p class="ql-block"><b>云和梯田视频</b></p> <b>二·霞浦的魅力</b><div>霞浦据说由于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在介绍霞浦海鲜时早晨日出滩涂时的画面引发众人的追捧,而成为摄影者的天堂。霞浦摄影最大魅力就是滩涂,近海滩涂养殖的那些渔排木屋、小舟鱼网、浮标竹竿,随着太阳的起落,潮汐的涨退,在光线的变幻中产生于其他山水景象完全不同的效果,吸引来无数游人,拍客趋之若地前往这里,也由此催生了一个小城的繁荣。</div> <b>北岐日出</b> 瞧着架势:一大早,北岐山坡上挤满了前来拍日出赶海的摄影团的游客及专业摄影者。当太阳从山头后露出脸将橙红色的曦光洒落在远处退潮后的滩涂上,在浮标竹竿间形成了各种斑驳奇异的鱼纹,整个画面产生了一种不真实的逆光效果。瞬间在摄影领队的指令下,响起一片快门的咔嚓声,领队者通过步话机告知滩涂上持有彩色网具的赶海者摆出各种姿势以迎合拍摄需要—原来所谓声名远扬的霞浦滩涂摄影只是一场道具摆拍的过程。半个多小时候后,当太阳完全升起,剧幕也即落下。这些人就如同潮落时退去的海水,转而不见踪影;据说领队们带着各自的团员,继续赶往下一个地点,开始另一场表演秀。 <div>其实组团摄影无可厚非,附庸风雅也是常人之天性。就拿咱们来说,也是得了便宜再卖乖而已,至少别人是花钱买场子,而我们只是占到便宜的揩油者。不过此时还是窃喜有加;因为据说此地这段时间一直天气不佳,阴雨连绵。而咱们仅一日,就遇云开日出,谁说不是撞了大运呢。</div>随着早拍过程的结束,我们也在码头船工得的忽悠下,准备尝试一下乘渔轮出海打鱼撒网的体验。 老渔公 老宋撒网带吆喝 赶场归来,宋先生余兴未了。 <b>东壁日落</b><div>东壁和小皓不远都是霞浦最佳的日落观景、摄影地点之一,与上午看日出的北岐相隔三十多公里。一般来说,在这里赶场观景最好就是自驾开车,各个景点间至少都有几十分钟路程。早早赶到此地就为了一个合适停车位,但结果观景点的栈桥旁就有不少免费空地。如果说早晨的主题是银色的赶海,那么傍晚则是的金色的渔获,只是道具由渔网改为渔蓝而已,程序过程大同小异。</div> <b>金色流苏</b> <b>三.平潭</b><div>平潭岛,简称“岚”,俗称海坛。距霞浦以南两百与多公里,与台湾隔台湾海峡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也许正是闻知这里今后有可能是台海间高铁隧道的大陆连接点,也是我们临时改道前往此处的原因。当晚夜宿毗邻岛东南坛南湾不远处海坛古城旁的酒店。<b><br></b></div> 视频:进入平潭岛(平潭大桥) <b>海坛古城</b>从建筑风格上讲是一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仿古区坊:不仅有北方四合院、南方一颗印、六合同春的传统建筑形态,可谓是集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大成所在,实为一难得景观大作。从初进平潭岛那恢弘雄伟的跨海大桥,到眼前气势泱泱的海坛旧城,当地政府对这偏隅小城的未来真可谓下了不少血本,撒了不少银子。唯一缺憾的是目前人气欠佳,街道商铺门可罗雀,加上疫情,更是雪上加霜,至少这几年估计还看不到成效。 <b>石牌洋</b>远远望去有一个圆盘状的大礁石,托着一高一低的两块碑形海蚀柱。这是平潭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石牌洋,又称为“双帆石”。<br><br> <b>四.南靖云水谣</b><div>原名长教镇,借电影《云水谣》而改其名,加以分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一部分,更是名声渐盛,成为一个当前还算热门的国家5A级景区。多年前夏季与妻女自驾曾慕名来过此地,当晚也未留宿即匆匆别过,记得当年游客纷攘,几无空隙,而今也许由于疫情影响,显得较之前清冷的多了,不过恰也给人以更多空间去体味古镇原有古朴韵味。<br></div> 云水谣古镇原来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百年老街,千年古道、清流环山;古榕会聚,以及自元代中期陆续建造在山脚下、溪岸旁、田野上的一座座造型各异、风格别具的土楼,无不给人以景物天成之感。<br> 榕树下一条被踩磨得光滑圆润的鹅卵石古道据考证是长汀府(龙岩市)通往漳州府(漳州市)的必经之路。