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长命功夫长命做,长命豆腐长命磨。在所有爱的表达中,劝你“多吃点”,很可能是最不好的一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1</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南方人比北方人长命,广东人最长命</b></p><p class="ql-block">最近看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p><p class="ql-block">文章出自世界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讨论中国人的寿命。文章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在过去25年增长了8.5岁,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p><p class="ql-block">但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却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总体来说: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要长,平均寿命排名前三的,是海南、上海和广东,排名前十的省份里,只有两个北方省份(山东和河南)。</p><p class="ql-block">而且,中国的百岁老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东南沿海、川渝地区,都是在南方。</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专家认为有好几个原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北方人普遍重口味,喜欢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蔬菜水果相对少吃。</p><p class="ql-block">而南方人普遍细嚼慢咽,吃得细致而讲究。</p><p class="ql-block">这导致什么情况发生呢?</p><p class="ql-block">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狼吞虎咽吃饭的人,常常会吃得更多。而细嚼慢咽的人,因为咀嚼食物更为充分,比较容易得到饱腹感,吃得会更少。</p><p class="ql-block">吃得更少的人,更加容易长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2</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吃得多,死得快</b></p><p class="ql-block">我们常听老人家说一句话:“人的一生饭量有定数,谁先吃完谁先走。”</p><p class="ql-block">以前总觉得这句话没什么根据。没想到最近美国一项长达十年的实验,居然还证明了这句话。</p><p class="ql-block">研究人员将200只猴子分组:一组猴子不控制饮食,让他们放开了吃、想吃就吃;而另一组猴子,则严格控制饮食,只让吃七八分饱。</p><p class="ql-block">两组猴子的运动量相同、生活环境也基本一样,十年以后,科研人员观察到了这样一个现象:</p><p class="ql-block">没有管制饮食的那一组,很多都长成了体胖多病的油腻猴子,得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压的比例极高,而且一半都死了;</p><p class="ql-block">而严格控制饮食的那一组猴子,虽然也是猴到中年,但依旧体态风骚,100只里面才死了12只。</p><p class="ql-block">吃得多,真的死得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3</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那个暴饮暴食的女老师,得了癌</b></p><p class="ql-block">如果大家还记得,六年前,复旦大学女老师于娟患癌去世,曾经轰动一时。</p><p class="ql-block">于老师当年32岁,海归博士,复旦大学的优秀青年教师,有一个疼爱自己的老公、还有一个可爱的两岁小孩,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都做到了完满。</p><p class="ql-block">但2009年,她却患上了乳腺癌。在巨大的成功之前,突然面临巨大的生死难关,这才让很多人都觉得惋惜。</p><p class="ql-block">在她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她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方法,写下了一篇《为啥是我得癌症?》,直到现在都还有很多让人警醒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第一,我没有遗传;第二,我的体质很好;第三,我刚生完孩子还喂母乳一年;第四,乳腺癌患者都是45岁以上人群,我那时只有31岁。”</p><p class="ql-block">那么为什么她得癌了?她得出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的饮食习惯:比如说,瞎吃八吃。