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三校铁成

——记县教师进修学校来我校听课指导活动 按照县教体局党组部署安排,2021年4月6日,庆安县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冷姝憬主任带领数学教研员陈永霞、语文教研员王海凤和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张仁平来我校进行听课指导。 教研员重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实践,听了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共3节课。参加出课的老师对此次活动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积极,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 一年级刘静老师数学课《数数、数的组成》 <p class="ql-block">  上课伊始,刘静老师利用今天教室里增加了听课教师这一资源,让学生数数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既感受到数学的用处,怎么数快,怎么数数对,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p> 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效果良好。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动口数数,动手摆数,在数数中,在摆小棒中,让学生知道拐弯 数怎么数,明白数的组成。 整堂课尊重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的作用,课堂中,教师让学生小组接龙数数,让你在男女同学们比一 比,拍手数数,共同展示 100 个手指,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等,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愉快的掌握。 五年级王红玉老师语文课《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那一刻,我长大了”,通过写一件自己成长历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这是一篇写事的习作,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难事。难的是要在把事情写清楚、明白的基础上,还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 刻”的情形的瞬间写具体,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通过让自己长大了的经历,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从中体会自己的成长。<br> 三年级孙殿芳老师道德与法治课《我家的好邻居》 来源生活,提升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情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认识新朋友成成”这一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说出自己认识小伙伴并一起玩耍的经历。 在“串门待客有礼貌”中,通过联系自己的串门及待客经历,感受邻里交往时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在“邻 里之间要互助”中,讲述自己和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故事。 合作探究,课后实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组织开展了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 续一续、演一演、写一写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及与同学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听完所有教师的课后,教研员们与执教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评课。教研员们精彩的点评给了老师们莫大的鼓舞,对于我们的成长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教研员对老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在县进修学校专家们的指导下,使我们更加了解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执教者来说更是一个自我改进的机会。我校以本学期县教师进修学校指导下的教研活动为契机,更好的提升庆安县第三小学教育教学水平。 <h3 style="text-align: left;"><b></b></h3>

学生

教研员

数数

教师

进修学校

老师

长大

学习

自己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