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那就是长教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至今,这些老商铺大多还保留着木板代墙的特点。 鹅卵石铺成的“云水谣古栈道”。 号称在土楼群里以工艺最为精美、保护最完好著称的双环圆土楼——<b>怀远楼</b> 建在沼泽地上,堪称“天下第一奇”的<b>和贵楼</b> <div><br></div> <b>五.田螺坑客家围村</b><br> <b>田螺坑土楼群“四菜一汤”</b>建筑组合被称为是福建客家围村的典范:由一座方楼、三座圆楼、一座椭圆楼组成,分别是步云楼、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因其独具特色的建筑形体组合,被中国古建筑保护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称为“世界建筑奇葩”。 <div><br></div><b>六.永定土楼群</b> <b>承启楼</b>,号称“土楼王”,是高头江姓第十五世祖江集成(1635年-1719年)所建,是一座城堡—— 一座家族之城。明崇祯元年(1628年)破土动工。花了81年时间,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建成。 承启楼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1986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民居”邮票,其中面值1元的福建民居就是这座环环相连的土楼—承启楼。<br> <b>四环同心</b> 承启楼中心方形建筑为家族祠堂,门上匾头“笔花廬”三字为当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div><br></div><div><b>七.揭阳古城</b><br>揭阳:粤东古邑,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是我们由闽入粤的第一座城市。自宋朝以来,虽地处南蛮之地,但极为崇文尊儒,有“海滨邹鲁”之美誉。其地自古人才济济,名贤辈出:崇祯元年(1628),揭阳就有郭之奇、黄奇遇、宋兆禴、辜朝荐四人,史称“戊辰四俊”。<br></div> <b>揭阳楼</b> <b>进贤门</b>是全国唯一的城门、城楼、亭台三合一的单体建筑,因通抵学宫,有增进贤士之意,故名“进贤门”。是揭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距今已有400年左右的历史。增辟进贤门改变了揭阳城池格局每每有新任县官进城,就必须由进贤门进入衙署,表示招纳贤能。早年间揭阳的地方官赴任都要从进贤门走过,然后去拜学宫,拜城隍,然后才去上任,以取个好意头。而揭阳人男女嫁娶、学生升学或做生意,都要到进贤门“兜一圈”,意头是“妻贤子惠、学子高中和生意兴隆”,这个习俗至今还保持着。明清时期,每当残月西斜,晨曦初露,角号随风飘送,驱星散月,迎来霞晖,自有一番韵味;昔日有“谯楼晓角”之称,列为揭阳古八景之一。<br> <b>揭阳城隍庙</b>自明洪武二年(1369年)县丞许德重建迄今已有600多年,期间历经兵燹天灾,屡废屡建,是广东省现存最大规模的同类古建筑。历代许多文人骚客,达官贵人,在这里吟诗咏和,留连忘返,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宝。城隍庙建筑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和本地地方传统工艺特色。建筑结构防震性能很高,历经明代以来几十次地震,巍然不动,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成了今人研究古代建筑的标本。<br> 颇具岭南特色的门将绘画 <b>雷神庙</b>与城隍庙有边门相通 <b>门神秦叔宝(琼)和尉迟恭</b> <b>揭阳学宫</b>又称“孔庙”、“文庙”、“红学”,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类历史建筑组群。1925年周恩来在第二、二次东征时,曾在此中办公。