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园(二)一一发黄的老照片 ( 我的父亲)

奔牛

<p class="ql-block">  在国外工作或学习过的人,一般都知道老外跟你拉家常时,很喜欢跟你说他的父亲,父亲的父亲是做什么的。如是手艺工匠,他会跟你说出个这个手艺难到那里,人们对它的喜爱与依赖,现在发展的前景怎样。要是是有社会地位,那就更是滔滔不绝可几天几夜的讲个没完。</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父亲,他那瘦弱的身影在我心中形象特高大,也是我今后工作的榜样。他们四季风歺露宿,几乎跑遍了祖国河山,为铁路事业作了一定微薄貢献。</p><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父亲出生在1917年,恰好是我国社会变革时期。大家一定记得1918戊戌变法,这段时间大家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能让我国快点强大。国内不少知识青年留学东洋日本和西洋法国。有学工的,学军的,都想学成之后回来报效祖国。</p> <p class="ql-block"> 从书堆中的相册里尋出,浸透岁月微微发黄的老照片,它向我们叙说过去,将父辈的记忆保存在照片中。父亲出生在上海,是在上海浦东中学读的高中,在求学期间曾多次参加"七君子"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五一"节参加抗日示威遊行,在南京路被英国巡捕抓入老闸巡捕房,经学校代表交涉,获得释放,当夜返校,鼓舞了抗日爱国热情和斗志。父亲于1936年浦东中学毕业,东渡日本进东京工业大学留学。在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愤然回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网上查询"七君子事件"</p><p class="ql-block"> 九一八事件发生后,国民党当时并没有极力抵抗,随后中国各地掀起了抗日救国运动的浪潮。1936年5月31日,马相伯﹑宋庆龄﹑何香凝﹑沈钧儒﹑章乃器等人在上海宣布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发表宣言,通过《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向全国各党各派建议:立即停止军事冲突,释放政治犯,各党各派立即派遣正式代表进行谈判,制定共同救国纲领,建立一个统一的抗日政权等。当时选举了马相伯、宋庆龄、何香凝、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史良、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陶行知等人担任执行委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概述</p><p class="ql-block">1936年11月23日凌晨,南京国民政府在上海逮捕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和执行委员 沈钧儒、 王造时、 李公朴、 沙千里、 章乃器、 邹韬奋、 史良等七人的事件。 因为被捕的是当时公认的社会贤达,所以世称“七君事件”。</p><p class="ql-block"><br></p> <h3><br></h3><h3><br></h3><h3> 1936年至1937年留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因日寇侵华而肄业;</h3><h3> 1938年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4年后毕业;</h3><h3> 父亲在1942年交大毕业,于这年起从事铁路桥梁勘测设计事业共49年,</h3><h3>主要成就</h3><h3>主要完成了760公里复线铁路和1720公里新线铁路的桥梁勘测设计工作。期间,解放前历任黔桂铁路工程局、煤铁两矿工程处、铁路测量总处、浙赣铁路局、樟树赣江桥工程处的工程实习生、工务员、帮工程司等职;解放后历任上海铁路局南昌分局、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部队、铁道部中南设计分局、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的桥梁工程师、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h3><h3>人生经历</h3><h3> 1948年在浙赣铁路局樟树赣江大桥工程处负责打捞赣江大桥被炸毁的钢桁梁。