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会登上巅峰。"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督促教师勤学习、重研究、多交流。 4月6日,“柳林县家乡好教师”小学数学项目组在鑫飞小学进行专家入校指导。</p> <p> 上午本校陈改连老师与上海专家张范辉老师同课异构,精心备课,集思广益,优势互补,精中求异,彰显教师个性,让在座者目睹他们的教学风采。 </p> <p> 陈老师说课:</p><p> 她们学校课堂教学一直倡导课堂三问:目标达成了吗?学生享受学习吗?学习真正发生了吗?在日常教学中,她一直把这三问作为一节课是否有效的标准,而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努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学习真正发生,让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因此在课堂中,她一直在努力留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安静学习的时间,没有太多创造性的设计,属于朴素型。</p> <p> 评课环节:两位教师分别谈自己的收获、感悟及教学中的困惑。</p> <p> 紧接着张校长对两节课进行深入剖析,并对两位评课老师的疑惑进行指导。</p> <p> 一上午的活动,与会老师深深感到,我们的课堂不管在课前、课上、课后、都应好好思考,牢牢记住“课上十分钟,课下十年功”。名师们的课是他们脚踏实地、不断实践和研究的结果,他们的执着和敬业,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努力完善自己,才能触摸到教学的那份精彩。</p> <p> 下午上海专家张校长又做了关于小学数学复习课组织与习题教学指导的讲座。</p><p><br></p> <p> 张老师用复习三问,一问何为复习; 二问复习何为 ;三问如何复习; 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如何复习,要理练结合,走“练”覆盖说:①集体分工,编题制卷。②多练多讲,纠错补漏。③研讨思考,把握考点。走“理”搭建说:①思维导图法。②领域分类法。③概念图谱法。在单元复习时要注意拓展挖掘要适度,要重视探索与实践 。复习,对于学生要注意知识梳理,查漏补缺,建构框架,拓展延伸。老师要组织好教学,注意知识的再呈现、再整理、再归纳、再挖掘。复习注意知识再现、查漏补缺、建立架构、提升能力。</p> <p> 在复习时低年级一边解题一边温习,一边解题一边提炼,一边解题一边提升;中高年级重结构重解题。 </p><p> 复习低学段以“练”促“理",我们高年级要边“练”边“理”,先“理”再“练”,理练结合。</p> <p> 我们要充分借鉴张老师介绍的经验,在不同时段,釆用不同的复习方法,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能力。</p> <p> 听专家张校长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解,心中十分叹服。叹服他的口才,叹服他的敏锐,叹服他的渊博。如此才气从何而来?也许正如张校长所说,不断地思考学习,朝朝如此,暮暮如此,年年岁岁,日复一日,永不停息,永无止境。也许穷我们一生也未必能成为张校长这样教育教学的专家,但我们可以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张校长一样投入到思考学习中去,让思考学习也成为我们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p> <p> 张校长的讲座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异彩纷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让人久久难忘,让我们深深感觉到教学技艺无止境,教学创意无极限。</p> <p> </p><p> 活动虽然只有短短一天时间,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几多感悟在心头。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老师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虚心、诚恳地接受着专家的教育,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通过零距离接受专家指导、启发、对话和交流,使理论与实践的思想再一次发生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受益匪浅。让我们播种希望,收获成功;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起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