1927年秋天,南昌起义部队到达揭阳时,周恩来、贺龙、叶挺等领导人也曾在学宫明伦堂召开军事会议。 <b>棂星门</b> <b>八.肇庆七星岩</b><div>肇庆,粤广重镇,古称端州,自古以风光绮丽而闻名。而我们在此地的重点则放在素有“岭南第一奇观”美誉的七星岩、鼎湖山景区。<b><br></b></div> 七星洞 <div>走在环湖道上,布满桃花的树冠形成长长的粉色甬道,远远望去像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环伺于湖岸。听公园船工介绍,此时恰逢是七星岩最美时节。</div><b>桃红点新翠,</b><b>水色映山青,</b><div><b>乱花眼迷离,</b><b>入画不思归。——《七星游春》</b></div> <div><br></div><div><b>九.北海之珠</b></div><div>北海,别名“珠城”是对杭州人来说并不陌生的一座城市。许多老人将此地作为候鸟生活中南方避寒的首选之地(毕竟海南三亚物价偏贵)。我们之中的杜兄夫妇去年刚在此地借宿酒店过冬。当然此地的银滩也是游客的追捧,这也是我们旅途计划中广西境内唯一一座亲临海洋的城市,自此不久,我们进入桂西边界山区。<b><br></b></div> 北海之星广场上的雕塑——<b>北海明珠</b> 别致的<b>北海图书馆</b> <b>疍家女·赶海</b> <b>疍家渔港</b> <b>酒店</b> <b>北海老街</b>一般指珠海路,距我们入住酒店只有一河之隔,数分钟步行,,它的起源要追溯到19世纪初,形成于1927年前后。曾是北海旧时的标志,沉淀了丰富的历史记忆。沿街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主要受19世纪末叶英、法、德等国卷柱式建筑的影响,融汇了岭南文化的元素,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融合,最终形成了当下所见到的骑楼老街。民国初年,这里商贾聚集,店铺鳞次栉比;是当地最繁华的商业街区。目前所见老街只是近年来经改建、重新开放的部分路段。不过基本保持了历史的原貌,行走其间,仍能感受到当年曾经的繁华,以及由街面斑驳的墙面所体现的历史沧桑。<br> 外沙桥畔 <b>北海北部湾一号</b>是银滩旁边的一幢根据桂林山水画建造的大楼,它的独特之处就是把桂林山水的外形搬到了北海,取意“山水城市”,意在将自然中的山水意境引入城市。天这种心血来潮的臆想,具有多少实际操作的可行度尚不得而知,不过这座外貌怪异的建筑并没有带给我多少美感。据说发展至今已有十年有余,当我们到达时仍处于在建状态。十多年前首次到访北海时,那萋萋荒草中破败的一幢幢别墅仍历历在目,但愿此项目不要再重蹈覆辙。 <b>躍浪银滩</b> 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由门景区、红树林观光区和疍家民俗园区三部份构成。区内拥有一片3000多亩的“海上森林”——红树林。红树林也是陆地与海洋间特有的景观。各种鸟类、昆虫、贝类、鱼、虾、蟹等生物在此繁衍栖息,是我国罕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br> 红树林中的虾蟹,为放养的鸭群提供了丰富的事物,所产鸭蛋因而被称为海鸭蛋,也算是此地一大特产,而且便宜的惊人,一个在我们内地买到二三元的咸鸭蛋这里只要一块、甚是八毛,太令人匪夷所思了。<div><br></div><div><b>十.“广西最美沿边公路”</b></div><div>离开北海,随即前往桂西钦州,开始计划中“<b>广西最美沿边公路</b>”之行。其实所谓广西最美沿边公路是近几年广西政府推出的一条219国道东兴至靖西段的边境自驾旅游线路,但由于疫情影响;东兴、凭祥等传统重要的口岸都已关闭,所以只得临时改道于另一条中国最美高速—钦州至靖西的合那高速,由崇左经雷平再进入219线,继续完成后一部分至靖西的旅行。</div> 上午沿359国道自从左去德天途中,过左江大桥时,见桥右侧江中屹立一古塔,经查看,竟是闻名遐迩、被称为世界几大斜塔之一、中国三大斜塔之首的左江斜塔,也算是途中不经意的惊喜。尤为诧异的是,这么重要的一座古迹,竟然少有游人光顾,而且免费入内,也是国内之少见。<br><br> <b>左江归龙斜塔</b>原为一座风水宝塔,相传是为镇妖避邪、保以过船平安而建。明天启元年(1621年)始建,现今遗存五层,为砖石结构八角筒型塔。 