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汇印象(二)

难看吴头

<h3>  以前的企业有国营全民和大、小集体单位之分,工资、福利待遇也有所不同。南汇属于偏远乡镇,国营单位并不多,但它临近江苏区域河荡较多,渔业资源丰富。“国营渔场”就应运而生,那是南汇的国营全民企业单位,级别高、待遇佳。虽然做的是渔家活,拿着却是工人的工资,还拥有令人羡慕的城市户口。每到春节临近,嘉兴居民凭票供应的鱼儿基本出自于梅家荡渔场。而渔场负责人李场长是位山东南下老干部,他常常用自己的积蓄慷慨解囊给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在南汇一带极具好口碑,属于乐善好施的典范,他离休后,好多人还念念不忘他的恩情。</h3> <h3>  大约在1965年,为了响应毛主席“要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位于南湖岸边的嘉兴第三人民医院一分为二,因为南汇相对城市较远,交通不便,且是这一带是当时的中心集镇,就部分搬迁至南汇,保留嘉兴第三医院名称,成为了地区医院,一大批名医来到南汇,开始造福一方百姓。加上联合诊所的蒋知涛、徐伯乐和大龙医师等成了南汇群众心目中的神医华佗,至今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徐伯乐老中医擅长内科,四乡八邻的农民伯伯常去找他看医问病。在嘉兴他曾经为我搭过脉,配过中药,医术精湛。他的儿子叫徐福伟,也是风云嘉兴的人物。而蒋知涛医生是世代祖传秘方专门治疗疔疮。我们小时候农村孩子患毒浓疮、瘌痢头较普遍,因为名声在外,江苏、嘉善一带患者舍近就远前来的不少,经他手基本上都是药到病除。</h3> <h3>  上图照片为曾经的嘉兴第三医院旧址。</h3> <h3>  改革开放前,娱乐场所少,没有电视,生活相对简单。农村除了偶尔有放映队下乡播放革命影片外,篮球场成了唯一可以去消遣的地方,加上爱好者多,居然成了特色与亮点。鼎盛时期各大队、甚至生产队都有土制篮球场,每个单位基本上能拉得出一支球队。一度篮球高手难觅,各大队纷纷抢要会打球的知识青年,知青的李培春、卜永明等更是幸运,靠球技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特招入伍成了篮球兵。</h3> <h3>  由于基础好,除了农忙时节之外,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比赛,吸引了外面的球队前来小镇交流与挑战,南汇篮球名声远扬。当然也产生了董阿二、长脚阿八等本土球员,成了南汇无人不晓的大明星。甚至有一年省篮球队下南汇慰问还与当地球队交过手。而最值得高兴的是,去县城打比赛成了爱好者们最大的欣慰与荣耀,因为战绩不重要,过程是关键,真正的重在参与。</h3> <h3>  在嘉兴一中,担任过我的任课老师李寒冰先生,一个老山东,青岛人,南下干部,写得一手好字,教育水平又高。当年因积极建言在反右时被错划为“右派”,全家下放去了南汇廊下乡下,与我同事陆海兴先生做了邻居,大材小用当起了乡村小学老师。虽然屈才,但南汇的学生却得益匪浅,在他的调教下,农家子弟有幸遇到名师指点,很多的孩子们成人又成材。拨乱反正后,李先生得了平反,调回一中,做了高中教师,可谓桃李满天下。</h3> <h3>  被杜云昌老市长调侃为“南半天”的张小龙先生,曾经担任过南汇绸厂厂长。当时的绸厂无论是效益还是规模绝对位居前列,占据南汇半壁江山,高峰时期员工多达400~500人,在南汇也算是龙头老大。要知道,绸厂是1957年在社会主义手工业改造过程中,由南汇土布厂、染坊和绳厂的基础上组成的,靠十几条“枪”,由剃头匠张宏师傅牵头成立的集体小厂而逐渐发展状大。南汇绸厂为当地培养了大批纺织人才,也为日后的当地纺织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h3> <h3>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国内兴起合资风潮。南汇绸厂也顺应潮流,开始与日本人洽谈联合建厂。前来考察的日商坐着汽艇来到工厂,那时国门刚开不久,闭塞的小镇居民,带着好奇心情,在市河两侧夹岸观看“小日本”模样,那天传闻聚集有近百人,引起小镇喧闹并轰动一阵。</h3> <h3>  说来也有趣,当年负责接洽的李雪荣先生,日后成了第三任中日合资企业“永理丝线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要知道这个企业创办手续是他一手操作完成。由于产品对路,适应市场,在日本有了一定知名度。直至2016年合资期满,李总在办理完解体程序后也功德圆满光荣退休,20多年来从他手中创业到他位置上结束,作为唯一的原经手,堪称完美。</h3> <h3>  如今记忆中的南汇镇的形象已渐行渐远,经历小城镇改造并入王江泾,成了南汇村和社区,原有的老镇功能已被新区取代,老镇慢慢没落,变得破旧荒芜,成了南汇人的历史记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