</h3><h3> 1949年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抢修南浔铁路山下渡大桥钢桁梁,为解放军攻克南昌创造条件。</h3><h3> 1953年负责鹰厦铁路莱州至南平的桥梁勘测设计。</h3><h3> 1955年至1956年任京广复线安阳至郑州段桥梁勘测设计负责人。</h3><h3> 1958年任津浦复线徐州至浦口段桥梁勘测设计负责人。</h3><h3> 1958年至1961年任湘黔铁路桥梁勘测设计负责人。</h3><h3> 1963年至1964年任川汉铁路东段桥梁勘测设计负责人。</h3><h3> 1973年至1974年任宁襄铁路桥梁勘测设计负责人。</h3><h3> 1975年至1976年任小京九铁路商丘至九江段的桥梁勘测设计负责人。</h3><h3> 1977年至1978年任陇海复线徐州至郑州段桥梁勘测设计负责人。</h3><h3> 父亲的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风餐露宿,不畏艰险,为中国的铁路桥梁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退休后,将自己毕生的铁路桥梁勘测抢险经验进行总结。主持或参与编写了铁四院铁路桥梁经验和教训百例、铁四院院史、中国铁路桥梁建设史和中国当代铁路桥梁等资料。</h3> <p class="ql-block">  曾参加中国铁道出版社编写的中国铁路桥梁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  一九八八年元月,中国铁道出版社通知父亲书巳出版表示感谢,当年并曾送书一本,这是每个参与编写人员的荣誉。</h3> <h3>这是参加编写的"铁四院志"</h3> <h3>父亲刚参加工作时</h3> <h3>  1938年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4年后毕业;</h3><h3> 1942年起从事铁路桥梁勘测设计事业共49年,</h3><h3> </h3>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专业是铁路的桥梁隧道,所以一年中有很长时间在外勘测。</p><p class="ql-block"> 记得平时每次出差回来,会带一些我们没见过的花草标本,都是在山野间遇到而夹在笔记本中。有几种我在京山县发现过,只有龙爪花知道了它的名字。其它的在图书馆翻过一些书,终因查找的书籍不对而无结果。 </p><p class="ql-block"> 父亲说他们在东北搞勘测时,老林中下雨有时就会断粮和碰上黑瞎子(黑熊)。我听后只想知道结果一一怎么办?就不停的问。父亲说为保安全,队里都配有步枪,白天晚上都站岗的。哦!那时很小的我,知道用枪保卫的工作一定很了不起的。那么断粮了怎办呢?父亲说冬天是不会去的,大家都知道冬季的原始森林内的严酷,抗联的英雄事迹。那么除冬季以外的季节就不一样了,野菜很多,蘑菇长得跟小脸盆那么大,吃时只要放点盐好鲜的,但是蘑菇分有毒和无毒的,不能误吃了。五,六十年代饥肠噜噜的我恨不能马上采两个来煮了吃。父亲还告诉我们,那里小溪中,小鱼,喇喇咕(同音)很多(后面有解释)。有时吃完面粉的袋子,在水中洗,不一会的时间就可网半袋,我听后高兴了,吃啊!吃啊!哈哈!父亲说肉不多跟小龙虾一样,唉,有肉吃就行。还说有时断粮时间长了吃多了野菜会营养不良,大家脸,腿都会浮肿的,国家为了大家的健康,有时一个月还配给1斤黄豆。哦,有时家里有一小袋象宝贵一样的这个黄豆,我才知道它的来历,父亲出差在外,基本上都被我们吃了。</p><p class="ql-block"> 每次出差,睡觉的是一种折叠式帆布行军床,这种床两边分别有四根截面是4cm(厘米)的正方形,两根长80cm的木棒,再由两端60cm宽同样截面把帆布绷成平面,人就睡在上面,但靠三对交叉的同样木料将床的前,中,后支掌起来。那时院里几乎每家都有这种床,父亲出差回来有时就会放在家中一,二天。我和哥哥就争着睡这种床,因为我的竞争力差,每次都是哥哥赢了。床到底是怎样的感觉,72年我从京山到钟祥罗集,交通部五七干校看父亲时终于感觉到了床的魅力,那天晚上睡在上面,哥哥不会与我争了,人未睡在上面时是两头高,中间窝下去的,一百多斤的人睡在上面窝得更狠了。翻一下身只听见床吱哩咖啦的响,还必须轻点,慢点,窝下去的床面,半个小时就让你睡得腰酸背疼。整个晚上就必须不停的翻身,脚伸直就出了床。不明白哥哥为什么第二次还跟我抢床呢?可能是我们当时小还很轻,床被压的弯度没那么大,再就是新鲜。这时才知父亲他们一年四季用这种床的感受了,不少时间还住在帐篷内。