与苏州虎丘塔、辽宁绥中塔、上海松江护珠塔、湖北当阳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斜塔、德国肯道塔、英国议会大厦方塔共誉为世界八大斜塔,同时也是广西唯一的斜塔。与比萨等国内外的七大斜塔相比,其特点在于另七大斜塔都是地质问题至斜,而左江归龙斜塔则是先民们根据自然环境和力学原理设计,人为筑斜。斜塔历时390余年,虽然屡遭洪水侵袭,风吹日晒,砖面侵蚀伤痕累累,但它仍以刚强挺拨的姿态屹立于左江中,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更是我们在途中一次偶遇经历。<br> <div><br></div><div><b>明仕田园</b>同样位于359国道上,有着典型的喀斯特峰林景观地貌,此处翠竹绕岸,农舍缀野,极富南国田园气息:素有小桂林之称;至于有人称之媲美于阳朔风光,本人则认为尚有过誉之嫌:最多只是前者的缩小版。其最具特色之莫过于泛舟明仕河:游人乘竹筏顺流而下,沿途可观凤尾龙吟的碧江竹影,古风淳厚的壮家村落。又因《花千骨》在此取景而受到游客的追捧,也是许多影视作品的选景之地;是近年广西推崇的热门景点之一。国家邮政局首次公开发行《祖国边陲风光》特种邮票一套12枚,其中既有明仕田园风光命名为《桂南喀斯特地貌》。因《花千骨》在此取景而受到游客的追捧,也是许多影视作品的选景之地。<br></div> 界河(黑水河)右岸既是越南口岸,不过两国边贸与人员往来早已停顿。 国道219线上的龙硕口岸,紧贴着边境界河。 <b>德天瀑布</b>位于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中越边境界河归春河上游,距中越边境53号界碑仅约50米,与越南板约瀑布相连。雨季两瀑布融为一体;形成全宽208米。四级落差约为60米的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国瀑布,年均水流量约为贵州黄果树瀑布的三倍。<br> 归春河冲破了千岩万壑,一泻千里,划开了中越两国边界。河水从高达60余米的山崖上跌宕而下,撞击着层层岩石,飞流曲折,水花四溅,水雾迷朦,远望似缟绢垂天,近观如飞珠溅玉,透过阳光的折射,五彩缤纷,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div><b>丰水期的德天瀑布</b>(摄于2011年6月11日)</div>德天瀑布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景色差异很大,四五月份以后进入丰水期后,水量陡增,水色也由清澈转为浑浊。记得11年初次来此时正逢丰水,瀑布跌宕的轰鸣声响彻山谷。河水以雷霆万钧之势自天倾泻下来:以致人们根本无法靠近,漫天的水雾瞬间布满了相机镜头。只有穿戴好雨具才能趋前观看。 <b>越南板约瀑布与德天瀑布</b>相连,雨季两瀑布融为一体。 对岸越南观景码头 原大清界碑旁的越南商铺早已不知所踪。唯有景区外德天镇上的商铺里充斥着各种越南商品,尤其这里的越南咖啡还是很受游客欢迎的。 对面越南境内的民居 <b>通灵大峡谷</b>距德天跨国大瀑布29公里。因时至黄昏,当晚夜宿峡谷入口旁新灵村民宿。峡谷由念八峡、通灵峡、古劳峡、新灵峡、新桥峡组成,原来是一个盲谷,由于地质运动的影响,盲谷顶部陷落,形成了一个大天窗,两边山崖还保留盲谷特有的拱形。峡谷内荟萃了举世罕见的特高瀑布群、洞中瀑布、地下暗河、峡谷溪流、洞穴奇观、古石垒、古悬葬、原始植被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br> <b>通灵特高瀑布</b>,高168米,宽30米,是我国西南目前发现的最高、也是亚洲单级落差最高的瀑布。高悬的瀑布宛如一匹巨大的白练飞流直下跌落在约50米宽的深潭,继而汇集了峡谷溪流和溶洞暗河,又形成一条巨大的地下暗河流往另一个峡谷成为新的瀑布。 <b>暗河瀑布</b><br> 溶洞深邃曲回,沿石壁云梯往上攀越约30米高时,一条洞中暗流迎面而来,循石壁而下,形成了多层小瀑布。 <b>古龙山大峡谷</b>,离灵通大峡谷仅有一公里之遥,集峡谷山水之灵气,汇暗河溶洞之精华,是一集峡谷群、瀑布群、溶洞群、地下暗河群、原始植被、峰丛绝壁、溪流奇石于一体的卡斯特地貌景观、广西山水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王牌景点。<br>大峡谷由四个峡谷,三个地下暗河溶洞及单级落差128米的古龙大瀑布景观组成,四个峡谷之间的河流及三个地下暗河溶洞相通,形成四峡三洞三暗河连通的奇观。