</p><p class="ql-block">“我是个从来不会在餐桌上拒绝尝鲜的人。”</p><p class="ql-block">孔雀、海鸥、鲸鱼、梅花鹿、麂子、野猪甚至五步蛇,能见到的都被她吃过,该吃的不该吃的都吃了,到了哪怕不好吃也要试一下的地步。</p> <p class="ql-block">再比如说,暴饮暴食。</p><p class="ql-block">“我是个率性随意的人,做事讲究一剑在手快意恩仇,吃东西讲究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我的食量闻名中外,在欧洲的时候导师动不动就请我去吃饭。我很贪吃。在复旦读书时候导师有六个一起做课题的研究生,我是唯一的女生。但是聚餐的时候,5个男生没有比我吃得多的。”</p><p class="ql-block">哪怕是身体不舒服、腰疼(其实当时癌细胞已经骨转移了),还要一天吃掉七个螃蟹。</p><p class="ql-block">而且,于老师还嗜荤如命,“每逢吃饭若是桌上无荤,我会兴趣索然。”</p><p class="ql-block">“我最喜欢玩的游戏是贪吃蛇。玩来玩去,我竟然是那条吃到自己的贪吃蛇。”</p><p class="ql-block">她其实是在反思:她是山东西北的土孩子,不是海边弄潮长大的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她的丈夫,天天吃生虾生螃蟹,没事;而她长期吃这样那样的,身体就会发生变化。</p><p class="ql-block">不是说你吃什么就能适应什么,而是说食物到了你的身体内,如果营养不适应,就会引起你身体发生变异。</p><p class="ql-block">最严重的变异,就是吃出了癌症。</p><p class="ql-block">患癌当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食物、环境、睡眠、压力,多方面因素综合起来,慢慢让你垮掉。</p><p class="ql-block">但是饮食习惯的重要作用,你绝对不能忽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4</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那个身材矮小的人,竟然不会得癌</b></p><p class="ql-block">我们下面给出严格的证明。</p><p class="ql-block">华盛顿大学的生物学教授瓦尔特朗格,曾经研究过厄瓜多尔一个小村庄里的特殊人群——莱伦氏综合症患者。</p> <p class="ql-block">你可以将莱伦氏综合症理解为是侏儒症,但朗格教授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莱伦氏患者身材虽然矮小,但他们竟然不会患诸如糖尿病或者癌症!</p><p class="ql-block">他们会抽烟喝酒吗?会,和所有西方人一样。</p><p class="ql-block">他们注重饮食吗?不会,也和所有西方人一样。</p><p class="ql-block">关键在他们体内的生长激素IGF-1,也就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极低。</p><p class="ql-block">由于生长激素少,所以他们长得矮小;但也由于生长激素少,所以他们体内细胞分裂次数也少。</p><p class="ql-block">什么意思呢?从本质上来说,人的衰老,其实就是细胞不断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越快分裂的细胞,越快衰老。</p><p class="ql-block">从整体来看,人体细胞分裂越快,越容易衰老。</p><p class="ql-block">生长激素少的人,他们细胞分裂比一般人缓慢,衰老过程比一般人也慢。而且,由于新细胞的产生缓慢,我们的身体会将能量转向另外的用途——</p><p class="ql-block">修复受损细胞,而且会修复损伤的DNA。修复损伤的DNA有什么意义?它可以预防癌症的产生。</p><p class="ql-block">癌症就是因为细胞DNA受损,导致复制异常,进而产生出了疯狂分裂的细胞。</p><p class="ql-block">因此说,IGF-1的减少,会让人不仅衰老缓慢,而且身体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p><p class="ql-block">这跟饮食有关系吗?当然有。</p><p class="ql-block">从莱伦氏综合症患者的例子,我们可以反推出正常人的情况:</p><p class="ql-block">我们吃饭的作用,就是为身体提供能量。身体的能量,主要是用来维持细胞的分裂。吃得越多,蛋白质吸收越多,越会刺激IGF-1的生成和作用。</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吃得越多,你的身体越有能量,也越有多余的能量全速迈向衰老,乃至疾病和死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5</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stay foolish,stay hungry</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说了那么多,终于到重点部分了,我们应该怎么吃呢?</b></p><p class="ql-block">找了很多资料,我总结了一个“黄金八原则”,你只用看这一个总结,就知道该怎么吃了:</p><p class="ql-block"><b>黄金八原则:</b></p><p class="ql-block">1,饿着要比撑着好,瘦的要比胖的好</p><p class="ql-block">这句话是年近90的肿瘤学家孙燕院士说的。