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和很多人一样,对济南白马山铁路新村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父辈曾经居住,而我的童年也是在这里度过的。</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1953年由上海铁路会计培训班分配到济南铁路局工作,1954年我们全家从上海来到济南,从此就住在白马山铁路新村开始了新的生活了。我和弟弟妹妹,都在济南铁路第六小学上过学。那时候房子不大,40平方米住着6口人,公用的卫生间,公用的洗刷水龙头。</p><p class="ql-block"> 父亲空闲时经常领着我们坐“劳动车”到济南去游玩。每次都是早上坐着白马山火车站的‘’劳动车‘’到济南站,下午再坐劳动车回家。父亲说白马山铁路宿舍和济南的交通就是一辆劳动车。坐公交车十分不便,要走很远的路,还要花钱买票。</p><p class="ql-block"> 那时济南铁路局下属各个单位居住在白马山铁路新村 的职工很多,上下班,出行的工具就是济南铁路局为白马山铁路员工特设的通勤车(当时许多人口头称劳动车)。就是退役后的绿皮车,车内很简易,虽有带皮的座椅,但是,也已经磨损了脚边了。白马山站到济南站大约有20公里的样子,每天早晚的7点10分、9点以及10点几趟通勤车围着济南转,白马山火车站都会准时向济南站开出一列只有六、七节车厢的列车,车速不快,一路轰轰隆隆地驶过机务段、车辆段然后到达济南站,再往回返出发,正好一个圈下来后,停靠在济南站的四站台,静等晚班后再运送铁路工人回家。早上、晚上赶通勤车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为对铁路职工、家属都是免费,还安全、正点。所以坐劳动车的人特别多,这待遇真好,坐慣了没有劳动车就显得别扭了。我上学都是坐这“劳动车”。以后分配到外地,回到济南还是坐它,连孩子去看姥爷,到了济南火车站,就坐“劳动车”回白马山铁路新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济南铁路局自1950年建了“二七新村”竣工后 ,于1952年济南铁路局建了二期“白马山铁路新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现在回忆起坐劳动车这待遇真是好,当年坐在绿皮车上的情景历历在目,来自不同单位的同行,还有邻居,同坐一辆车,彼此不陌生,都很熟悉,互相交流、聊天,就到了终点济南。一次刚上劳动车,就见到了济铁六小的苏老师,也是学校的教导主任。互问好后,得知我在审计局上班时,非常高兴。</p> <p class="ql-block"> 由于白马山铁路新村是紧靠铁路沿线,又是在城郊偏远地区。几十年过去了,白马山铁路新村还是原来的样子,铁路职工老的老了,年轻的都搬到济南市区去住了。劳动车也取消了,现在白马山铁路新村的职工改为在白马山车站坐路过的车上下班了。</p> <p class="ql-block"> 父亲在白马山铁路新村三区205号老房子门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 济南人说“白马山”其实不单纯说一座山,又有几个人真正爬过白马山,而以白马山周边有名的各种场所是白马山代名词,最著名的要数白马山火车站了。白马山车站从津浦铁路一建成就是客、货运站。1992-1995年济南车站拆除老站房及新站房的建设期间,白马山站改名为济南南站,那时许多商家开起了商店、饭店,火暴了好几年。待到1995年济南站建成投运后随着乘客的回归,白马山车站很少有人去坐车,又回归到原来的平静状态,时至今日再也火不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曾经的白马山车站</p> <p class="ql-block"> 2024年国庆节,儿子开车和我来到了白马山铁路新村。</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了故地重游,感慨万千。当年的济南铁路第六小学已改名为“济南市白马山小学”;白马山车站已改为济南南站;铁路新村内的供应站改为“华联鲜超”。</p><p class="ql-block"> 铁路新村内建了很多楼,差一点找不到原来的家了。</p> <p class="ql-block"> 白马山铁路新村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了,当初从上海搬到白马山铁路新村来住的时候,正是年少青春。岁月如梭,韶光易逝,往事如烟,总在脑海里回荡,这几十年来有永远不会忘却那些给与生命温暖的记忆;不会忘却一路走来的坎坷,及对亲朋好友的想念,还有那带着泪水,不会忘却的浓浓思念……。</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