<br> 深峡探谷 128米的古龙大瀑布凌空飞泻,蔚为壮观,气势甚比通灵大瀑布 峡谷其中1180米的暗河溶洞,洞底水流平稳,洞顶有丰富的钟乳石。 最绝的是有水从洞顶生成的管状钟乳石管内往下喷出,则是前所未见。 <b>旧州</b>曾为归顺州(靖西古名)的治地,是名扬四海的抗倭民族巾帼英雄瓦氏夫人的故乡。壮族民风情浓郁,有“壮族活的博物馆”之美誉。自古以来制作传统工艺品——绣球布闻名于世,被誉为“绣球之乡”。<br> <b>壮音阁</b>是主街尽头的一座古戏台,戏台背水面街,是壮家三月三的重头戏的歌圩台,据说因宋祖英在此唱《大地飞歌》而扬名。 <b>望桥如霁</b> <b>鹅湖映塔 </b>旧州古城是著名的鹅泉河源头,沿湖两岸风光则是旧州古镇风景的精髓和名片:石桥、古塔和背后兀立的山峰倒映在明镜般的湖面上,形成一幅清奇隽秀的山水画卷。 <b>文昌阁</b>建于明清:飞檐翘角,阁壁雕花描凤,独具风采。为旧州重要一景。古阁孤立水中,背依突峰林立,有小石桥与之相连。此塔永远是旧州摄影的主体。 定情桥 <b>鹅泉</b>是靖西著名的八景之一,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西南部的三大名泉之一(大理的蝴蝶泉、桂平西山的乳泉),又是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德天瀑布的源头。<br> 此处青山环绕、水清如镜,在这里可以欣赏到一幅幅田园诗般的壮乡田园美景, <div>靖西是“广西最美沿边公路”的终点,鹅泉则是我们这段旅程的收官之作。明天我们将抵达一百多公里以外的桂西重镇<b>百色。</b></div> <b>十一.红城百色</b><div>百色,囊右江两岸而立,据桂中、西之锁钥。上世纪20年代末,著名的百色起义就发生在这里:很多人也凭此才得以知晓该城。尽管百色下辖县市有不少名胜风景,但其市区本身却无多少旧城古迹可循。因此除了此地一些红色景点外,我们在此城并没有特别的旅游计划,只是作为是我们由桂入黔前所逗留最后一座大、中城市。<b><br></b></div> 右江两岸 解放步行街上的<b>粤东会馆</b>,当年曾作为张云逸、邓小平领导的红七军军部所在地。 <b>百色起义纪念园</b>为百色当地第一大景点。 红军桥 <b>百色起义纪念馆</b>近日闭馆 <b>十二.巴马长寿村</b><div>是世界五个长寿村之一。因有数名年逾百岁的老人在此居住而闻名。这里的长寿老人之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该县有69位百岁以上的寿星,其中年龄最大的135岁,每10万人中有百岁以上长寿者30.8人,居世界第一。</div> 紫衣壮(壮族分支)女孩 一百零四岁老人黄妈东。 从乐业至大石围天坑790县道旁的田野中,展现出的创意田画—孙悟空,吸引了过往游客驻足观望、打卡、拍照。 <b>十三.大石围天坑</b><div>出乐业沿212国道在转790县道向西行车约45公里,即是世界最大的天坑群、有世界“岩溶圣地”之称的<b>乐业大石围天坑</b>。其囊括了世界天坑之精华,被誉为“世界天坑博物馆”。而大石围则是整个天坑群中最具震撼力、也是难得的天然风景旅游圣地。</div><div>登上海拔1468米的东峰极顶,放眼四周;山峦起伏,群峰连绵。俯瞰脚下,深邃险峻,气势恢弘;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之神奇,造物主的伟大。</div> 我要飞翔 西峰观景台 <b>东西峰顶间的钢缆</b> 2004年高空王子阿迪力就是在这条距地面600多米的钢缆上,成功地从东峰走到西峰,想想都毛骨悚然。 东峰极顶,海拔1468米 <div>首次登东峰极顶(摄于2011年6月)</div><b>一峰高耸似云鹏,旧地重游十载秋,</b><div><b>霜染两鬓人依旧,不惧青山近晚红。</b></div><div><b> ——《重登大石围东峰极顶》</b><div>此行自杭州出发至今已过半程。涉一路春山秀水,访四地风情旧迹:云和览梯田,霞浦追落日,岚岛眺海石,永定观土楼;泛轻舟于星湖,躍沧浪于银滩,仰巨瀑于德天,探深峡于灵通;享鹅泉之妩媚,叹石围之峻伟。行之有老友相随,暇时有至交相论,海阔天空,其乐融融。终其论,也算是人老心未衰,估计还能折腾几年吧。</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