难怪在干校,住砖瓦房,睡木板床,笑死了。说干校内好舒服的,吃住都不错,身体好多了!我一到干校看见父亲被太阳晒得黑红的脸,营养肯定有点富足。比起原来苍白瘦弱的脸,真是的,在天堂了。哈!</p><p class="ql-block"> 父亲工作最危险的一次,是1949年为解放军进攻南昌创造条件,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抢修南浔铁路山下渡大桥钢桁(heng)梁。在江中的趸船上指挥吊车起吊江水中的钢桁梁。那天已夜深,又下着小雨。趸船上很滑。父亲一不小心滑下趸船,江水很冷很急,把人迅速冲入趸船底,当时容不得多想,认定方向拼命向外游就是了,结果上升时没碰到船底,庆幸逃过一难。最后等天微微亮大家发现帮忙拉上岸时,巳是被江水冲离落水处几里远了,由于在冰冷的讧水中泡了几个小时而发烧病了一场。</p><p class="ql-block"> 还有父亲讲过大渡河那件事,我始终记忆犹新。五十年代父亲在勘测设计铁路线时,径过大渡河,地点离泸定桥很远,当时交通很落后,只有利用一只橡皮艇用绳两边拉。每次船上装一个人,一些资料和仪器。那次由于刚下过雨,水比平时更急,一不小心船翻了,岸上的同事发了疯的沿河奔跑,寻找着,结果找了几天,寻了一两百公里,连影子都没见着。这件事爸爸跟我讲过几遍,最后我总在问,那么这个同事怎么样了,结果呢?爸爸总没做声。这就是大渡河。在工作中也是经常遇到危险的,这是其中又一件。</p><p class="ql-block"> 我们国家现在条件比原来强多了,是革命军人抛头颅洒热血换得,在建设中又有多少科学家,工人,建设者们为了工作倒在工作岗位上……:,</p><p class="ql-block"> 我后来(前两年)在铁四院志中翻到了,记录有在工作中而牺牲的烈士们,可能那里面就有,在大渡河牺牲的父亲的同事。也翻到了69年焦枝线(当时战备线〉开工的记录。当然最后的勘测,还是在父亲没出五七干校,直接换上军装,与家中切断联系而进行的。</p> <h3>图中左下角的小金瓜南瓜,很可爱。记得应是七十年代我们已住在杨园40栋的大板房了。父亲有次出差回来,带回来一个,一直放在柜子上,还放过了冬天。但终于还是烂了,于是把它的子在小阳台种了一棵。它的叶子,花与大南瓜没啥区别。当结了三个果后父亲为保住前面果,把其他的芽都打掉了。这样果然成了两个,但第一个留的时间长些。小南瓜共种了两年,可能是地方气候和种植技术问题吧!会使品种特性变化,而不可能再种了。由下面照片知道,南瓜,包括小金瓜南瓜,应生长在高温,早晚温差大,而又干旱的美洲。</h3> <h3>种南瓜的地方很热,但很干燥。</h3> <h3>  这还是1972年在农村的事了,那年春节回家,妈妈和娣妹交给我一个任务,我这里离钟祥罗集交通部五七干校最近,父亲几年未回家了,在期间也搞过勘测战备线,一直在此劳动,带信说那里很好,始终没与家人见过,不知怎样?干校中的各种传言都有。看我能不能去看看?我就准备十一期间请个假去一趟。再告诉父亲我入团了。</h3><h3> 黄台正西面有座山叫云龙关,听说翻过去几十公里就是。(去云龙关几十公里,再翻过去又一个几十公里路又不熟,可能直接坐班车去钟祥,再转车去罗集保险点),我选择了坐车去,预计 万一找不到,走一天回 来 没问题。"十一"前一天,我顺利坐车到了钟祥,然后更顺利的到了罗集,下车一问干校就在那里,而且父亲住的小屋还不错,他与一个x伯伯(副局级干部)两人一间屋,那里这样的小屋有几排。我去后一问,里面人,马上杷父亲从地里叫来,当时见他一手拿着小木橙,另一手拿着草帽,被太阳晒得黑红的脸,比以前在办公室内惨白的脸色要好多了。他高兴得说我蛮好的,蛮好的,你们放心!看父亲的脸色和表情确实很好。我转达了母亲和大家的问候,还告诉他我入团了!父亲非常高兴。恰好这时到了吃饭时间,给我打来一大碗蒸肉和饭,父亲说今天是国庆,食堂加歺。你来了,说今天只有一个家属在这里,就是指的你,特地多给了一份粉蒸肉。干校还是干校,每块粉蒸肉有我们手掌一半大,共有四五块,蒸肉粉中的五香八角那真香,不用说:我的战斗力那是很强的,听说是知青一一照顾!最后碗里一粒米未剩,半片菜叶没留。但良好的感觉没过两小时,突然肚子不好,连上两次厕所,真不好意思!怎么搞的!在医务室里,医生和食堂里的管理人员都来了,说食品不卫生,不可能!这里这么多干部,体质不会比你好!这里没有第二个犯病的。由于检查手段差点,医生看了我的舌苔,脸色,量了一下烧。又问了句再给你吃碗蒸肉,想吃吗?我笑了!说想啊!就是现在还不敢吃!医生说两种可能。1)你从外面带进病菌。2)你是知青常年没见油,肉,突然吃了,肠胃受不了。我说我没在外面吃什么,医生肯定的说偏向2的可能性很大,原谁备第二天就走的。医生说:"现在,再留一天,看好了病再走"。我第二天只有吃两歺稀饭了,果然是这个结果,好难看呀!。</h3><h3> 第二天一早,我开始禁食,早,中歺只喝一碗稀饭。