</p><p class="ql-block">实际上你不需要每一顿都吃得那么饱满,每天只吃七分饱就够了。</p><p class="ql-block">怎么判断自己吃了七分饱?那就是按照你自己的用餐规律,如果在两餐之间不需要吃其它东西,一天只需要三餐,那就证明你上一顿吃的是七分饱了。</p><p class="ql-block">度的把握,你要自己慢慢尝试、慢慢适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适当饮食的开始,是减少一口</p><p class="ql-block">怎么锻炼自己吃七分饱?那就是从减少一口开始。</p><p class="ql-block">什么叫一口呢?比如说,八粒开心果是一口,十粒花生米,也是一口。如果吃饺子,半只饺子就是一口。</p><p class="ql-block">如果你吃什么都注意少吃一口,你吃什么都无所谓。就像年近90岁的中南海门诊部主任王敏清医生说的:</p><p class="ql-block">不要愧对自己的嘴。爱吃肉就吃肉,爱喝酒就喝酒。喜欢吃就吃,吃什么都无所谓,只要每次都少一口,别贪多,吃到七分饱就没问题。</p> <p class="ql-block">3,晚餐哪怕不吃,也绝对不要吃过饱</p><p class="ql-block">哪怕你午餐无法做到控制,那么请你一定要控制你的晚餐。</p><p class="ql-block">美国一位健康专家曾说:“晚餐的作用,四分之一是维持生命,四分之三是维持医生的收入。”</p><p class="ql-block">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好好对待晚餐的重要性,比你吃什么都重要。</p><p class="ql-block">晚餐千万不要吃太晚,在七点之前最有益健康。因为人体的排钙高峰在晚餐后4、5小时,如果晚餐吃太晚,人睡着的时候,尿液无法排出体外,容易形成结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多吃素,少吃肉</p><p class="ql-block">国外大学的研究表明:素食者患心脏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比一般人群要低,平均寿命比非素食者要长四到五年。</p><p class="ql-block">而且,在非素食者中,红肉消耗量更大的人群,在总死亡率、心血管病死亡率和癌症致死率的风险更高。</p><p class="ql-block">在肉类里,鸡鸭鱼都属于白肉,而猪牛羊都属于红肉,培根、香肠、腊肠等都属于人工肉制品。</p><p class="ql-block">因此,多吃素,少吃肉;如果要吃肉,吃白肉比红肉要好,肉制品别吃。</p><p class="ql-block">如果觉得自己吃太多肉了,要相应多吃纤维类食物,比如水果和蔬菜,因为纤维可以减少亚硝基化合物的产生,减少对身体的伤害。</p> <p class="ql-block">5,饭前喝汤,细嚼慢咽</p><p class="ql-block">南方人在吃饭之前,一般会喝一口汤,汤入口腔、食道、胃里,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方便固体食物的进入。</p><p class="ql-block">而且,喝汤能够增强饱腹感,减少进食量。</p><p class="ql-block">人的胃部向大脑传达饱胀信息的时间,是二三十分钟。细嚼慢咽,能够增加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感受,提高饱腹感。</p><p class="ql-block">最新的研究表明,在同等的饭量下,细嚼慢咽的人饭后感到饥饿的时间会大大推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每天吃够12种食物,每周吃够25种食物</p><p class="ql-block">你不用担心吃得少会对营养摄入有影响,只要你保证自己能够摄入多样的食物。</p><p class="ql-block">每天的食物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白、大豆坚果等,一天吃够12种食物,或者每周吃够25种食物,你的食谱就足够均衡了。</p> <p class="ql-block">7,拒绝甜品,拒绝零食,拒绝奶茶</p><p class="ql-block">我们写过《奶茶,比毒品更可怕》、《网红食品,比地沟油更可怕》,如果还没有让你足够警醒的话,建议你找来看看。</p><p class="ql-block">我们之前说过,如果你在两餐之间不感到肚子饿,你的食量才是适当的。希望你能够锻炼出自己的合适食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多回家吃饭,少在外野浪</p><p class="ql-block">你永远都不知道外卖、餐厅里的食物,为了做得鲜美吸引,放了多少不该放的东西下去。</p><p class="ql-block">能回家吃饭的,尽量回家吃饭;不能回家吃饭的,尽量选靠谱一点的餐厅吃饭。</p><p class="ql-block">有句话说得很好: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p><p class="ql-block">所以,在吃饭这种事儿上,不要太用力去吃,更加不要用命去吃,不值得。</p><p class="ql-block">因此,不管是谁劝你“多吃点”,你都要清醒地知道:这种爱真的是有毒。吃得多真的不好,吃得恰当、吃得健康才最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