早晨稀饭吃过,我一进父亲那间房,吓了一大跳,看到地下满地的10元纸币,由于七十年代工资都只几十元一个月,这十元属大钞了,把这些钱收拢约有大几百元,我将它收好压好在桌上,真不敢离开此地半步了。当时如要上厕所还不好办,还好!这是医生判断对了,知青平时少油,少肉,突然吃那么多,受不了,这一上午没离开寝室,等中午父亲下班回来才知是x伯伯两,三个月的工资,劳动前放在桌上忘了收。他数数说不错,谢谢!不少。一一我的娘!要少一张二张就不好说了!</h3> <p class="ql-block">  爸爸生前曾多次提过:想带媽媽同上匡庐山,均因工作太忙而未成行。爸爸走后,我也曾想让母亲了此心愿,皆因年级组织给学生补课和家务锁事担误了,成终生遗憾。</p><p class="ql-block"> 一一曦</p><p class="ql-block"> 爸爸退休后,偶尔会去汉口逛逛,那小桃园的酥皮葱油饼,四季美的小烧麦,五芳斋的芝麻馅小汤元,那都是爸爸的最爱。</p><p class="ql-block"> 一一珍</p> <h3> 这40栋左边2单元201#,是1978年落实政策重新分配的大版房。</h3><h3> 记得爸爸在九十年代末,已有八十多岁高龄了,走起路来挺有精神,大家说不象是八十多岁的人。由于以前工作的习惯,每个星期自已一个人坐公交在武汉转上一圈,说只有这样好象感觉好点。我和哥哥说您年龄大了,一个人坐公交太危险。我们星期天休息培你一起去转转。爸爸不同意,每次都是自已一个人去,那时对老人没有优惠和老年卡。</h3><h3> 每次回来兴高彩烈地告诉大家老通城的豆皮味道与原来的相比某些方面发生了变化,而四季美的汤包也是变化好大。总之找到了原来的味道还带回来一些给妈妈和大家尝尝。</h3><h3>* * *</h3><h3> 由网上查:</h3><h3> 来自东北的“小龙虾”,来自长白山的原生物种,生长环境很苛刻</h3><h3>这才叫做吃</h3><h3>2018-11-18</h3><h3>关注</h3><h3>在咱们中国,小龙虾应该算是一种全民热爱的食物了吧!要知道在夏天,不管是在哪个地方的菜谱上,都一定会有小龙虾这样一道美食,要知道在夏天的时候,我们最最享受的事情莫过于就是来几瓶啤酒,然后再搭配上一份小龙虾了。但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不是外来入侵的这种小龙虾,而是一种来自东北的“小龙虾”,它可是来自长白山的原生物种,生长的环境也是相当的苛刻。</h3><h3>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小龙虾只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作为牛蛙的饲料被引进到咱们国家。但是因为它的繁殖能力一件人们意外的将它制作成美食,这才让小龙虾一步一步的发展到了今天这个地位。要知道在小龙虾作为外来物种之前,咱们国家也有一种土生土长的龙虾“兄弟”,它就是东北的黑螯虾,这种鳌虾和小龙虾从外观上唯一的不同就是,它的个头比小龙虾要小一些,外表呈现出一种青色或者是褐色。</h3><h3>这种鳌虾是一种冷水栖息的动物,一般只生活在那些水质干净并且无污染的河流中,对于生存环境非常的苛刻。要知道与外来小龙虾相比,它可是要“高贵”得多呢!生活在石缝里面的黑螯虾只吃野生的小鱼小虾以及苔藓。随着现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黑螯虾的生存范围是越来越小了,现在只有在那些没有受过污染的小溪里面才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了。</h3><h3>如今这些野生的黑螯虾是越来越稀有,它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破坏,这些全部都是因为人类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要知道不仅是黑螯虾,还有很多的生物的生存环境都遭到了破坏,它们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灭亡,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我们。所以为了它们的生存,为了保护它们不会灭绝,我们大家都应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h3><h3> 东北那里小龙虾叫嗽喇咕(音)</h3> <h3>余姚江大桥全桥侧面</h3><h3>下面照片都是工地上的照片。</h3> <h3>肖穿线16号桥部分侧面</h3> <h3>建好的桥在做静力实验。</h3> <h3>十孔铁路桥侧面照</h3> <h3>!</h3>